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之间的关系问题经历了哲学假设、经典心理学实验研究和当代心理学的深入研究。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关系研究的新进展体现在莱斯特的确定问题测验、林德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发展的双面理论、布莱希的道德自我认同模式、沃克的道德人格等研究当中,这些研究克服了在道德判断过程中仅仅关注道德推理重要性的缺陷。  相似文献   

2.
文雯 《文教资料》2013,(1):84-85
当代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分离的现象较为普遍,本文拟对大学生"知行分离"的现状进行考察,并分析导致"知行分离"的原因,提出实现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统一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张知旭 《教育探索》2013,(1):121-122
目前,成人教育学生在生源结构、生源地和生源的社会背景等方面较过去都有较大的变化,这反映在道德品质上就是成人教育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的分离。要改变这种状况,成人教育学校应用正确的道德知识来武装学生,应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应将德育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应为学生的知行结合营造一种良好的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道德两难问题从情绪、道德自我唤醒等两个方面对高中生的道德判断的影响进行了实证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情绪唤醒对高中生的道德判断存在较大影响,不同道德自我的唤醒对高中生的道德判断存在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皮亚杰是首位系统研究儿童道德认知的心理学家,科尔伯格在继承皮亚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道德判断的相关理论。他们的研究重点都集中在认知这一因素对道德判断的影响。近年来有研究者通过多项实验证明情绪在道德判断中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任何道德行为都是发生在现实复杂的时空条件之中的,而学校道德教育的要求却是"无奈件"的.无条件的道德要求和行为体现价值选择之特殊性中包含普遍性.这不仅是道德生活的实然,而且具有教育价值的承栽.而康德的无条件道德律让作为道德教育的根本原则真正体现了道德提升人性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7.
道德冷漠是个体在具备道德认识的前提下而于特殊的情境中选择“不作为”的一种道德现象,鉴于道德冷漠的日益普遍化趋势,本文试通过解析道德冷漠的行为选择及心理自调节机制,力求全面深刻地揭示道德冷漠的个体心理成因,从而重构个体的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道德两难问题从情绪、道德自我唤醒等两个方面对高中生的道德判断的影响进行了实证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情绪唤醒对高中生的道德判断存在较大影响,不同道德自我的唤醒对高中生的道德判断存在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通过调查发现,中学生的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一致性比较高,思想状态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提高中学生的道德水平,学校应做到:建立与社会相适应的多样化的德育模式:进一步加强道德认知和道德理性教育;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内部管理,加强学校与社会、家庭的沟通,建立强大德育网络:深化中小学思想政治课改革;丰富学生的化生活,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群体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现象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试图从大学生群体的道德现状入手,以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逻辑关系作为理论起点,在对道德发展各学派研究成果的比较中,推导出道德认知不能必然导致道德行为的产生,并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群体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的原因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云南中小学生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的发展关系。方法:用团体施测方法对410名学生的道德判断和行为进行评定。结果:小五、初二学生及哈尼族学生的道德发展得分有一致性,男、女学生的道德发展也具有一致性;昆明学生的道德发展相关程度明显高于元江学生。讨论:中小学生的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相关非常显著,学生对道德认知的内化是影响其道德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试论信用行为的道德价值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是最基本的社会道德,但信用行为的道德价值却不是绝对的。信用行为可能具有负的道德价值,非信用行为也可能具有正的道德价值。伤害了更高道德原则、伤害了公共利益和从恶的目的出发的信用行为,都不具有正的道德价值。市场交易时价格商谈过程中出现的“不诚信”言行、出自善意的不诚信言行和无违道德原则的不得已的谎言,都不具有负的道德价值。判定信用行为的道德价值应该遵循公信原则、大义原则和经权原则。  相似文献   

14.
Preschool Children's Judgments about Hypothetical and Actual Transgression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reschoolers' ( N = 112) judgments about hypothetical and actual moral and conventional transgressions were examined. Equal numbers of boys and girls at 2 ages (3 and 4 years old) either made judgments about 8 hypothetical moral and conventional transgressions or were interviewed on the same dimensions about 8 naturally occurring moral and conventional transgressions they witnessed in their preschools. Children judged both hypothetical and actual moral transgressions to be more serious, punishable, generalizably wrong, and independent of rules and authority than conventional transgressions. Regardless of domain, hypothetical transgressions were judged to be more wrong independent of rules than actual transgressions, and hypothetical (but not actual) moral transgressions were judged to be more independent of rules than conventional transgressions. 3-year-old girls judged the wrongness of actual moral transgressions to be more independent of authority than did 3-year-old boys. Similar findings were obtained when hypothetical and actual transgressions were matched, and domain differences were still obtained when individual items were examined. Findings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previous research on preschoolers' conceptions of rules and transgressions.  相似文献   

15.
提升德育实效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提升德育实效的策略:确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重新确立德育的本质观、目标观;德育内容体系的新构建等理论创新。提出德育要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加强学生道德需要的培养;遵循知、情、意、行统一发展规律;转换德育方法;以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为重点和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等实践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从分析高校德育现状及其相对失效的致因入手,提出了高校德育必须拓展目标、更新内容、变革模式、改进方法、优化环境等的理论构想,以加强物改善高校德育的功能,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陈元勋 《云南电大学报》2009,11(3):37-40,44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联结项和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联结项也可以充当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联结项,联结项与假言命题类型之间的这种或然性关系决定,判断一个假言命题的类型往往不能单纯依据联结项而必须同时分析前后件两个假言支之间的逻辑联系。正是把假言命题中的联结项与假言命题类型之间的或然性关系当作必然性关系,导致我国逻辑学教科书长期以来把“除非”类假言命题的三种类型统统视为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谬误。  相似文献   

18.
摘 要:通过对19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了情境风险性与结果预期对助人行为的影响以及道德判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情境风险性与结果预期对助人行为有显著影响。一般情境中的助人意愿显著高于风险情境;积极结果预期下的助人意愿显著高于消极结果预期;(2)结果预期与情境风险性存在交互作用。在一般情境中,积极结果预期的助人意愿显著高于消极结果预期;风险情境中,结果预期对助人意愿没有显著差异;(3)道德判断不仅调节情境风险性对助人行为的影响,也调节结果预期对助人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evolution of the just community approach from Lawrence Kohlberg's earliest educational theorizing to the most recent experimental applications. The just community approach represents Kohlberg's most mature theory of moral education and has been the subject of intense research since 1975. Although Kohlberg initially recommended the discussion of moral dilemmas as a means of promoting moral development, he envisaged a far more radical and comprehensive approach. Inspired by a kibbutz school that successfully combined democratic and collectivist values, Kohlberg and his colleagues initiated a series of experimental programmes in public high schools. Evaluation of these programmes indicates that they establish cultures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cio‐moral reasoning and a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