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汉末年的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以弱胜强、以少胜多战例,并且还是一战定三分的局面,结束东汉,形成由魏、蜀、吴三国时期的重大战役。历史上赤壁之战研究的最大悬案便是其战地始终未能确指。本文通过赤壁之战前的军事态势和曹军的攻击目标,曹操进攻刘备的进军路线和军事部署,赤壁之战的水陆战场和火烧环境三个部分的分析,认为赤壁之战战地是著名的黄州赤壁。  相似文献   

2.
【原文】进,与操遇于赤壁。……引军北还。【分析】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它牵涉到当时三个强大的军事集团,人物众多,头绪纷繁,关系复杂。怎样用文字表现这一巨大的战役呢?课文中直接描述赤壁之战的实况这一部分,写得十分精彩。但要真正赏析、理解这一部分的精妙之处,必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赤壁之战是一个大战役,为什么文章的绝大部分(占全文五分之四以上)却写战前  相似文献   

3.
一、各次战争彼此关联照应,整体描写匀称和谐,重点突出《三国演义》中描写得最成功的战役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这三次战役对天下局势的形成有重大的作用。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大胜袁绍而统一了北方;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分天下局面;彝陵之战是刘备与孙权之间的战斗,在此战役中,刘备在痛失关羽和张飞两员大将后,不听劝谏,为兄弟报仇,结果自己也在战争中身亡。二、把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相结合,注重描写战前形势的分析、力量对比,参战各方之间以及某方内部的矛盾层次,战争过程中主观人为对于客观形势的转化作用。斗智与斗争相交错,在…  相似文献   

4.
<正>东汉末年,那个群雄并起,战火纷飞的年代,一场举足轻重的战役——赤壁之战,奠定了曹刘孙三分天下的大势。战役中孙刘联军以弱胜强,为后人们津津乐道,并成为后世许多文学作品的创作素材。而对于赤壁之战,大多数人的认识来自于电视剧《三国演义》。那么历史上真实的赤壁之战,又和《三国演义》中又有哪些不同呢?刘表引发蝴蝶效应说到赤壁之战,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曹操军队南下进攻,孙刘联军抵抗,双方在长江两岸摆开阵势隔江对垒。然而,曹军南下,最初的军事目标,真的是刘备与孙权吗?  相似文献   

5.
今天是周末,老爸终于有时间和我联网玩一次“红警”游戏了。战前准备我俩一人一台计算机,各自紧张地做着战前的准备工作:设置战役、选择地图……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我是“红军”,老爸是“蓝军”。这次我们的战役代号是“侵略消息得到证实”。待计算机显示  相似文献   

6.
赤壁之战是三国鼎立形成的决定性战役,也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之一。战争以弱小的孙刘联盟奇胜了强大的曹操集团而宣告结束。对此,《三国演义》用了大量篇章进行渲染,其军事、政治、文学等价值确实值得今人学习和研究。然而,这场战役在正史《三国志》中却记录得非常粗略。本文以《三国演义》为基础对赤壁之战进行研究,仅对史实适当点评或简析,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赤壁是东汉末年曹操和孙权刘备联军鏖战之地。赤壁之战是在战略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战术上智取强敌的典范,影响深远。中学课文《赤壁之战》和《念奴娇·赤壁怀古》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这次著名的战役。但是,赤壁究竟在哪里,两篇课文的注解说法不一。《赤壁之战》注...  相似文献   

8.
赤壁之战是一场大战,还是一场小战々是一场决定形势的重大战役,还是一场意外的遭遇战?历史上多数人赞同前者,几乎已成定论。一九八一年三月三十一日《光明日报》史学版,发表了尹韵公的《赤壁之战辨》,对传统的说法提出了异议。他认为:赤壁之战不是一场决定形势的大战,“是五千而不是八十万曹军同孙、刘联军在赤壁相遇,  相似文献   

9.
讲出《赤壁之战》的特色礼县东关小学王小英《赤壁之战》这篇课文是根据著名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第45回至50回部分内容改写的。是指东汉末年公元208年,刘、孙联军与曹军在赤壁进行的一次战役。主要讲周瑜、黄盖设计火攻曹军,使曹军大败的故事。这篇课文的特点是...  相似文献   

10.
鲁西南战役是晋冀鲁豫野战军于1947年7月在山东省西南部菏泽、郓城、钷野、定陶、金乡、曹县一带所进行的一次大战役。这次战役先后歼灭了国民党军四个师部和九个半旅,共5万6千人,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本文就这次战役的战前形势、战役准备和进行过程、战役的意义和胜利原因作一简单的述论。  相似文献   

11.
高小语文四册“赤壁之战”这一课,我是用三个教时教完的。现在我把第二教时分析课文的情况写出来,请大家指正。教学开始,我检查作业,提问:①赤壁之战参加战争的是哪些人?周瑜和黄盖的关系怎样?儿童回答后,请一个小朋友上黑板来写出曹操、周瑜、黄盖三个人的姓名。②这一战争为什么会发生的?地点在哪里?  相似文献   

12.
同学你知道“赤壁之战”的故事吗?公元208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孙权联合刘备在赤壁(今湖北省蒲圻县)击败曹操,即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在这次战役初,孙吴统帅周瑜打算用火来烧  相似文献   

13.
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对话的过程,是教师与文本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师生之间对话的过程。听一位教师执教《赤壁之战》一课,感觉在对话之中,丰富起来的不仅仅是学生对文本的内涵的感受与理解,还有学生在对话的过程中思维水平的提高。师:《赤壁之战》这场战役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结束了,但是作为我们后来人对这场战役的思考并没有结束。今天,我们都来做一回军事专家,分析一下:东吴三万兵士能够以少胜多,打败曹操八十万大军的原因有哪些?(学生异常兴奋,情绪高昂)……师:(在“诈降”下画红线)“诈降”也是东吴获胜的原因。而其中,诈降…  相似文献   

14.
浙东战役是清军1842年3月在浙江东部发动的,旨在收复宁波、定海、镇海三城的一次战役。对于清军在这次战役中惨败的原因,许多论者往往把责任归咎于清军主帅奕经战前准备不充分,战术应用不当等等。笔者认为,主帅奕经在战前进行了较充分的准备工作,并制订了较为适当的战术,战役的失败是由多种原因综合造成的。值此鸦片战争爆发150周年之际,谨以此文就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15.
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冬,孙权和刘备的孙刘联军借助风势,动用火攻,一把火葬送了曹操二十六万兵马,乘胜追到南郡,曹操率残部北归邺城。这次以少胜多的战役就是赤壁之战。  相似文献   

16.
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离不开对资料的收集、分析和运用能力的培养。互联网便捷性、交互性、超时空性以及资源共享性的特点,无疑非常适合于语文研究性学习。如在教学《赤壁之战》一课时,课前可布置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的有关内容,了解“赤壁之战”的背景,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课上可请学生欣赏网络多媒体播放的“火烧赤壁”VCD,引导学生提出探究性学习课题:为什么说火攻是个好主意?哪些条件和安排对火攻的胜利起着重要作用?课后延伸阅读了解古今中外有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研究这些战役获胜的原因及意义。也可以搜集…  相似文献   

17.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发动的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战果丰硕、影响极大的一次战役。发动百团大战的时机是否时宜,不能仅就战役后期及战后华北的局部形势而论,而应该着眼于战前中国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形势,及其对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大小战争不计其数,其中衍生而来的管理哲学,具有很多可鉴之处。比如在赤壁之战中大败的曹操。应该说,赤壁战前曹操的优势是非常大的:第一,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即挟天子以令诸侯,其他诸侯  相似文献   

19.
赤壁之战发生于东汉末,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曹操消灭了袁绍,统一了北方以后,挥师南下,想趁势统一  相似文献   

20.
1课本第25页:“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英国的债务比战前增加10倍,英国从债权国变成债务国。”这句话的错误是显而易见的。既然“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英国的债务比战前增加10倍(1914年负债65亿英镑,1920年增至7828亿英镑),那么,英国在一战后固然是债务国,但是在一战前已经负债的英国同样也是债务国,也就不存在“从债权国变成债务国”的说法。事实上英国是从战前美国的主要债权国变成战后美国的债务国的,它们之间的变化关系只限于英美两国之间,所以应更正为:英国从战前美国的主要债权国变成美国的债务国。2课本第54页在叙述莫斯科保卫战的意义时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