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8 毫秒
1.
音乐的艺术特性$沈阳师范学院高职院@吴金玉  相似文献   

2.
郭德平 《职业技术》2006,(14):213-213
音乐美学作为一门基础理论学科,由于它具有美学—艺术哲学的性质和高度的抽象性、涵盖性,使它区别了音乐学中的任何一门学科,它侧重于研究音乐艺术的基础规律,并有它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及对象。因此应对音乐的形式与内容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音乐是由声音物质材料构成的,以声波震动而存在的,是在运动的组织中表现主体心理情感的艺术,是美育的重要内容。音乐是声音的艺术、音响的艺术,由于音乐中使用的物质材料的特殊性,从而形成了音乐艺术的审美特性。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音乐考古学学科地位的确立,其教学与研究工作逐步深入规范,建立相关分支学科及与其他学科交叉融会形成新的边缘学科,已成为音乐学界热衷探索的目标。从实际出发,运用“艺术学的基本原理和思维方法,从本元化的根基入手,以相关学科的综合研究为基础,然后再向边缘学科渗透发展,将是一种稳妥扎实、切合实际和行之有效的做法。  相似文献   

5.
西方音乐史是人类音乐发展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门学问,诞生于18世纪,其本身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与专业性,为西方音乐史学的发展奠定了丰富的理论基础.随着音乐史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西方音乐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逐渐加深,并且在音乐科学研究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音乐技术分析和音乐学分析是音乐史研究中的重要途径,通过对不同音乐作品的音乐技术分析和音乐学分析,可以引发人们对音乐作品深层次的思考,从而促进音乐史学研究观念的不断转变.基于此,文章着重从音乐技术分析和音乐学分析的角度出发,对西方音乐史的相关研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民族音乐文化不仅可以反映民族社会风貌,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民族风情以及民族文化发展。白族历史悠久,音乐文化比较丰富,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白族民间歌曲、民间乐器等均有长足发展。本文针对白族民族音乐发展状况,简要探讨了民族音乐学视野下的白族音乐发展。  相似文献   

7.
“顺向艺术教育”思想,阐述了其转换到中国艺术学学科教育的方法。包括顺向艺术学学科本身而开展教育;顺向国家艺术文化战略而开展教育;顺向学生智慧而开展教育和顺向艺术学学科建设而开展教育。当下的中国艺术学及其教育可以在遵循顺向艺术教育观学理基础上,有“顺”有“谋”地辨证进行,即顺向艺术教育观反对放任自流、随心所欲和不负责任的伪“顺向”的不作为教育行为。  相似文献   

8.
张欧  王湉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1):110-114,121
当下高校艺术教育存在着模式单一、路径太窄、创新能力薄弱等问题,而民间艺术的原生性质、健康情感与朴拙风格,对改革高校艺术教育有着拾遗补阙的功能。针对艺术教育的现状并结合个人教学实践,我们建议:(1)各地高校充分利用区域性人文艺术资源,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民间艺术的丰厚积淀转化为教学资源,改变艺术类专业与课程的趋同现象。(2)采取"1+1"教学模式,请民间艺人走上大学讲坛,走到师生之间,用其本色语言讲述自己的创作甘苦,弥补学院与书本教学之不足。(3)艺术专业的师生走出校园,走向民间,走向原生态的民间艺术,通过田野调查,既为区域文化建设做一些具体工作,同时增进对民间艺术的认知,从而提高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9.
音乐学是一门研究音乐的学科,只有具备了较好音乐知识和技能、具备了较高中外文化知识和驾御中外语言及写作能力的人才能胜任。对于西方音乐学构架中的我国音乐理论教育要加以改革。音乐学的专业教育要从附中开始设置。音乐学的课程设置要具有中国特色的系统性,要求不同阶段的学习和教学有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培养方向要有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与训练手段。  相似文献   

10.
11.
画形于无象造响于无声--论音乐与绘画之通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音乐与绘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态,它们之间的通感主要表现为:听声类形,以耳为目;耳中见色,眼里闻声;画形无象,造响无声.中国画的基本特点是"气韵为主,笔墨为先".它以笔墨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不拘限于形似,重在传神写意,创造出时空一体、富于律动感的艺术空间.西方绘画接近于雕刻和建筑;中国画则趋向于诗歌和音乐,与音乐的通感关系表现得更为鲜明、突出.  相似文献   

12.
流行于湘西凤凰苗族哭嫁歌是苗族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也是苗族婚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方特色。本文主要从对哭嫁歌的旋律、曲调、演唱特征、艺术价值进行了一定的解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其音乐美学意义,以此引起人们的关注,更好的促进苗族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旁观者知识观使“接受学习”成为可能 ,也使历来的教学在强调学生的“主动性”时只是落实为“主动接受”。参与者知识观始于对“先在本质”的拒绝。“先在本质”不被信任之后 ,“对话”、“互动”取而代之。参与者知识观为“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普遍的学习方式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4.
德彪西是历史上最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家之一,也是浪漫主义过渡到20世纪音乐的主要旗手,可以说他的名字就象征着一个"主义"或"流派"。德彪西能打破传统和声系统,创新作曲手法之灵感来源,除了本身个性使然与成长背景外,与同时代之诗人、画家与音乐家结识交流,参加各类艺文活动与展览,皆是使德彪西激荡出创新作品之来源。本文将对欧洲古典音乐时期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现代教育观念提倡学科之间知识的相互交叉和相互渗透,本以这一教学观念为基础,探讨音乐与美术欣赏教育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对音乐和美术作品的欣赏、学习、培养学生从音与画中去感知美,欣赏美、鉴别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6.
西洋打击乐教学中流行打击乐的学习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打击乐教学实验中,学生对于艺术本质的理解与音乐的感受是学习打击乐至关重要的方面。只有将打击乐的演奏技巧与追求音乐的艺术特点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提升自身的音乐鉴赏能力以及演奏的最高境界。所以在打击乐的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节奏感的培训,更好地对原作品进行再创作。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研究大学生英语学习特征,探讨在当下网络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策略。本研究表明,混合学习理念对于指导学生利用便利的网络资源进行英语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并由此探讨了混合学习环境下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18.
19.
声乐教学中歌唱艺术表现力的培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乐作为一门表演艺术,有其特殊的表现形式。出色的演唱技巧与完美的艺术表现相结合的表演是声乐表演艺术的最高境界。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演唱技巧的学习和艺术表现力的培养应是同步进行的,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本文针对声乐教学中存在的过分注重发声技巧的训练、轻视歌唱艺术表现力的培养等问题,从教学过程中的多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以使学生的歌唱艺术表现力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0.
艺术语言通过意境的创构来进行语言变异,并实现了语言艺术化的过程。而意境的营造是要借助意象、神韵和空灵等各种表现手段来完成的。意象、神韵和空灵作为艺术语言的精神特质,并以意境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得意境的体悟变成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