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国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说他之所以写作《帝国》一书,主要是想回答两个问题:其一,“这个远眺欧洲大陆西北沿岸的多雨的群岛国家何以在全球称霸?”其二,“这个帝国的存在究竟是人类的一大幸事,还是不幸?”同时,又一再声明,他写作些书无意于为大英帝国立传和为那些不光彩的事情翻案。史学家不想客观地写史,究竟意欲何为呢?弗格森的写作...  相似文献   

2.
帝国其实是一种权力的媒介。作为媒介,它对社会形态、社会心理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伊尼斯在《帝国与传播》中所阐释的“媒介决定论”虽有不足之处,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传播在国家发展壮大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于国家兴衰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多年前,曾经读过,也很有感触,而今却意外地在08年高考广东卷上又一次碰到了她——《河的第三条岸》,像是突然看到了一个多年不见的旧情人,曾经以为会有很多话要说,真正见到的那一刻却发现没什么要说的了。面对这篇《河的第三条岸》,我也突然生出这样的感觉来。  相似文献   

4.
《繁星·春水》给了我爱的享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震撼了人心;《伊索寓言》打开了道理的大门;而《名人传》则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坚强。  相似文献   

5.
巴金的第一部小说《灭亡》发表在1929年《小说月报》第20卷第1至4号上.小说以北洋军阀统治下,沾满了"猩红的血"的上海为背景,描写一些受到五四新思潮鼓舞,寻求社会解放道路的知识青年的苦闷和抗争.响彻全书的是这样的呼声:"凡是曾经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面的人都应该灭亡."这也是小说的主题.主人公杜大心怀有"为了我至爱的被压迫的同胞,我甘愿灭亡"的决心,最后,他为"信仰"而英勇献身.  相似文献   

6.
勃拉姆斯与贝多芬的创作都涉及到19世纪的浪漫主义,一个雄踞在世纪之初,一个傲世于世纪之末,本文主要通过对析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与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进行全面的比较分析,从两首作品所表现出的音乐形象这一角度,剖析两首作品内在音乐风格和特点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当合上它时,我无数遍问自己,为什么美丽的东西都只是幻影?为什么爱情之间非得站着一个死亡?为什么那种痛会成为永恒?痛在回忆里一遍遍地倒腾,却又揉碎在寂静的琴声中,当耳旁响起《梁祝》,它是否丝丝拨弄着你的心弦?是否愀然带来了你那高贵的苦难?是否絮语呻吟着曾经的幸福?  相似文献   

8.
《第56号教室的奇迹》,常读常新.“教室”要创造奇迹,必须回归教育的自然与真实.通过反复阅读、提炼反思和实践研究,本文从“真爱”、“坚守”、“创新”三个方面来谈雷夫带给教育的启迪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在缤纷的色彩王国中,红色代表热情和奔放;在波澜壮阔的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红色象征着革命的风暴。俄国是现代革命的故乡,用红色来代表俄国的历史文化是再恰当不过了。  相似文献   

10.
巴金的<灭亡>是现代文坛不可多得的佳作.本文就这部长篇小说在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特殊环境中所产生的作用,特别是在艺术表现上的开拓性作了论述.同时,也就这部作品与"新写实主义"派的小说创作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11.
世界一流大学的标识——读《哈佛帝国》一书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一、一流大学是长期形成的,一般要经过几十年、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发展过程。而这中间,一所大学所具有的传统是非常重要的。二、一流大学必须有制度的保证。哈佛大学的成功就是仰仗这“铁打的规则”。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成为眼下中国教育界的一股热潮。有些学校制定了具体目标,如在10年或20年内,办成世界一流、国际知名的大学。什么是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志是什么?近来复旦大学宣传部长、经济系博士生导师朱国宏教授,将其留学哈佛大学一年,刚刚杀青的大著《哈佛帝国》一书赐予我,使我一口气读完此书,并想对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的问题谈上…  相似文献   

12.
一些现代学史书籍在谈到巴金前期剖作时,都提及樊赛蒂、萨柯一案对巴金创作《灭亡》的影响,但在陈述这件事时都有疏失之处.如唐安主编的《中国现代学史简编》。  相似文献   

13.
鲁东海 《文教资料》2012,(29):15-16
“全球化”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大课堂,作者再次阅读《帝国》一书之后,认为这有利于深刻理解大英帝国在推动全球化发展中的作用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代创造的优秀文化 ,是可以传之百世而不朽的 ,如仁义之德 ,礼让之风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等 ,在社会与家之间 ,都是无物可以代替的原则。而在实际行动中 ,则不免发生形存实亡的质变 ,在《孟子》中 ,这样的实例很容易看到。一、是乃仁术孟子游说齐宣王 ,说了下面一段话 :“君子之于禽兽也 ,见其生不忍见其死 ,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并说“是乃仁术”也。(《梁惠王》上 )仁 ,本来是就人的德性而言 ,孟子以“君子远庖厨”为“仁术” ,无形中已经失去了“仁”的本义。杀死禽兽而食其肉 ,是行动的必然结果 ,而为这种行动…  相似文献   

15.
萨尔曼.拉什迪的小说《午夜的孩子》描写了萨里姆家族几代人的生活历程,展现了独立后的印度在文化及宗教等方面的社会状态。拉什迪通过小说构建了一个东西方共存的社会。应用霍米巴巴的"第三空间"理论分析小说,可以看出小说中构建的多元化文化与宗教的第三空间。  相似文献   

16.
张莹莹  刘金芳 《小学生》2007,(11):19-19
读完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才知道,光明并不是每个人都看得到的,像书中的主人公海伦。凯勒,她原本有一双美丽的大眼睛,可在出生后的第十二个月,一场疾病不仅导致她双目失明,还夺走了她的听力。你知道吗?当时,她才是个一岁半的娃娃呀!从此,她就生活在了黑暗与无声的世界。但后来,她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女子哈佛大学,战胜了自己,成为了生活的强者。她在后记中写到:“如果给我三天光明,我会去看帮助过自己的人,去看大海,去欣赏那美丽的日出。”这些事都很平常,我们想看多久都行,但在她身上,却显得那么珍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18.
作为出生在阿尔及利亚的法国作家,加缪的创作中不可避免的会流露出一种根深蒂固的帝国意识,其小说《局外人》通过描写处于统治地位的欧裔白人与被言说、被殖民的阿拉伯人之间的文化冲突,在主人与局外人之间透漏出固有的帝国意识。  相似文献   

19.
【吴老师的话】一开篇,小作者就以精练的语句,道出了海伦·凯勒的不幸;接着引用贝多芬的名言,一位与不幸抗争的强者形象仿佛就在读者眼前。小作者详略得当地写清了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感想: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接着浓墨重彩地抒写了阅读后的感想。海伦·凯勒是“灯塔”,那份不屈服于命运的坚强,既照出了小作者的差距,又教会了她“珍惜与感恩”。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以来,鸦片战争研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学术视野的拓宽,研究工作的细密化,有关史料的挖掘和整理等都标志着对鸦片战争这一极为重要的历史时期的研究达到了新的高度。很多过去人们只是粗略论述的问题,成为新一代学者进一步研究的对象。例如,鸦片战争前后,清统治集团对西方世界的认识的实际情况究竟如何?这种认识和反应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