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民国时期高师教育实习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高师教育实习政策经历了继承清末政策、学习美国经验到探索适合本国师范教育实际的、三个过程的曲折阶段。总的来讲,高师教育实习政策内涵不断发展,高师教育实习政策、内容越来越具体、可行,高师教育实习政策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2.
1840年后,在西方近代体育文化冲击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存续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向现代转型是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可抗拒的趋势。民国时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向现代转型,在观念、内容、形式、价值、组织方式和传播手段等方面生成了现代性的文化特质,从而创造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存续的条件,也为今人延传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奠定了历史基础。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安徽淮河流域自然灾害十分频繁,高频率的自然灾害对该地区经济社会带来了极大地影响,致使人口大量减少、大规模迁移以及灾民生活质量的大幅下降;社会经济日趋崩溃;濒于绝境的灾民为了生存不得不起而抗争,并严重影响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中国的公共体育场的出现,对推广群众体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等,分析认为,民国时期中国的公共体育场功能是发展群众体育、增进成年民众健康、发挥教育功能、改善社会风气,但实际上,这些功能并非实现,且逐渐走向了衰退。其衰退的根本原因在于:民国时期,体育健身项目并非成年民众普遍崇尚的娱乐形式;公共体育场举办的活动多为非体育性活动;同时还受到了经费有限、群众体育提倡力度不足、体育专业人才匮乏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与东盟各成员国交流合作日趋紧密、经贸关系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及时了解研究东盟各国的语言状况和语言政策,对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发展,乃至整个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都有着积极而深远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借鉴缅甸语言政策的历史演变及其经验教训,对我国现行外语教育政策进行反思与思考,并对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发展提出建议与意见。  相似文献   

6.
民国时期作家型教授群体的存在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现代教育史上的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现象。民国时期作家型教授群体一般学贯中西,其参与现代教育彰显了现代人文内涵,赋予了中国现代教育全新的发展内涵,对我国大学文学教育乃至文科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民国初期中国为了实现社会化治理,以现代化作为社会治理的注意目标开始了乡村自治体制的转型活动,但是却始终没有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虽然这和半封建的社会条件与半殖民地条件有一定关系,但是也和国家政策的具体操作行为有着密切关联。乡村社会自身的因素十分众多,对这些客观因素进行研究并仔细分析,不但有助于我国深化民国乡村自治的问题,同时也可以深刻了解到民国乡村自治的不足,并加以警戒,大力推进当今社会的乡村自治,为现代化社会的建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课程的价值取向决定课程目的.新学制的诞生与社会课程的出现,一改我国学校课程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而倾向于个体本位;国民党统治确立后,政治上的统一,教育政策的制度化,社会课程价值取向复归于社会本位,并最终归宿于"国家"的政策和政府的政治理念.回顾民国时期学校社会科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或许能对当今社会科教育的推进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民国时期缅甸华侨社团蓬勃发展,形式多样。"和顺崇新会"是由和顺乡旅居缅甸侨胞组成的华侨社团,他们在家乡宣传新教育思想,整顿和革新教育;改善办学条件,创办现代学校;启智化愚,创建和顺图书馆;移风易俗,改良社会新风尚,直接推动了当时和顺文化教育的发展。其动因主要在于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和重教兴文传统;爱国爱乡,促进家乡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衣锦还乡,光宗耀祖的心理情结;渴求知识、自我反思、强化自身的外部动力。  相似文献   

10.
袁世凯政府(1912年3月---1916年6月)执政时期是北洋军阀统治中一个重要的阶段。袁世凯政府执政时期处于中国教育由传统逐步向近代化转变的大变革时期,在执政时期,袁世凯政府对教育的发展非常重视,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政策,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1911年阴历九月初六张文光在腾冲举行起义,打响了云南辛亥起义第一枪,三天后,李根源参与领导的昆明重九起义成功,随后云南建立起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地方政权。激烈的社会变革对腾冲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主要论述了这一时期有共同教育理想的腾冲中学校长的个体身份及群体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画历史悠久,有过多次的改革创新,到了国民时期进行一次本质性的改革,是我国的国画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对这段时期中国化改革结果的评价褒贬不一,本文以积极的心态看待国民改革状况,包含客观地评价,以此希望人们能准确地了解绘画的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13.
民国时期苏南地区自然灾害频繁,主要灾害有水灾、旱灾、虫灾等,其特点是损失惨重、灾害频繁、灾害具有季节性等,灾害严重破坏社会生产力,恶化生态环境,摧毁了大量的社会财富。灾后民众生活困苦,社会矛盾激化,进而加重了生态环境的负担,导致了自然灾害与生态环境恶化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4.
晚清民国时期,国内外急剧变化的政治经济格局,促成西南陆上丝绸之路永昌道出现了繁荣的马帮运输景象,马帮运输络绎不绝;运输货物既有贵重的消费商品,亦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必需品,还有战时军用物资以及危害国人身心健康的特殊商品鸦片;繁忙的马帮运输催生了永昌道沿途与此相关服务行业的兴起,大量堆店、旅店、商号的兴起,同时,促使更多的沿途居民参与到“候鸟式”行列,亦农亦商,农忙季节在家从事农业活动,农闲季节组织马帮运输贩卖各类商品,促进了沿途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调整.  相似文献   

15.
民国时期武术竞技述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武术技击特性和竞技价值的科学认识与弘扬使民国时期的武术出现了竞技化的发展方向。这一发展趋向与当时民族观念的驱促、奥林匹克运动的冲击也有密切关系。民国时期的武术竞技呈现出融武德观念、含民族情感、寓军事色彩、重实用价值的特点,其中也存在明显的局限与不足。  相似文献   

16.
民国时期甘肃省政府面对各种传染病的肆虐,制定防治传染病的办法;培训种痘技术人员、注射各种疫苗;开展多种形式的卫生宣传教育活动;改善环境卫生;加大环境卫生监督管理力度等措施防治传染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梳理和分析了民国时期中学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开展的状况,认为制定制度强制参加、因人而异设置项目、自发成立体育社团、开展和参与丰富多彩的运动会等是民国时期中学体育活动开展的主要形式和特点.指出,中学体育活动应作为中学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坚持育人目标导向,凸显学生自治精神,让体育活动成为校园文化的徽记.旨在为当今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和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以1939-1945年期间国民政府开展的滑翔运动为研究对象,通过国民政府推动滑翔运动所做的努力来展现抗战时期救国运动的一个方面,国民政府除了以滑翔运动作为培养空军飞行员,推动航空事业外,还积极在民众中筹建滑翔设施,普及航空知识,使滑翔运动不再是单纯的体育运动,而成为国民政府航空教育的普及运动,这项由国民政府积极发动的军事航空体育运动更多的凸现出了民众航空体育运动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苏南地区不同高校女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得出:胆怯自卑心理、体育兴趣、体育氛围、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和体育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影响女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主要因素。为了更好地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高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消除心理障碍、增强心理素质;明确动机取向、培养体育兴趣、加强设施建设、构建体育氛围、提升教师教养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