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丰顺县有着丰富而独特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将对本区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分析丰顺县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大好机遇,提出了丰顺旅游资源开发及其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丽水旅游开发主题与文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丽水市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主要地域脉有自然生态脉,人化脉和水景脉,综合当前旅游业发展趋势和地域脉特点等因素的研究,丽水市的旅游开发主题是“以瓯江为轴线,以生态旅游开发为重点,辅助开发特色主题公园”,努力创建丽水旅游的“生态、休闲、养生、科考”新形象。旅游开发时应遵循可持续发展观;重视开发前的规划;突出旅游地的化性;大力开发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加强旅游产品的包装宣传。  相似文献   

3.
湖南特色旅游资源丰富,对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有助于振兴地方经济.湖南在积极推出特色旅游精品的同时,在资源开发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文章在对湖南旅游资源特色,旅游产品特色和旅游市场特色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湖南特色旅游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对陕南特色农业资源旅游开发状况进行SWOT分析后认为,其优势为特色农业资源丰富;名优农产品众多,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发展较快;交通区位优势突出.劣势为特色农业资源旅游开发深度不够,产业关联效应不强;缺乏专业化的经营管理人才,旅游产业发展低端化;没有很好地挖掘乡村文化资源,缺乏对农业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创新.机遇在于政府政策支持的力度较大和陕南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挑战源于区域自然环境保护的制约和旅游产品同质化的恶性竞争.因此,陕南特色农业资源旅游开发宜采取主题差异的品牌化策略、资源整合的规模化策略、社区参与的原生态化策略和管理服务的规范化策略.  相似文献   

5.
内江中心城区旅游文化资源具有多样性和独特性,历史遗产资源丰富,革命文化资源深厚,民风民俗具有地方特色,旅游资源具有集中组合优势.但其开发存在三大问题:规划缺乏统一性和前瞻性,形象定位缺乏明确的方向性,同时,缺乏市场知名度.从开发物质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两个角度提出解决方案,构建"鱼刺"模型景观带.  相似文献   

6.
在进行旅游开发过程中,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若复制城市旅游开发方式,将导致其开发缺乏统筹规划和乡土特色,导致其开发丧失民族文化内涵和品牌形象,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异质性的价值将无法体现。以三江侗族自治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实地调查数据为依据,通过分析评价三江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在"点—轴系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三江侗族自治县民族文化旅游的三种开发模式,以期三江侗族自治县旅游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从"健康"和"欢乐"的旅游发展方向来研究广州花都梯面镇原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并针对梯面镇原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调查、挖掘与筛选,详细分析了梯面镇的景观资源和土地生态资源等特点,总结了梯面镇生态旅游资源的特色,提出了原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建议,这有利于梯面镇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湘江流域河流岛屿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江流域分布着众多的河流岛屿,每一个河流岛屿都是不可再生资源,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使得其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彰显地域特色的文化景观、保存完好的生态系统和丰富多样的旅游功能.对湘江河流岛屿进行旅游开发有利于保护其脆弱的生态环境和文物古迹、保障岛内外社区居民的利益和促进湘江流域的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湘江流域河流岛屿的旅游开发应以科学规划为先导、结合自身旅游资源禀赋和外部的市场需求、突出湖湘文化特色,并与其他旅游资源与景点进行联动开发.  相似文献   

9.
农业旅游资源的开发在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方面有重要作用,也是中国解决农村发展问题、促进农民就业及推进大扶贫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通过对安顺特色农业旅游资源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开发对策,以期对安顺特色农业旅游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通过本文的分析,也为安顺本地政府及企业的农业与旅游相结合的扶贫开发工作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世界旅游组织曾将"消除贫困"、"创造就业"和"社会和谐"作为世界旅游日的主题.以旅游发展带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农民的脱贫致富,是旅游业的一项重要的功能.本文以广东连南排瑶聚居地旅游扶贫开发为例,介绍了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提出了要突出特色,大力开发和利用连南瑶族旅游资源五项措施,论述了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应"以人为本",不但要因地制宜、突出民族特色,而且要保护环境做到可持续发展,阐释了旅游扶贫对连南瑶族山区旅游开发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杨春玲 《华章》2007,(12):6-7
本文在研究中,着重于一个"新"字,应用旅游系统工程的相关原理,结合旅游学、旅游经济学、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的部分知识,从新视角对广西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展开了进一步研究.本次研究主要结合广西的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从新的角度探讨了广西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策略、旅游资源开发与地方(城镇)旅游产业发展的同一性与关联性、旅游资源开发与经营的体制创新.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当前广西各级地方政府在开发旅游资源与推动旅游产业的过程中进一步开放思想、转变思路、研究对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江南古镇南浔旅游资源开发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浔是我国著名的六大江南古镇之一,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古镇人文历史悠久,建筑风格独特,水乡文化浓郁,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对南浔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要坚持开发与保护相协调,突出独特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等原则.在具体措施上,要制定完善可行的方案,开发具有特色的民俗旅游项目,设计具有特色的旅游线路,修缮和保护古建筑,处理好群众利益与古镇环境之间的关系,加大宣传力度,创出古镇品牌.  相似文献   

13.
重庆北部旅游资源种类丰富,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融,分布较为集中,品质优良,级别较高,特色旅游资源突出,旅游资源优势明显.但目前旅游开发程度较低,旅游资源"养在深闺人未识".应当遵循"统一规划,科学开发,求新、求异、求特"的旅游开发思路,促进重庆北部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14.
跨境旅游资源的原生态性较好,资源空间分布具有不连续性,所以拥有与众不同的竞争力.新一西区域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二者既有共性也具差异性,符合跨境旅游开发的条件.文章旨在研究如何在此地建立跨境旅游休闲型经济特区,设计具有差异性的特色线路,进行跨境旅游的合作开发,打造"一区跨两国"国内游与出境游,扩大旅游地范围,促进本地旅游业的发展,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旅游资源调查是旅游规划和开发的基础,并在很大程度决定了旅游开发的方向.四川平武县虎牙地区大部分属于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外围区和缓冲区.该区的旅游资源调查按<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国家标准进行,取得相应的成果.该区旅游环境存在以下问题:自然环境脆弱;经济落后;民族文化淡化:可进入性差等.旅游资源的总体特征是:数量较多,类型丰富;品质较优,特色明显;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差异较大.具有较大的生态旅游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6.
旅游业迅速发展和激烈竞争态势使区域旅游空间整合关系研究成为国内外的旅游资源开发研究重点.皖西大别山区域具有丰富的"红、绿、古"色旅游资源,但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方式单一、缺少多类型空间整合、主题特色定位不明确、深度挖掘不够等问题.皖西大别山应该立足于区域"三色"旅游资源的主题特色,坚持以组建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网络体系、优化组合周边地区备类型旅游资源、挖掘文化内涵、研究创意性旅游项目等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策略,以促进区域旅游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关于对成都市“健康绿道”体育休闲旅游开发研究的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文献研究、专家访谈与调查法,分析成都"健康绿道"体育休闲旅游开发的优势与特色。成都"健康绿道"体育休闲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地理区位条件优越,自然生态环境较好。提出了全面开发成都"健康绿道"体育休闲旅游资源,广泛性进行宣传,针对性地进行产业开发,科学地构建成都"健康绿道"体育休闲旅游发展配套体系,加快培养成都"健康绿道"体育休闲旅游专业人才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第二十七条旅游资源开发保护 (一)基本目标 根据"四川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01-2010)及"马边县域规划"要求,通过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实现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有效保护,以及马边特色文化的保存与保护,推进马边生态产业及文化产业的发展,精神文明有更大进步,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相似文献   

19.
桂西北民族饮食文化资源丰富,特色鲜明,是珍贵的人文旅游资源。但是,目前饮食文化资源旅游开发存在缺少地方特色、文化开发和参与性不强、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需挖掘内涵、突出特色,开发饮食参与体验性旅游,加强宣传以及与医疗旅游相结合、开发医疗保健民族饮食产品,以实现旅游业与饮食文化的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一带一路"新战略构想中,宁夏作为我国唯一的省级回族自治区,兼有民族和地域两者相融的特色文化旅游资源是宁夏创新发展文化旅游一块坚实的奠基石.同时,根据"十三五"时期所确定的发展目标,发展宁夏特色文化旅游,需要我们树立创新的发展理念.本文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独特的地理特征,文化风俗,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对"十三五"时期宁夏回族自治区特色文化旅游业进行进一步研究,不断推动自治区回族特色文化旅游业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