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从拉丁化新文字本体、陶行知的教育理想和事业、提倡大众语等角度分析了陶行知拉丁化新文字观形成的原因,评价了其拉丁化新文字观的价值和局限。  相似文献   

2.
拉丁化新文字运动是我国近代汉字拼音化改革的重要阶段,是普及文化及扫盲的有效工具。徐特立创办文盲师范,培养新文字师资力量,倡导新文字冬学,积极参与新文字协会的工作,利用拉丁化新文字在陕甘宁边区进行扫盲,为拉丁化新文字的普及做出了积极有效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一、新文字运动的兴起 新文字是汉语书法之拉丁化。它是汉语拼音文字的先导,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创造。汉语拼音字母就是在它的基础上补充和完善而成。1930年由旅居前苏朕的中国共产党人瞿秋白、林伯渠、吴玉章等研制。先在苏联伯力一带华工中扫盲推广,效果很好。1934年秋,由“上海世界语者协会”介绍到国内,受到鲁迅的推崇,写了宣传北方话拉丁化的《门外文谈》,引起了中国文化教育界的重视。当时在上海的胡绳等成立了“中国中文拉丁化研究会”不久,在这个基础上成立了“中国新文字研究会”。经该会联系蔡元  相似文献   

4.
古人给汉字注音,经历了譬况、直音、读若、反切等几个发展阶段,但标音均有局限.本世纪初公布实行的注音字母,虽标音准确,但仍失之音素分析.滥觞于三百多年前的汉语拼音拉丁化运动,几经周折,在“国语罗马字”和“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的基础上,经过解放后党和人民群众的艰苦努力,终以1958年2月公布的《汉语拼音方案》为标志宣告功成业遂.该方案不仅在国内广泛普及,并且已大步跨出了国门,从国家标准变成了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5.
1986年1月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以后,汉字拉丁化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在新时期的开始,剖析一下近三十年来汉字拉丁化研究的途径,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近三十年来,大多数汉字改革工作者和研究家,都把汉语拼音作为汉字拉丁化方案的基础或雏形。直到最近。在讨论汉语拼音正词法时,周有光先生还说:“‘拼音,(指汉语拼音——引者注)要想成为跟汉字并用的‘文字’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技术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瞿秋白同志,在汉字改革方面,进行过不懈的努力。他所研制的汉语拉丁化新文字,对我国汉字向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前进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名字,应该载入我国汉字改革的史册。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带给我们的,有民族文学迈进"世界文学"的历史梦想,有与世界文学对话的时代契机,更有殖民话语的入侵、弱势文化被悬置和吞噬的隐忧.于是,审美现代性中的文学动势--文学表征功能的历史变迁、民族文学的声音喑哑和文学传统的根基失依,构成了全球化图式中难以化解的焦虑情结.主要表现为文学表征范式和价值危机、文化殖民对民族文化的浸染与渗透、"现代化"的宰制与异化、"文化工业"的复制与同化,以及中文拉丁化的语言解构等.  相似文献   

8.
一、具象、神性与张力文字本身即狭义的文化.它的产生是一个划时代的文化模式的飞跃.至此,人类才真正清除了已获知识无法遗传的障碍,借助文字甩掉了蒙昧和野蛮两个过去,迈入文明时代."自我突破型"的西方文化始终在"彻底否定"的骚动中,反映在文字上,即走向拼音化时的义无反顾:  相似文献   

9.
汉语拼音正词法,既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学术问题.汉语拼音正词法的研究,如果从国语罗马字和拉丁化新文字算起,已经有50年以上的历史;如果从汉语拼音方案公布算起,也有25年以上的实践.长期的实践为汉语拼音正词法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同时也提出了不少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目前汉语拼音推行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语文现代化问题,本文将众说纷纭的各家观点归结为三派:一)拉丁化派,二)中文优越、反对拉丁化派,三)认为汉字繁难,汉语拼音行不通,主张直接用英语或世界语改革中国文字。笔者在评述三派观点中,提出自己的看法:1,走拼音文字道路的大方向是错的,但汉语拼音还有一定用处。2,中文优越性是主流,不应妄自菲薄;简明化是语言文字发展的普遍趋势,对所存在的一定数量的繁难字,应在保持汉字稳定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逐步加以简化。  相似文献   

11.
对以往有关文字起源问题主要观点进行反思,提出文字的创造必定发生在人类数概念建立之后,数目字"一"是汉字中划分前文字时代和文字时代的标志性符号,汉字起始于"一"的观点。并从儿童心理学、社会发展史以及数目字"一"的特点等角度对此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2.
早在17世纪,一些西方教士就开始进入越南境内。为了完成在越南传播罗马公教教义的任务,他们按照拉丁字母系统创造出一种记录越南语的拉丁化拼音文字。这种文字后来被命名为"国语字"。从创制期到19世纪初期,国语字仅仅是传教者为了传教工作(主要用来翻译《圣经》和编写教义),而用拉丁字母来拼写越南语的文字,使用范围很窄——会使用这种文字的基本上只有传教者,对于广大群众它还是一种陌生的文字。从1858年起,法国侵略越南并实行殖民政策。侵略者极力控制汉语与汉文化在越南的影响,一面鼓励越南人使用越南语与越南国语字,一面传播法语与法国文化。当时在越南社会上出现了"汉-越-法"的语言竞争局面。其中国语字对汉字和喃字的替代过程是越南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  相似文献   

13.
周有光先生1998年出版的《比较文字学初探》与略早出版的《世界文字发展史》是姊妹篇。这两本著作的写作目的都是证明“汉字拉丁化”学派的理论套用“生物进化论”而形成的“文字进化论”,包括仅仅根据西方拼音文字的事实而得出来的“文字从属于言语”的理论,和世界文字“由表形到表意到表音”的发展规律。其学术体系是先验的,其基本理论不符合汉字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4.
瞿秋白关于语言文字方面的著作,除了收入《瞿秋白文集》的《学阀万岁!》、《鬼门关以外的战争》、《罗马字的中国文还是肉麻字的中国文?》、《普通中国话的字眼的研究》、《中国文学的古物陈列馆》、《新中国文草案》、《论翻译》、《再论翻译》外,还有未收入文集的《中国文和中国话的关系》、《汉字和中国的言语》、《中国文和中国话的现状》、《新中国的文字革命》等篇,①以及一九二九年出版的《中国拉丁化字母方案》和一九三○年出版的《中国拉丁化字母》小册子等。此外,在著名的《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纸出现以前,人类曾经使用过许多材料来写字记事.我们的祖先最初是把文字刻在龟甲上或兽骨上,叫做甲骨文.商周时代,人们又把需要保存的文字铸在青铜器上,或者刻在石头上,叫做钟鼎文、石鼓文.到了春秋末期,人们开始使用新的书写记事材料,叫做"简牍","简"就是竹片,"牍"就是木片.把文字写在竹片、木片上,比刻在甲骨上、石头上,比铸在青铜器上,要方便得多,容易得多,可就是连篇累牍,十分笨重.  相似文献   

16.
周小李 《教育研究》2021,42(6):149-159
互联网作为新型信息传播媒介对当今教育变革产生了深刻影响.苏格拉底文字观作为人类思想史上最早有关媒介的教育哲思,相关研究为网络媒介时代教育变革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资源.梳理国内外有关苏格拉底文字观的教育学解释,发现同时存在认同与批判两种观点.以哲学解释学视域融合为方法论指引,"初始视域"中的苏格拉底文字观可以被理解为"好的书写",其所表达的是苏格拉底对于文字书写之道德目标而非科学远景的关切;而在"当前视域"中,"好的书写"则可被理解为教育技术伦理,蕴含着苏格拉底对于教育技术与人、教育技术与社会之关系的伦理追问.基于上述理解,针对当今时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进一步阐释包括教育技术应用的伦理界线、对逐利资本的警惕以及对学习者利益的坚守.受苏格拉底"爱智者"的启发,培育数字公民,实现教育与网络信息社会的良性互动是网络时代教育应对技术变迁社会各种伦理问题的有益之举,也是新时代教育引领社会良性发展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7.
文字控     
<正>总是不由自主地被优美的文字所吸引,喜欢静静地坐下来去写一段又一段文字,这就是"文字控"的表现。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喜欢用文字去表达感情,在这个微世界的时代,"文字控"这个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  相似文献   

18.
一、对电现象的认识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十分注意大自然中的雷电现象,并且进行了细致的观察.远在公元前1500多年,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字中就出现了"雷"字,到稍晚的西周,在青铜器上又出现了"电"字.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们普遍喜欢动漫多于文字,读图甚于读文.如何把少年儿童引导到阅读这个美好世界中来?广州市越秀区铁一小学就"读图时代"加强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实践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20.
<正>"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作文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事实或时事;二是材料能够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的特点;三是文题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这些驱动任务涉及文体、内容、思维、对象等多个方面,作文时不能脱离这些任务,要根据这些任务进行作文。以载体来分,"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有以下两种类型。一、以文字为载体以文字为载体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