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以我国体操在大众体育和学校体育中的现实状况为出发点,借鉴中国知网上相关文献的调研结果,通过分析体操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初步定义了标准中的"全能思想"和"6选1"两个概念,并指出"全能思想"不适合我国体操的发展,解决不了器材缺乏和师资缺少这两大问题;"6选1"是较好的选择,有助于提高体操练习者的积极性,增加体操练习的人数,扩大体操等级运动员队伍,增强体操师资力量,利于体操的推广与普及.  相似文献   

2.
<正>成果:自承接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体操项目改革单位任务以来,主要做了如下工作:成立了校内组织机构——"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体操项目)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涵盖了校级、二级学院、教研室不同层级相关人员,明确了各个层级工作的具体责任人。草拟了3份文件:《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体操项目)章程》《全国学校体操等级标准》《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体操项目)  相似文献   

3.
查阅有关身体素质训练的相关文献,对国内的知名体操专家及教练员问卷调查有关女子体操运动员在12-14岁年龄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相关问题,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测试检验,统计分析制定出此年龄段女子体操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等级划分标准,进而提出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的内容和科学控制负荷量.  相似文献   

4.
张亚荣 《体育学刊》2008,15(4):80-81
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颁布了<体操等级运动员规定动作及评分规则>,其中的<体操运动员二、三级技术等级标准修改草案>作了较大的改动:第一次把对竞技体操运动员制定的标准面向大众和竞技体操爱好者,有利于大、中、小学竞技体操项目的开展;取消了体操爱好者二、三级达标年龄的限制,使体操爱好者能根据自己的时间制定计划,打下扎实的群众基础;增加了项目选择的自主性,且达标标准有所降低,爱好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不同的达标项目;这一标准的修改,有利于促进竞技体操运动的普及,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5.
体操是军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体操训练,能增强力量,发展身体的灵敏性和协调性,提高军人在各种军事活动中的抗晕眩抗颠簸的能力,为此总参将体操训练列入军人体育锻炼标准的必测项目,全军各院校都在为如何提高体操教学训练水平而努力探索。我院1985年以来,通过实施体操教学训练一体化的管理和不断改革体操的教学训练,培训体操骨干,开设体操课第二课堂,组织学院体操竞赛等活动,将体操的教学和训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先后有527人达国家体操等级运动员标准,连续四届获得陕西省高校体操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25名8~9岁女子体操运动员力量素质进行研究,筛选出对8~9岁女子体操运动员专项成绩有显著影响的力量素质指标,运用灰色关联方法确定力量素质指标的权重系数,采用累进积分和百分位数法制定8~9岁女子体操运动员力量素质评分标准和等级标准。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我军现代化部队建设的需要,培养德、智、体、能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多年来,我们学院在开展体育教学训练和群众性体育活动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1984年以来,体育达标率为99.2%;778名学员达到国家体操、田径及球类等级运动员、裁判员标准,占毕业学员总数的60%。学员昼夜发病率现已降到了0.16%以下,到课率达99%以上。1986年学员六队被评为全军体育工作先进单位,1989、1990年两次被国家体委、国家教委评为全国施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单位,是全军十二个先进单位之一。近几年来连续四次取得了陕西省高校体操比  相似文献   

8.
周皎 《湖北体育科技》2010,29(6):700-701
2006年9月6日,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颁布了第四版《体操等级运动员规定动作及评分规则》。该版本在1979年版的基础上,难度有所降低,旨在让更多的人享用体操资源,从而促进体操运动的普及。因此,通过对2006年版《女子体操二级运动员规定动作》核心动作的教学要点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以期望对完善运动员的技术结构、普及体操等级规定动作、指导大众应用体操项目进行健身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受伤与未受伤、不同等级运动员完整FMS评分间的差异性,本文选取山西省体操队37名年龄10-16岁的女子体操运动员进行FMS测试,结果表明:1)受伤和未受伤组的女子体操运动员FMS总体得分之间没有显著相关关系.但是不同等级运动员之间的FMS总分存在显著差异.2)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FMS测试对预测女子体操运动员损伤...  相似文献   

10.
基于博弈论的视角从竞技体育目标与终身体育目标之间的博弈、竞技类教学内容与实用类教学内容之间的博弈进行了分析,总结得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内容发展方向应顺应国家的终身体育目标,所教授的内容要以中小学体操教学内容为立足点。具体发展趋势应是增加基本体操的内容,深度挖掘和开发体操健身手段,竞技体操的教学内容要以新体操等级规定动作为主,尊重学生主体需要,尊重社会需要,以构建健身、实用体操为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1.
《新体育》1998,(12)
自从体操运动员桑兰在美国参加友好运动会不幸受伤后,《新体育》的读者对她非常关注和关怀。最  相似文献   

12.
我国运动员技术等级管理制度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员技术等级制度是为鼓励运动员刻苦训练、不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一项基本体育制度。近年来,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管理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要从运动员技术等级管理制度本身进行改革和创新,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建议: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监管力度,加强研讨;确保运动员技术等级制度与时俱进,科学、规范、有序实施;规范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的发放和管理;建立运动员技术等级审批查询系统;国家体育总局有关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加强研究,科学合理修订各项目《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相似文献   

13.
我国体操运动员"Choking"体验及归因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我国体操运动员比赛过程中"Choking"的体验和归因进行调查,旨在探索体操运动员比赛过程中"Choking"的表现特征和解释机制.研究以"Choking"过程理论模式为设计思路,组成2个相对独立的质性调查.调查1主要探索体操运动员"Choking"过程中的体验,调查2基于调查1的发现进一步探索其体验的归因解释.采用开放式问卷,通过随机抽取的118名现役体操运动员调查信息的编码整理、文献、语言分析和数理统计研究发现,体操运动员"choking"时,分别在行为、思维和情感3个方面表现出了14种特征,其中,行为方面主要表现为动作失去流畅的特征;思维方面表现出思维抑制、否认、幻想、接受和合理解释等特征;情感方面的特征则表现在诧异与惊讶、情感宣泄、失助性反应、后悔、自责、负罪感、焦虑和低的自我效能等体验上.进一步对信息数据的百分比统计显示,情感方面的特征最为突出,占总信息量的80.85%.调查2对体操运动员"Choking"体验的归因进行分析.根据Weiner的归因三维度模式对运动员开放性问卷中"Choking"的归因信息数据进行分类发现,体操运动员对于"Choking"的归因主要有6方面由部位×稳定性×控制性多维组合的归因,并且主要与内部非稳定的因素有关,特别是与压力状态下过度的努力有关.进一步对问卷中不同运动技术等级运动员的归因方式的频数进行卡方检验发现,不同技术等级运动员在归因方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卡方值χ-31.329,df=15,P=0.008<0.01).同时,对6个失误归因方式的差异进行考察.结果表明,不同技术等级运动员在内部×不稳定×可控(卡方值χ=8.297,df=3,P=0.04<0.05)和内部×不稳定×不可控(卡方值χ2=11.809,df=3,P=O.008<0.01)两个归因维度上均存在显著效应.健将级和一级运动员,内部不稳定因素的归因高于二级和三级及以下的运动员.  相似文献   

14.
2006年"消灭10分"的体操新规则开始实施,在体操规则的导向下,体操运动将会向高难度的方向发展,新的高难动作的出现加速了体操运动员大胆尝试高难动作的决心。针对世界体操技术发展趋势,以及体操项目全能和单项素质的要求和技术特点,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体操运动项目选材的标准与测试方法进行了讨论与分析,对于提高体操运动员的选材的水平,保持我国体操项目在世界范围的优势地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体操意识主要是指体操运动员对体操运动内在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是运动员在体操训练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强烈专项特点的心理素质。体操意识的培养对于体育院、系体操专选班的学生来说十分重要 ,体操意识的培养要全面、系统 ,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西安市青少年体育学校少儿女子体操运动员的柔韧素质和身体素质进行跟踪测试,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探究少儿女子体操运动员柔韧、力量素质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对少儿女子体操运动员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工作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竞技体操     
G832.019 9802566体操运动员前臂运动特征及其发展特点的研究=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accuracy of elbowbending and stretching of Chinese gynmasts[刊,中,A]/李宁//体育科学.-1998.-18(1).-36-39图1表1参5(MYL)竞技体操//前臂//动作//特点//训练//发展//研究采用直观半圆仪,对我国441名体操运动员和563名青少年儿童的前臂屈伸复制运动误差值作了测定和比较分析等研究,结果发现,就这个非专业性的和极为普通的动作—前臂屈伸运动的准确性来讲,在运动等级不同的体操运动员  相似文献   

18.
一九七八年“全国体育工作会议”决定的同年七月二十四日国家体委公布的《田径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我认为存在着若干缺点和问题,应予以改革或重新制定。其理由如下。一、同一等级中不同项目分差过大。现用一九八二年国际田联通用的《田径全能运动评分表》来评定我国现行的田径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发现:同一等级的运动员分差过大。如女子跳高一级运动员的标准是  相似文献   

19.
高校体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整体改革与建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院校以往体操教学是以传授技术为中心,达到等级运动员标准。但是,进入市场经济时期,无论学校和社会对竞技体操的需求日趋减少,而对高雅、娱乐、健身性的大众体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适应市场经济和全民健身的需求,本文对体操教学内容、方法、考试等进行整体改革实验研究,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周皎 《体育世界》2011,(2):17-19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和录像技术统计等方法,对2006年版和1980年版《体操等级运动员规定动作及评分规则》中《女子二级规定动作》的编排价值进行比较,旨在更好地普及体操等级规定动作,使我们的体操教学和训练工作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更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