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理论是一种人为的建构,其目的是解释现实或揭示出隐藏在现实背后的机制。长期以来,高等教育研究作为一个多学科的研究领域,主要借用其他学科的理论来解释高等教育现实,基于高等教育本体的理论建构相对匮乏。高等教育研究需要问题驱动,高等教育发展需要政策驱动,但无论高等教育研究还是高等教育实践都需要"高等教育理论"引领。所谓"高等教育理论"不是从其他学科移植来的"关于高等教育的理论",而是从高等教育的内在逻辑出发所建构的基于高等教育本体的"理论"。"关于高等教育的理论"是开展高等教育研究的资源,"高等教育理论"则是高等教育研究的最后结论。  相似文献   

2.
通过梳理高等教育研究在法国学界的发展历史、研究组织建制以及代表性学者可以发现,法国高等教育研究展示出非制度化、跨学科以及问题导向性的特点。以组织学与社会不平等再生产等社会学理论为主要理论框架的研究,在过去几十年推动了法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但当代高等教育问题的复杂性亟须引入多学科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管理学在学科理论建构、对重大现实问题的关注以及研究范式转换等方面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学科独立性、学科理论与教育政策、教育实践关系等方面的不足。由此,多学科、多范式视野下对高等教育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研究,成为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多学科知识介入高等教育研究是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需要。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中的多学科知识大多是在西方文化土壤中形成的,是西方文化意识形态的反映。多学科知识作为承载西方文化信息的话语,用来解释我国高等教育问题时未必都能相容。研究者只有对多学科知识与我国高等教育问题的文化认知差异进行历史与比较分析,才能发展并创造出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独特的理论。  相似文献   

5.
厘清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基本问题是开展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前提,是获得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科学结论的保障。目前,学界对高等教育的多学科研究逐渐增多,但对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内涵、基础、原则等基本问题仍然认识模糊。从本质看,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是对高等教育的研究,是相对于高等教育学研究方法的其他学科方法的研究,是对高等教育同一问题运用两门以上学科方法进行的研究。从事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研究者一定要有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基础、高等教育哲学的理论基础和高等教育学之外两门以上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基础。进行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必须遵循外观与内省相结合、现象与规律相结合、方法与理论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的多学科研究主要从多学科、多角度研究高等教育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其目标主要有三个:一是借鉴方法;二是思想、观点、理论的创新;三是提高高等教育理论的专业化程度及其科学价值.高等教育研究中的许多问题超出了高等教育科学自身的范围,激励着人们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等角度研究高等教育.如何从多学科角度研究高等教育也有一个方法和科学态度的问题.如果生搬硬套,脱离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特点,就会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7.
在理论上,这本书提出了多学科研究的观点,从历史、政治、社会学等十一个方面丰富了高等教育的研究,为解决高等教育理论与现实问题从不同的学科角度找到了恰当的合理依据。同时,在高等教育的研究方法上提出了独特的“多学科研究”的方法。揭示了多学科研究方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命线,也只有坚持多学科研究的方法,由不同学者进行研究,才能不断丰富高等教育体系,使高等教育学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真正的学科,从而逐步为构建科学的高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奠定基础。由于高等教育是一种具有局部与整体、内部与外部、历史与现实、静态与动态、理论与实践等多层面、多领域的活动,因此,研究高等教育相关问题,要针对不同的层面与领域应用适合的学科理论,应避免出现以一种理论替代另一种理论,或以一种理论解释高等教育的全部问题的现象,应充分运用多学科的学科群优势,以多学科的不同视角揭示高等教育现象,阐释高等教育的规律,最终解决高等教育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宏观理论具有强烈的本土性、政治性与发展性特征,在高等教育理论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理论发展经历了创建、重构和升华的历程,取得了历史性成效,积累了重要经验,也存在明显不足。以建构自主的知识体系为目标,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宏观理论创新,应正确处理三个重大关系,进一步深化党的百年教育史研究和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研究,加强重大理论问题、实践问题的协同攻关,优化宏观理论研究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发展理论是对高等教育发展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根本看法,经系统化、抽象化之后形成的,认识和把握高等教育发展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一直以来,高等教育发展理论主要讨论高等教育发展理论与高等教育实践的关系,但是在高等教育发展理论与高等教育发展政策之间的关系上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基于高等教育发展的本质、高等教育发展的价值、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式三大要素,重新构建"高等教育发展理论——高等教育发展价值——高等教育发展政策"的分析框架,旨在探讨高等教育发展理论对高等教育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正处于转型当口,转型为促进高等教育秩序建构带来契机。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分别从社会发展观和社会发展方式的角度对社会秩序建构进行了深刻分析,其理论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秩序建构具有重要启示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应当致力于双重转型,才有望实现高等教育良性秩序的建构:一是要致力于推动高等教育发展观转型,从"物的发展"观转向"人的发展"观,凸显高等教育中"人的意义";二是要致力于推动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型,从偏重外延式、粗放式、排他性的"不可持续发展"方式转向内涵式、精细化和包容性的"可持续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1.
卢晓中教授主编的《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论纲》以科学求实的发展理念,构建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论体系,率先提出了独具特色的发展教育学研究方法,置个案研究于功能结构主义的分析框架,开辟了高等教育发展研究的新视角,经历了从“思辩”经“实证”到“理解”三种类型的教育研究范式的飞跃。  相似文献   

12.
Academic development is one means of reorientating education within higher education (HE) to include sustainability principles. This paper identifies the requirements of academic development programmes that will provide educators with the skills to engage students in the ideas of sustainabil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determine what an ideal academic development programme for sustainability education might look like,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sustainable education and academic development (SEAD framework) was constructed. This was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 in the areas of sustainability education, academic development and organisational change in HE. The aim of this paper was to present and analyse the theoretical SEAD framework against three international academic development programmes in sustainability education for HE, which utilised different approaches and delivery modes. From this analysis, it is possible to determine the elements of academic development that would most likely result in a change in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and delivery.  相似文献   

13.
卢晓中教授主编的《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论纲》以科学求实的发展理念,构建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论体系,率先提出了独具特色的发展教育学研究方法,置个案研究于功能结构主义的分析框架,开辟了高等教育发展研究的新视角,经历了从思辩经实证到理解三种类型的教育研究范式的飞跃。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随着以高科技、信息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初见端倪,高等教育日益进入社会的中心,成为社会的轴心机构;与此同时,高等教育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变革时代。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便是,高等教育应当如何发展、如何变革?因此,对高等教育发展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并构建一套适合于中国现实和未来发展需要的发展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在进行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遇到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进行高等教育发展研究",或者说"高等教育发展研究是否具有可行性"。从这个问题出发,引发了一系列问题群。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回顾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及资源配置历史变迁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教育和科研财政投入的体制和机制,其特征表现为“国家财政拨款为主的多渠道教育经费筹措体制、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的高校经费拨款机制、直接拔款和科学基金组合的科研经费投入方式”;并对我国研究生教育财政拨款体制机制如何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特征与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有两个向度的含义:一是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二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的过程(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师教育),这些构成了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分析方向。依据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向度,本研究构建了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分析框架,以期为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分析视角。  相似文献   

17.
万四华 《宜春学院学报》2006,28(5):47-50,55
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造成我国地方性高校陷入规模扩张后的办学困境之中。本文分析了地方性高校陷入办学困境的原因,并从大众化教育发展的要求,分析了办学体制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地方性高校办学体制创新的思路和体制创新框架。  相似文献   

18.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构建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框架,深入剖析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科学合作网络、文献特征、知识基础、研究前沿以及发展趋势。研究发现,该领域科研合作关系分散,尚未形成稳定的、具有影响力的科研群体;期刊分布相对集中,少数期刊刊登了绝大多数的文献;现已形成基础研究与宏观体系建设、共同体生态系统研究、改革与改进策略研究、适用性与微观子系统研究等四个知识基础;围绕“人才培养”,不同时期的研究主题动态延续,时代性与政策导向性显著。最终,构建基于“准备生成环节、驱动实施环节、发散深化环节”的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系统性研究框架,并提出进一步探索空间,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1980-2007年)的分析研究,概述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即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适应性理论、高等教育规模效益理论、高等教育发展的多元质量观。探讨了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确立依据,即在坚持党的领导下为社会主义经济服务;WTO与国际化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挑战;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增加。回顾了30年中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中的若干研究重点: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大与大众化进程、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战略、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与办学形式多样化。可以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已初步形成了能够基本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基本明确了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在经过大规模扩招以后数量与质量仍需协调发展;在人才培养方向上逐渐重视德育和个性化教育。  相似文献   

20.
高职课程开发是近几年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澳大利亚培训包为主题,从数据分析、研究内容、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四个方面对收集到的期刊论文进行分析,在借鉴参考的基础上找出目前我国高职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为我国如何向澳大利亚培训包模式学习指明方向,以期更好地进行高职课程开发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