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成果转化是推进企业科技进步的主要手段,它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相关部门的共同推进。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在转化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认识观念、产品开发、技术引进、人才培育、投资融资、资源共享和信息应用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今年,中央作出了实施西部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西部与东部的差距虽然突出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但是最本质的差距是知识差距、科技差距。因此,中央明确指出,要把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作为西部开发的重要条  相似文献   

3.
科技成果转化的本质是技术创新,但并非所有的科技成果都能转化。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必须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重点是政策法律环境、制度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营造"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培养大批敢于冒险、具有远见卓识的风险投资家和企业家。论述了科技成果转化时要注重技术整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4.
<正> (续) (七)技术市场模式: 实行技术合同制,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按照“放开、搞活、扶植、引导”的方针,大力开拓和发展技术市场,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不仅引入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和约束机制,促进了科学技术成果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且推动我国商品市场、服务市场、资金市场、人才市场和产权市场的发育和发展。1987年6月,我国制定了《技术合同法》,使科  相似文献   

5.
科技成果转化不畅问题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是转化经济增长方式的依托。本文分析了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不畅的原因 ,并结合我国政治经济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从制度上和体制上解决这一问题的若干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试文分析了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几条措施。  相似文献   

7.
8.
对我国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所处地位判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地位,是决定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关键因素。本文根据衡量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地位指标,对我国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地位进行判断,得出我国企业正处在非主体向主体地位转变的过渡期的结论,并提出加快这一转变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在研究我国通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理论和实践成果,创新我国通信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提高通信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以实现科技兴国。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966家不同类型农业科技创新主体进行问卷调研,对其在获专利授权数、带动农户能力、产品销售收入三个方面进行绩效评价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相对于其他创新主体,企业所获专利授权数明显高于其他创新主体的获专利授权数,非国有企业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而事业型研究单位和国有企业虽然具有较强的农户带动能力,但其盈利能力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1.
12.
王茂生 《青海科技》1999,6(2):6-7,12
探讨了科技成果转化与企业技术进步的主要障碍,提出如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的途径及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以2009—2017年中国涉农企业为样本,在测算涉农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对涉农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研究发现:(1)自主创新与涉农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且2012年实施的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对涉农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技术引进与涉农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呈现非线性影响,存在以自主创新为门槛的倒“U”型门槛效应;(3)在涉农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中,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呈现互补效应,且互补效应在2012年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实施后变得更为显著;(4)国有涉农企业自主创新倒“U”的转折点大于非国有涉农企业自主创新倒“U”的转折点,能享受更多自主创新带来的红利,但国有企业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互补效应不显著;(5)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农企业自主创新倒“U”的转折点小于传统行业涉农企业自主创新倒“U”的转折点,自主创新为其带来的红利期较短,同时单纯技术引进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农企业会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建设区域创新系统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兴吾 《软科学》2004,18(2):8-11
文章阐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范式转变,提出建设区域创新系统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16.
<正> 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模式是指一切有利于科技经济一体化、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的有效方式。通常包括高新技术园区模式,科技型企业模式和产学研结合模式。对某一地区、部门、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而言,可以采取某一模式,但更多的是多种模式的匹配与组合。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