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在青少年中的普及,忧虑的家长越来越多。然而,中国社科院媒介传播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一项调查表明,上网对大部分孩子来说是有好处的,并不影响学习,而且青少年网民比非网民与家长交流更多,拥有更多的朋友,社会参与愿望更强烈。这项调查的主持者卜卫研究员称,甚至可以这样说,对于大部分上网的青少年来说,上网利大于弊。“并不是像人们以为的那样,只要一上网或者上网时间长就会影响学习。”卜卫说。调查数据显示,学习成绩分别属于中下等、中等、中上等和上等的青少年中,网民所占比例相差不大,成绩上等的青少年中2/3上网,…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提出2006年8月10日《钱江晚报“》每日新闻·连线”报道:16岁的学生因痴迷游戏从三好生变成了小偷。而同一天的《都市快报》第5版上也刊登了这样一条消息:浙大郑重提醒大一新生别带电脑来学校,担心的是新生沉迷网络;上学年浙大因此退学近70人。根据调查,绝大部分高一学生的主要上网活动为聊天、玩游戏。只要上网搜索“青少年上网调查”,就可以搜索到各类或各地区的调查结果。网络上的数据充分表明,青少年已经成为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在促进青少年快速成长发展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其中网瘾问题己引起社会各界的高…  相似文献   

3.
即时     
《中国德育》2016,(4):4
澳大利亚青少年非常依赖互联网根据一项最新调查,澳大利亚14岁至17岁的青少年非常依赖互联网,他们利用互联网学习、娱乐、和朋友联系,没有网络,他们感到将无法生存。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大部分业余时间都在上网,83%的青少年一天至少上网三次,女孩上网的次数比男孩多。报告称,青少年上网时间的增加主要是由于  相似文献   

4.
大众传媒:青少年面对的“双刃剑” 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普及与盛行,接触媒介成为当代青少年自由时间的主要活动内容。相关调查显示,自由时间经常从事与大众传媒有关的活动的(看电视、阅读书刊杂志、玩电脑、听广播等)青少年的比例高达75.2%,青少年网民占了网民总数的82.1%,北京、广州等地中小学生上网比例高达81.3%。这些数据表明,当代青少年媒介接触行为非常频繁,传播媒介对青少年的社会学习和社会教育的影响不容忽视,有学者甚至认为,目前青少年对于社会的基本认识,对游戏规则的把握,甚至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90%以上的影响是来自传播  相似文献   

5.
据2007年7月1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调查显示,国内青少年学生网民已经接近6000万,在网民总数中占1/3强(36.7%),每周平均上网时长为11.6小时,其中每周上  相似文献   

6.
易建 《教学与管理》2002,(12):20-21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近公布的一项统计报告显示,18岁以下的网民占了我国上网总人数的15.1%,而对网民职业分布的调查中,“学生”的比例占到了23%,是所有职业中人数最多的。诚然,网络的发展一方面为青少年学生学习、交流及娱乐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平台,但另一方面,上网的学生心理和生理都处于发育高峰期,他们敏感而脆弱,往往用幻想代替现实,而网络的虚拟性正迎合了他们的这种需要。  相似文献   

7.
据2007年7月1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调查显示,国内青少年学生网民已经接近6000万,在网民总数中占1/3强(36.7%),每周平均上网时长为11.6小时,其中每周上网超过20小时的学生占总人数的16.6%,超过40小时的占5.9%。此外数据还表明:青少年学生网民对互联网娱乐功能的兴趣远远超过其他功能。  相似文献   

8.
解决网瘾问题需"对症下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暑期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的13.2%;在非网瘾群体中约13%的网民有网瘾倾向。而以往研究显示,我国青少年中约有10%-15%的网民上网成瘾。例如,有报道称,“总体而言我国上网人群中大约有6%的网瘾用户,而在青少年中这个数字更高达14%”。另外,民盟北京市委的一项抽样调查也显示,“北京市中学生中网络成瘾者比例达14.8%”。上述数字表明,随着微型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渗透率上升,上网成瘾也逐渐成了一个必须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快速发展给人类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步入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上网”已成为一种时尚。而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青少年占了很大比例,并且还在逐步增多“,上网”已经成为青少年的“新宠”,面对不可抵挡的青少年“上网热”,结合笔者所在学校网民群体的实际状况,呼吁稚嫩的心灵——孩子请不要过度迷恋网络。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1、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事业的推动,而现代社会中除了传统教育模式外,又多了许多教学模式,如“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便捷性,内容的多样性和广泛性,使得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通过网络…  相似文献   

10.
窦愈 《中学教学参考》2010,(36):119-120
上网、抽烟、谈恋爱是中学生的三大顽疾。上网更是触目惊心,它严重地摧残了青少年尤其是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新华社电发布的2009年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被调查的中学生上网现象普遍,比例高达85.3%,每天都上网的占总人数的13.0%。据新华社电最新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中国网民总数已达3.76亿,位居世界第一,青少年约占网民总量的三分之一。又据《中国青少年网络数据报告》显示,在青少年网民中,网络成瘾者占十分之一。  相似文献   

11.
宫克 《辽宁教育》2002,(10):32-32
一、青少年上网的消极影响随着电脑的普及,不少家长抱着让孩子接触网络增长知识的心理,鼓励孩子上网,但不久就发现孩子沉迷在网络聊天和五花八门的网上互动游戏中,还有的孩子在网络上结交异性朋友,甚至发展为网恋,严重地影响了学习和身心健康。由此说明,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不可忽视。二、网上问题的心理分析1.与人交流的愿望常使网民误入“陷阱”很多人都非常希望与人交往,渴望倾诉自己的苦闷、烦恼,但现实中往往需要人们表现为“人前逞英雄,人后流眼泪”,心理上内伤甚重,渴望得到心灵的抚慰。而网络聊天室的虚拟性恰好满足了…  相似文献   

12.
网络几乎成了当今信息时代的代名词。在电脑日益走进我们家庭的同时,网民的数量正在呈几何级数地膨胀。网民中的年轻一族被称为“新新人类”,而在这一群体中,越来越多的低龄学生开始加入。在这些青少年中,他们的上网行为和习惯究竟是怎样的呢?他们上网的目的主要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3.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近公布的一项统计报告显示,18岁以下的网民占了我国上网总人数的15.1%,而对网民职业分布的调查中,“学生”的比例占到了23%,是所有职业中人数最多的。诚然,网络的发展一方面为青少年学生学习、交流及娱乐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平台,但另一方面,上网的学生心理和生理都处于发育高峰期,他们敏感而脆弱,往往用幻想代替现实,而网络的虚拟性正迎合了他们的这种需要。电脑网络的吸引力可表现为三点:①信息的丰富性。互联网庞大的信息量为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信息冲击,信息的来源大到世界各…  相似文献   

14.
今天我们已步入了网络社会,而青少年学生是网络社会的主体,是网络信息时代的弄潮儿。研究发现,青少年学生对网络一“网”情深。网络虽然向社会展现了其众多绚丽之处,促使人们的全球意识、效率观念、信息知识、平等观念增长,令人备感惊喜,但不少青少年学生网民则不能让人高枕无忧。据有关调查显示:63%的“网虫”因网而吸烟,42%存在人际关系危机,55%每周上网5小时以上,97%网龄一年以上,82%上网聊天或打游戏,17%浏览黄色网站,48%与网友约会或见面,15%曾与网友发生性关系,还有网络垃圾、网络心理障碍、高科技犯罪等负面效应等等。这些青少年学生网络问题,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一、青少年学生的网络症的主要表现1、认知上重口味轻营养,有悖于真知的内化。青少年学生在网络中重视快、新、奇的品位。鼠标轻点之间,就能立刻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中找到自己所需的内容丰富新鲜、传播迅速  相似文献   

15.
“我女儿今年上小学三年级,她从今年开始迷上了网络游戏,影响了学习成绩。我们做家长的非常苦恼!面对她直线下降的成绩,我们想把她送到寄宿制学校去读书,不知道此法可以克服她对网络的迷恋吗?有没有其他的好办法让她既可以上网却又不迷网?”根据我们对3870位中小学生家长的调查,68.6%的家长“非常赞同”或“赞同”孩子上网,但60.5%的家长对孩子上网表示“非常担心”或“有点担心”。可见,大多数家长并不反对子女上网,只是担心孩子沉溺于网络游戏和网上聊天。要预防孩子的网络沉溺行为,家长要做到以下“五要”。1.要以身作则。在上网时间、上…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网络心理及其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究竟有多少网民,不同的调查所得的数据不同,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青少年是上网的主力军,网络对青少年的吸引力正在迅速增强,青少年在网上所花的时间越来越多。可以预见,网络与青少年的生活将会越来越密切,并对他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造成深远的影响。一、青少年的网络作为青少年在网上所做的事情多种多样,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查寻资料: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在网络上搜索各种材料,包括文献论文、程序软件、新闻时事、娱乐信息、市场行情、招聘信息、黄色图片等。网上交往:通过网络通讯的各种途径,与其他上网者联系交流。追…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我在一家报纸上看到这么一项触目惊心的少年儿童心理调查。调查显示:中国78%的孩子感到不开心。原因有多种多样,其中包括作业多、不让看电视、不准上网、愿望难实现、被迫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等等。不难看出,造成孩子不快乐的“罪魁祸首”,大多是家长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孩子们不快乐,有63%的孩子不愿求助于父母,因为他们认  相似文献   

18.
据统计,目前全国的网民约有7500多万,有34.2%的网民是通过网吧上网的.其中,22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占网民总数的78.6%,在这些青少年网民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校的中学生.根据笔者对几所中学的上网学生的调查,约有72%的人上网玩游戏,14%的人上网聊天,8%的人上  相似文献   

19.
唐娟华 《当代教育科学》2007,(5):104-104,108
北京某区曾针对3000多名中学生的心理状况作了抽样调查,显示,目前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让人担忧,只有不到5%的孩子表示喜欢自己的父母,近七成中学生表示“反感父母”或“极度反感父母”。还有一项专家的调查。表明我国中小学生蔑视父母权威的现象比较普遍,有70%以上中小学生的父母认为与孩子沟通有困难。一些孩子认为自己的父母至今仍然不会上网、使用QQ,而且看不懂“海选”。“PK”。个别孩子还说他们的父母“太老土了,我和同学聊天的时候他们压根儿就听不懂。”认为自己的父母特别符合青少年问流行的“蛋白靥”娄型一“傻蛋+白痴+神绎质”.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也影响着当代青少年的生活。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作为社会主体的青少年站在了最前沿,成为这一技术的创新者、传播者和受益者,成为“网民”的主体人群。青少年上网状况一直为全社会所关注,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6年7月1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在我国12300多万网民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