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为缓解社会经济压力,我国在1982年制定了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而目前第一批响应计划生育号召的群体已经基本步入老年阶段,他们的老年生活值得被关注。文章主要从我国计划生育实施背景入手,简述我国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养老现状,提出当前养老保险制度覆盖率低、养老成本压力过重、社区及机构养老建设滞后、精神慰藉缺乏等问题,通过完善独生子女父母福利保障、加强社区养老服务专业化、倡导“同居式养老”等方式,保障城镇独生子女父母更好地享受老年生活,明确养老方式的选择,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养老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一、两种生产理论的提出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是人类社会的两种生产,这两种生产的理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来的,它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重要内容,是我国推行计划生育工作的理论依据.一八四六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分析社会活动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流传着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没有商品生产的观点,这已成定论。人们正是持这种认识看待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评价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存在的商品生产。在我国已出版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多种版本的观点,基本上都认为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商品生产。在国外,也类似。针对这种情况,有人指出,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没有商品生产的观点“已得到全世界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社会主义经济的有计划按比例发展,不仅要求物质资料生产有计划地进行,而且要求人类自身的生产也有计划地进行,以实现人口生产和物质资料生产之间的平衡。在人口与经济发展过程中,局部的不平衡现象是经常出现的,这就要有计划地进行调整。只有人口增长与物质资料生产之间保持协调的比例关系,社会主义经济才能持续而稳定地发展。把人类社会的生产划分为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以及关于两个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提出来的。他们在一八四五至一八四六年合写的《德意志意  相似文献   

5.
1985年在全国恩格斯哲学思想学术讨论会上,北京化工学院马列主义教研室徐诚同志在题为《学习恩格斯关于三种生产的思想》的发言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必须有计划地协调发展三种生产,并简要阐明其主要观点。(一)继承和发展恩格斯关于从生产劳动发展史中寻找理解整个人类社会历史的锁钥,特别是关于三种生产的思想,对研究人类社会以往的历史,对认识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特别  相似文献   

6.
随着"银色浪潮"的正面扑来,我国老龄化人口迅速增长,空巢家庭越来越多,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本研究详细地阐述了我国城镇空巢老人权益保障的必要性,同时对我国城镇空巢老人权益保障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对我国城镇空巢老人权益保障问题的不足提出一些改革和完善的建议,希望通过本研究的探究能够更加完善城镇空巢老人权益保障问题,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行计划生育政策实行至今已30余年的时间,该政策有效控制了人口数量,抑制了人口过快增长的趋势。但同时也要看到,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给我国带来了诸如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供给短缺,超低的总和生育率等严重的人口问题。因此,应适时对我国生育政策做出调整,促进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8.
本对目前困扰社会的城镇失业问题进行了探讨,我国劳动力参与率高、经济体制的转换、经济增长中结构不平衡是造成目前城镇高失业率的三大基本原因,提出了有效地改善失业现状的途径,一是加速建立和完善失业保障制度;二是国家宏观调控措施要进行调整;三是开辟再就业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指出 :计划生育工作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 ,把育龄群众的需求和满意程度作为衡量工作的重要标准。“以人为本”的思想 ,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计划生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是新世纪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首先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本质要求。恩格斯指出 :生产本身有两种 ,一方面是生产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 :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 ,即种的繁衍“。这就表明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二大政治报告中指出:“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人口问题始终是极为重要的问题。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到本世纪末,必须力争把我国人口控制在十二亿内”。斯大林同志曾指出:“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第31页)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从内容来看,它包括社会主义生产的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发展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文明观念,本认识论为这种以人为本位的思想源于恩格斯的自然观。恩格斯认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胜利,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人口、资源、环境三大基本国提是我国经济和社会长期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城镇地区间义务教育资源投入差异的来源包括教育经费支出和地区间产品、服务的价格差异两个方面。在教育公平和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讨论中,如果直接比较各地学校的教育经费支出,研究得出的结论将失去真实性。在义务教育阶段,人员投入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投入,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城镇地区义务教育人员经费生均支出进行调整,获得真实人员投入情况,并对其差异进行研究。但目前还没有出现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较为精确的调整方法。基于大样本入户调查数据,通过借鉴国外可比工资指数法构建模型进行的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地区间义务教育人员经费价格调整指数变异性大,因此对人员经费支出进行价格调整是必要的;各省份城镇地区间义务教育人员投入真实差距小于义务教育人员经费支出的差距;各省份城镇地区间生均义务教育人员真实投入的差距仍然存在,经济发展缓慢地区的学龄儿童仍然获得更少的义务教育人员投入,应该继续贯彻执行对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转移支付政策。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民收入增长趋缓的真正原因是农业人口过多。改变这种状况的唯一出路是让更多的农民“走出”农业 ,“走出”农村 ,到非农产业和城镇“觅食”。在这个前提下 ,进行农业经济结构调整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使留在土地上的那部分农民的收入也得以提高。这样一来 ,农民的增收就有希望。  相似文献   

14.
通过省计生委组织的省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农村地区抽样调查,深入得了解到我国自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广大农村地区对生育观念的转变,系统总结了出现这些观念转变的原因并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来说,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思想,特别是其中关于超越历史发展的已有阶段的可能性的探索,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但是在我们对这个历史阶段超越的可能性问题的研究中,存在着一些理论视野上和研究方法上的误区,要走出这些误区,首先需要做的是完整而全面地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本文通过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关文献的全面考察,对上述理论和方法上的误区进行了剖析。并对如何正确地理解“超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独二代"将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现象。与"独一代"相比,"独二代"凸显出更多的特质,这种变化无疑为高等教育管理带来了严峻挑战。本文通过剖析"独二代"特质,探讨高等教育管理如何调整和改革管理理念与模式以应对这种挑战。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9亿农民的大多数收入增长缓慢,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不够快,特别是纯农户的收入持续徘徊甚至下降,以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尽快扭转这种局面,不仅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制约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而且必将制约国民经济的增长,延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为此,该文从财政补贴、多种经营、教育培训、政府调控、计划生育等5个方面提出一些措施,以期尽快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为我之物”?我国流行的许多辞书和论著都认为,为我之物就是被认识了的自在之物”,“‘为我之物’和‘自在之物’相对而言,指被认识了的事物”,为我之物“即被我们所认识了的东西”。其实,这些对“为我之物”概念的界说都是片面的,违背了恩格斯对“为我之物”的科学规定。恩格斯是怎样规定“为我之物”的?他是在什么意义上引出并运用这个概念的?为了说明问题,我们不得不在这篇短文中把恩格斯那段有关的论述不厌其烦地引出来。针对不可知论“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是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谬论,恩格斯指出:  相似文献   

19.
恩格斯晚年对于社会发展方面问题的独到见解,是他一生思考社会发展问题的理论结晶.在恩格斯晚年所处的时代,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恩格斯敏锐地观察到了垄断组织的出现和股份公司的兴起等一系列资本主义新现象;社会历史条件发生变化,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活动也应有所转变,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斗争新形势,恩格斯对无产阶级的斗争策略进行了灵活的调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恩格斯不但没有放弃共产主义信念,反而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丰富和发展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民收入增长趋缓的真正原因是农业人口过多。改变这种状况的唯一出路是让更多的农民“走出”农业,“走出”农村,到非农产业和城镇“觅食”。在这个前提下,进行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使留在土地上的那部分农民的收入也得以提高。这样一来,农民的增收就有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