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我表露(self-disclosure)是心理学和人际交往领域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目前国内外网络情境中的自我表露研究集中在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交流(CMC)和面对面(FTF)交流中自我表露的差异、网络情境中的隐私与自我表露、上网动机与自我表露、媒体感知与自我表露、医疗咨询中的自我表露、网络中的亲密关系与自我表露等方面,深入和扩展这一研究领域以及完善研究方法和工具是今后的研究趋向。  相似文献   

2.
为了考察自我表露的内在结构,本研究从表露行为和表露主题两个方面入手,通过大学生自我表露行为问卷和大学生自我表露主题问卷调查了889名大学生的表露情况。结果表明,探索性因素分析显示自我表露行为包括流畅性、灵活性、情感性和宜人性等四个维度,自我表露的主题则有学习、两性、校园、比较、娱乐和消极等六个维度;验证性因素分析则说明模型拟合较好,问卷信度、效度均达到测量学要求。  相似文献   

3.
从现实自我表露到网络自我表露,心理学研究者在此领域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对于出生在网络高度普及化的当代青少年而言,网络不仅是他们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手段,也深深影响了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和人际交往状态,拓展了他们自我表露的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4.
了解大学生在网络中的自我表露特性对大学生的网络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问卷编制中开放式问卷调查对象为50名在校大学生,之后通过关键词频提取,维度的构建,编制成含有38个项目的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调查问卷。问卷初测对象为300名在校大学生。经过检验,自编的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问卷信效度良好,适合本次研究。  相似文献   

5.
苏炫 《浙江教育科学》2007,(4):43-44,46
具备隐蔽性、安全性特点的网络,能够激励学生自我表露的行为,避免了师生面对面交流时可能产生的尴尬或冲突。并且,随着学生自我表露的广度和深度的增加,师生间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和信任,从而推动了师生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自我表露问卷,考察了294名从初一到高二的中学生对不同对象自我表露的发展趋势及差异。结果发现:初一到高二的中学生对不同对象自我表露的发展趋势有所不同;中学男生对母亲、父亲的表露无显著差异,女生对母亲、父亲的表露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男女生对同性、异性朋友的表露差异都非常显著,对同性朋友的表露要多于对异性朋友的表露;不同对象对中学生自我表露的主效应显著,对不同对象表露的性别差异不显著,年级差异非常显著,性别与年级的交互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人际关系、自我表露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中学生人际关系、自我表露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以东莞市555名中学生为被试,用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人际关系、自我表露与网络成瘾相关密切;人际关系、网友自我表露行为以及同性自我表露行为是网络成瘾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8.
以某中学初一至高三六个年级的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借鉴国内外有关理论和研究经验,从自我表露内容、自我表露方式、自我表露功能认识三个维度进行研究,探讨中学生自我表露的特点及其现状。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生自我表露存在性别差异、年级差异。  相似文献   

9.
10.
自我表露在心理咨询中的价值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理论鼓励来访者自我表露,有关的咨询和治疗技术定位于促进来访者的自我表露;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自我表露被视为心理咨询的重要技巧和有效心理咨询员所必备的能力或品质,并影响来访者自我表露,最终决定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效果。该文在综述国内外关于自我表露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心理咨询工作实践,对心理咨询中自我表露的适宜性、来访者自我表露训练、咨询员自我表露能力或品质的培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自我表露是人们在生活中面对面交流时,自愿表达自己的主观信息的过程,是心理健康及人际和谐的重要指针。概念上主要存在两种争论,一是将自我表露视作稳定的人格特质,二是将其看做情景行为。前者强调表露的量,认为表露内容广、隐私即可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后者则认为除内容外,表露时所伴随的行为才是获得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最后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探讨自我表露的评价因素。  相似文献   

12.
自我决定理论(SDT)是解释锻炼行为的有效理论,而目标内容是SDT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采用心理测验法,以Sebire等人编制的GCEQ为基础,增加符合我国初中生实际情况的“成绩追求”维度,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六因素一阶和二阶的锻炼目标内容在我国初中生群体中的适应性问题,并进一步考察了锻炼目标内容各因素对锻炼行为的解释力,结果发现:六因素一阶和二阶的初中生锻炼目标内容是可以接受的分析结构;锻炼目标内容对初中生锻炼行为的解释力总体偏低,技能发展、成绩追求、内在目标与其它目标内容比较,对锻炼行为的解释力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3.
中外"自我表露"研究现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我表露"是人际交往当中重要的行为表现,是表达和衡量亲密关系的重要指标.有关"自我表露"方面较有代表性的心理学理论非常丰富,中外学者从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人际关系学等领域对"自我表露"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包括自我表露的相互性、朋友和恋人间的自我表露、自我表露的性别差异、表露创伤性经历等,目前中国学者的研究方向和成果与国外大致相同.另外,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对"自我表露"的影响成为研究的发展方向并受到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4.
高校心理咨询中,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来访者自我表露的激励机制,是提高高校心理咨询效果的重要策略之一。深刻认识来访者自我表露激励机制运行要素,高度重视来访者自我表露激励的准备工作,积极有效施行来访者自我表露激励行为,切实做好来访者自我表露激励的评估工作,是建立和完善来访者自我表露激励机制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15.
采用自我表露指数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0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探讨大学生自我表露、社会支持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1)大学生自我表露水平中等程度以上,女生均分高于男生,但是差异不显著。在文理科以及年级维度上的差异同样不显著。(2)大学生社会支持水平中等程度以上,女生均分低于男生,但是差异不显著。在文理科以及年级维度上的差异同样不显著。(3)大学生自我表露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4)社会支持中的三个因子中,大学生自我表露与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不相关,大学生自我表露与利用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鼓励彼此交流和了解,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也有助于在人际交往当中学习自我表露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自我表露能力是影响个体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因素之一。自我表露对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应对压力,促进人际关系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大学生的自我表露具有内容多维性,对象差异性,方式多样性等特点,自我表露研究对高校学生工作具有一定的启示性。  相似文献   

17.
初中生社会性学习目标的表现及对教师动机激发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团体访谈的形式对初中生的社会性学习目标进行调查,得出以下结论:(1)初中生在成就情境中,除了掌握目标和表现目标之外,还普遍存在社会性学习目标;(2)就社会性学习目标的表现而言,可归纳为社会连带目标、社会赞许目标、社会关系目标、社会贡献目标和社会地位目标五大类别;(3)社会性学习目标对学生的影响可能体现在学业成绩、情感体验、学习行为等方面;(4)不同类型社会性学习目标对个体而言的意义不同,对学生的影响也存在差异.研究结果为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及教学启示.  相似文献   

18.
19.
小风 《学生电脑》2007,(2):20-20
QQ的签名换来换去,发现还不如从前的那句好,但原来的那句经典签名怎么说来着?还是从QQ空间中找回以前的签名吧![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教师自我表露教学效果的跨文化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80名美国和509名中国师范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教师自我表露教学效果问卷》调查和比较中美师范生对教师自我表露教学效果的理解。结果表明,中美师范生认为教师自我表露有助于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师生之间的交流,对学生的学习具有积极的作用,并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课堂参与。在"师生关系与师生交流","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参与"三个维度上,美国师范生的得分均显著高于中国师范生。建议在我国教师教育和培训中,注意引导师范生的自我表露意识,建议教师使用积极的自我表露,尽量避免消极的自我表露,采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自我表露,并控制自我表露的时间和内容,意识自我表露的数量,真正发挥自我表露作为教学工具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