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清末民初,是中国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期,也是西方体育文化在我国的传入和传播时期.传教士对于清末民初西方体育文化在近代中国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仅促进了现代西方体育文化,特别是奥林匹克文化在近代中国的广泛传播,而且还引发了中国人体育价值观念的变化,催生了西方体育文化的中国化.清末民初,来华传教士传播西方体育文化的路径主要有:大众传播,通过书籍、报刊等印刷媒介来传播西方体育文化;组织传播,通过教会学校、基督教青年会等社会组织来传播西方体育文化;人际传播,通过体育竞赛这种特有形式来传播西方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2.
肖焕禹 《体育科研》2012,33(1):22-26
在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基于体育文化和媒介体育文化传播发展沿革的梳理,分析当前媒介体育文化传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发挥媒介体育文化传播功能,推动体育文化繁荣发展的具体举措:发挥媒介体育传播价值观念构建的功能,构筑科学的体育价值观念体系;发挥媒介监测体育环境与社会整合功能,促进体育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发挥媒介体育传播的教育与文化传承功能,推动体育文化繁荣发展;通过体育媒介传播生产快乐、愉悦身心,还原体育媒介传播的本质功能;发挥媒介体育传播的经济功能,推动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百年来,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经历了天翻地覆般的变化,随着国力的增强,民众的健康素质和健身理念也发生着质的改变,我国的体育事业正在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体育传媒作为传播体育文化的重要媒介,对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界>作为我国最早创刊的体育传媒已很难寻觅,笔者有幸一睹该刊真容,其办刊宗旨、文章内容、栏目设置、版式设计等均值得研究,对于我们认识中国体育期刊发展史、了解当时的社会状态以及对指导我们的体育文化传播实践都颇具价值.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大众媒介体育传播中的异化现象展开研究.大众体育传播中的异化现象主要表现为:大众媒介体育传播内容的异化;大众媒介体育传播本身的异化;大众媒介体育传播工作者及其组织的异化以及大众媒介体育传播中关系的异化4个方面.同时分析了造成大众媒介体育传播异化现象的成因,针对性地提出了规避大众媒介体育传播异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本文将“微”时代媒介传播的视野聚焦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保护中去,挖掘微媒介传播的新趋势,以探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与保护的新路径.研究发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保护对微媒介需求度高;微媒介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保护上责任缺失;微媒介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保护上关注视角偏离.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路径:多种微媒介加强联合、传播内容形式多样、传播方式推陈出新、传受双方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6.
以2010年南非世界杯为例,分析新媒体时代媒介事件的传播特征.研究认为,体育传播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多媒体联动,超真实性表达,泛娱乐化呈现,类媒介事件集聚,交互性增强等.体育媒介事件对当代体育和媒介生态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应从新的视角研究信息时代的体育传播,促进体育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体育科学研究国际影响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元 《体育科学》2012,32(12):78-84
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1 442篇中国体育科学研究文献为样本,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文献数量、来源期刊和被引频次3个方面,从我国历史纵向考察和与国际横向比较两个维度分析中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体育科学研究文献数量增长速度明显,但绝对数量少;来源期刊广泛,但分布在高影响因子期刊区域的文献偏少;文献总被引稳步上升,但篇均被引频次偏低,高被引文献偏少;各研究方向的影响力差别较大.建议从重视数量积累、质量提升和期刊国际化等方面着手,提升中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期刊是十大情报源之一,是一种重要的连续出版物。体育期刊作为记载、传播和交流人类体育科学技术成果的出版物,既是体育科技发展的产物,又是推动体育科技进步、交流学术思想的重要阵地。据调查,体育工作者的科技信息约有75%来自期刊,足以证明体育期刊在体育科技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做好体育期刊的文献资源工作和读者工作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仅就散本体育过刊的开发和利  相似文献   

9.
自媒体环境下的体育微博及其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兴自媒体传播环境中,体育微博以体育明星、体育媒体人士、体育媒介机构、体育爱好者群体为主体构成其相对独立的传播空间,有着实时性的传播机制、碎片化的传播形态、蔓延式的传播模式以及跟随性的传播特质等特性。这一新型传播模式在体育领域兴起与发展的内在价值在于:构造了以大众为传播主体的体育媒介环境、拓宽了媒介环境中体育元素的社会影响力并为以微博营销为核心的体育营销新模式构建了潜在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网上学术影响力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提供的<中国学术期刊文献评价统计分析系统>(V1.0),对13种体育类核心期刊的5种网络文献计量指标"web上网文献数"、"web访问量"、"web影响因子"、"web即年指标"和"web扩散系数"进行统计分析,了解我国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网上学术影响力的现状,为体育学术文献的网络传播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