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向海 《今日科苑》2009,(11):182-182
民事诉讼证明,是指当事人与法院在民事诉讼程序中,依照法律规定运用证据确定案件事实与权利义务归属的诉讼活动。如果以不同的诉讼构成阶段来划分,包括审前准备程序中的证明与开庭审理中的证明。证据固定是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中证明活动的关键部分,也是民事诉讼准备程序中证明的结果,对当事人的权利保障和诉讼目的的实现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韩向海 《金秋科苑》2009,(11):182-182
民事诉讼证明,是指当事人与法院在民事诉讼程序中,依照法律规定运用证据确定案件事实与权利义务归属的诉讼活动。如果以不同的诉讼构成阶段来划分,包括审前准备程序中的证明与开庭审理中的证明。证据固定是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中证明活动的关键部分,也是民事诉讼准备程序中证明的结果,对当事人的权利保障和诉讼目的的实现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民事诉讼活动中举证责任分配的问题较为复杂,一般规则是"谁主张,谁举证",和特殊情况下的举证责任倒置,但在没有法律和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规则又无法确认举证责任承担的情形下,由法官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综合当事人的举证能力等因素,确定举证责任的承担,这称为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相似文献   

4.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在两岸的刑事诉讼法中都有规定。认真对比研究两岸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能够对完善我们大陆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有所参考和帮助。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诉讼范围等是重点,应当加以专门比较。  相似文献   

5.
应用博弈理论,引入诉讼成本和诉讼风险的概念,对于完善民事诉讼代理制度,促使当事人和解或调解成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处分权指当事人有权处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它的理论基础在于私法自治和程序公正。当前我国民事诉讼存在对于当事人处分权的不当限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深入,诉讼要求职权的淡出和处分权的强化。  相似文献   

7.
浅析医疗纠纷诉讼中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事诉讼是民事纠纷当事人采取的最常见的纠纷解决方式。从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司法解释颁布实施后,医疗侵权案件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制度。患方的举证义务非常容易,各地人民法院受理的医疗纠纷案件普遍上升。由于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对医疗纠纷的案由、证据、法律适用等问题存在诸多争议,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认识,导致判决结果不能令患者信服。医疗纠纷的民事诉讼涉及下述问题。一、案由原告在民事案件诉讼中如何选定对自己有利的案由非常重要。因为案由决定了法官在审理案件时所适用的法律,决定举证责任的分配,…  相似文献   

8.
举证责任倒置是对举证责任分担一般原则的例外和必要补充。在民事诉讼中实行举证责任倒置,是与民事实体法规定的无过错原则和过错推定原则相适应的,也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立法思想的必要体现。举证责任倒置,主要考虑举证的难易和是否有利于实现实体法的立法宗旨。举证责任倒置仅仅适用于几种特殊的侵权案件中,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应当在医疗纠纷案件,共同危险致人损害侵权案件中实行举证责任。本文论述了举证责任倒置制度的必要性和在我国的现状以及分析了我国民事诉讼证明责任制度的缺憾的基础上,论述了如何能提高和完善我国的民事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9.
民事诉讼质证制度是审判方式改革后法庭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保障当事人权益,维护诉讼公正,促进我国民事诉讼程序和证据制度走向科学化、民主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质证程序的建立和完善需要从质证的主体、内容、对象以及程序模式的选择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在民事诉讼活动中,诉讼活动需要由当事人来启动,裁判文书的拘束对象也必须是适格的当事人.但由于种种原因,起诉时所确定的当事人在后来的诉讼中可能发生变化,即当事人变更.通过这一讨论提出问题,欲就当前审判实践中当事人变更方面的司法理念进行研究,并进一步分析制定当事人变更规则时应当遵循的符合现代司法理念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的民事诉讼及行政诉讼中,“举证原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诉讼原则。 《民事诉讼法》第64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12月公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又进一步规定:“当事人封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封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专利权无效宣告与专利侵权诉讼采取分离模式的制度,在专利侵权诉讼中产生了现有技术抗辩制度,但是现有技术抗辩制度的适应并不能有效解决专利侵权民事诉讼效率低下以及当事人负担过重的问题,因而有必要在我国专利侵权诉讼中引入当然无效抗辩制度。  相似文献   

13.
在民事诉讼活动中,诉讼活动需要由当事人来启动,裁判文书的拘束对象也必须是适格的当事人。但由于种种原因,起诉时所确定的当事人在后来的诉讼中可能发生变化,即当事人变更。通过这一讨论提出问题,欲就当前审判实践中当事人变更方面的司法理念进行研究,并进一步分析制定当事人变更规则时应当遵循的符合现代司法理念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民事诉讼案件基数的迅猛上升,民事错案也出现得越发频繁。如何对错案当事人给予救济,让他们在购买正义的成本丢失后得到应有的补偿;本文就是以此为逻辑起点而展开,并给出了降低错案当事人诉讼成本的具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民事司法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实现程序经济,降低诉讼成本,减轻当事人负担。作为关系到民事司法改革进程的重要制度,诉讼费用制度的完善与变革已经被各国提上议程。本文就各国民事诉讼费用制度进行比较,以重新定位我国的民事诉讼费用制度。  相似文献   

16.
浅析执行和解所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礼奕 《中国科技信息》2007,(8):143-144,146
调解是指由第三者主持、对发生纠纷双方的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进行调停,排解疏导、促使纠纷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而解决纠纷的一种活动;民事审判中的调解是指诉讼双方当事人在法官的主持下互让互利就诉争达成一致协议的一种既解决纠纷又终结诉讼程序的行为,但在诉讼主义成为主流法律意识形态,“诉讼爆炸”问题凸显的今天,执行和解制度同样面临问题。可在实践中、由于民事诉讼立法在执行和解制度上存在的滞后现象以及执行人员对执行和解适用的忽视,这一制度未能发挥其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新修订的行政诉讼法以及最高法院行政诉讼证据若干规定等司法解释的相关内容,并联系司法实践中典型案件中如何分配举证责任,达到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的目的,确保行政诉讼的各方当事人一个公平公正的诉讼环境,为以后完善行政诉讼证据制度提供实践素材和建议参考。  相似文献   

18.
周文锋 《大众科技》2006,(6):167-168
文章阐述了群体性纠纷中,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人数众多,相关的民事诉讼模式较为特殊,典型的有四种.我国采用了代表人诉讼制度,在实践中存在障碍,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19.
何军 《百科知识》2024,(2):44-47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文中简称《民事诉讼法》)是调整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是人民法院和当事人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对比其他国家民事诉讼法典的文本,我们可以发现,在法律文本中规定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一大特点。《民事诉讼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保证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专利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倒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专利法第五十七条第二款明确规定了专利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倒置的条件。然而,笔者在专利侵权诉讼的实践中发现,很多当事人甚至包括部分法院对这一法律规定的理解都存在一定偏差,因此,笔者结合自身的专利侵权诉讼代理实践,就此提出对该项法律规定的理解,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