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改革的成效决定了职业院校的发展。文章在分析新兴产业背景下职业院校专业结构发展的基础上,从院校和社会调研两方面分析了职业教育专业适应新兴产业结构的有效性,进而提出了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有效调整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 ,我省职业教育发展迅速 ,已初步形成行业配套、专业门类较齐全、高中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但目前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不甚合理 ,计算机、经济、英语、医护类专业重复设置 ,而与我省农业、能源、汽车、石化、食品、制药、冶金、造纸、建材等产业相匹配的专业数量不足。本项调研结果旨在为我省调整和优化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职业教育的现状及专业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已初步形成行业配套、专业门类较齐全、高中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但目前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不甚合理,计算机、经济、英语、医护类专业重复设置,而与我省农业、能源、汽车、石化、食品、制药、冶金、造纸、建材等产业相匹配的专业数量不足。本项调研结果旨在为我省调整和优化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提升学生职业技能"的财政绩效观,构建职业教育财政支出结构的绩效评估体系。将上海市内职业学校的调研数据代入体系,计算各级指标绩效指数。分析职业教育财政支出结构性过剩和不足的原因,提出减少开放实训中心重复建设和学生资助标准额度、增加专业技能课教师薪酬和重点学科专项经费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以"提升学生职业技能"的财政绩效观,构建职业教育财政支出结构的绩效评估体系。将上海市内职业学校的调研数据代入体系,计算各级指标绩效指数。分析职业教育财政支出结构性过剩和不足的原因,提出减少开放实训中心重复建设和学生资助标准额度、增加专业技能课教师薪酬和重点学科专项经费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目的的教育。随着经济结构大调整,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体系在区域性、动态性和层次  相似文献   

7.
以软件测试专业为研究对象,以软件评测师和职业教育特点为依据,探索软件测试专业职业教育等级证书体系。在软件评测师考试标准框架的指引下,通过对软件测试专业职业岗位分析、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调研,确定基于软件评测师的软件测试专业课程建设、实践课程体系设计,将职业教育证书考试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将职业标准融入教学内容,将职业标准与学历教育结合起来,初步形成软件测试专业的职业教育等级证书体系。  相似文献   

8.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标准体系框架和内部结构与工业标准体系具有相似之处.但又具有其自身特殊性。一般可以划分为专业、级别和种类三维结构。专业维是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领域内的专业划分.是由人才工作领域的多样性所决定的,它的源头应当是职业标准;级别维是人才培养标准适用的层次范围.反映制定和发布人才培养标准的机构级别;种类维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标准内容的表现.主要包含三类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9.
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相适应,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基于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的模型研究,以常州市为例,对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产业发展结构、从业人员结构、重点产业结构的吻合度现状进行测量分析,提出以项目或课程群的思路做专业增量,做实专业群以调整专业存量,建立职业教育专业布局调整的科学研究体系,建立职业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运行机制,适当增加第一二产业、减少第三产业对应专业数量,结合专业覆盖增加专业大类及具体专业种类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体育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江苏省淮安体育运动学校(以下简称“我校”)在全省深入开展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吻合度调研,引导学校紧紧围绕全省体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地方产业发展和社会发展要求,根据地方产业布局图绘制学校专业布局图,分析存在问题、总结成功经验、提出解决专业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普遍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职业教育特色不明显,毕业生就业缺乏竞争力。高职院校应明确办学定位。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实际来确立专业特色,立足于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培养具有职业特长的实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必须以职业素质为核心,以提高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以职业环境为主要培养平台。职业素质是职业能力的内涵基础,职业能力是职业素质的外在表现,职业环境是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的必备条件,三者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心理状况与职业指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2002年秋季,笔者在湖南、广东、福建、甘肃、河北、江苏、天津等7个省市分别选取了1所有代表性的职业院校,对入学新生的职业心理状况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调查共对7所学校10多个专业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7份,比率为97.4%.2003年夏初,笔者又对这7所学校的应届毕业生的职业心理状况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07份,比率为81.4%.这两次调查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职业院校学生职业心理状况,对职业院校开展职业指导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高职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价值观不仅影响着大学生未来的求职择业行为、工作态度和工作积极性等,而且还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本文从思想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指导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针对当前高职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加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提出加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Social studies education suffers from a distorted rendering of purpose and mission. Rather than pragmatically employ the social sciences to furnish the material for inquiry into normative and moral issues, social studies classrooms too often focus on declarative, disconnected, atomized, and meaningless content. The 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Social Studies (NCSS) has responded to this problem with suggestions for Powerful Social Studies Teaching and Learning (PSST&;L) to ensure meaningful, active, value-based, challenging, and integrative learning experiences. Yet, unless teachers consciously and deliberately coordinate learning experiences within the course and its units, the goals of PSST&;L may very well be neglected. In response to this problem, this article seeks to advance the idea of Powerful Social Studies Unit Design (PSSUD), which positions teachers to work as curricularists in order to negotiate the hazards of textbooks and standards and design macrocurricula in issued-centered, project-based, thematic, and reverse-chronological ways to ultimately reclaim the social studies and citizenship education from the tyrann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培养职业化人才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企业实施职业化管理需要大批的职业化人才。企业对职业化人才有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及行为标准等方面的基本要求。高等职业教育有必要以职业化标准来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职业化人才培养的实施策略,进行校企合作,确定职业化标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7.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是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是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高职学生适应职业发展的内在需要。为此,文章提出要实施职业能力目标导向下“双融合、多元化”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其方向是确立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双融合”式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多方参与、多维载体”的多元化协同育人机制,建立实时有效的职业素养培育目标评价与反馈机制;其途径是加强顶层设计、多主体协作育人、丰富育人载体、完善评价机制,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职业学院开展职业指导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又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为此,职业学院采取了问卷调查、心理咨询、心理测量、职业性倾向测试、职业指导课等方法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技能、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人才的就业方向和社会功能决定了高等职业院校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当前形势下,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现状与社会现实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实现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形成高职院校独特的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模式,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谈职业技能鉴定与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阐述了职业技能鉴定与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必要性;分析、总结了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高职办学中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做法和经验;提出了实施职业技能鉴定与高职教育有效衔接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