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要有一颗红亮的心”———我们把语文教育家于漪先生日前所说的这句话作为本次大赛的主题,而共同弘扬这一主题的,则将是我们每个执笔参赛的初中、高中的同学。“世界上最浩瀚的是海洋,比海洋更浩瀚的是天空,比天空更浩瀚的是人的心灵。”如果一个人的心灵充满美好的感情,或真诚善良,积极向上;或助人为乐,尊老爱幼;或坚持真理和正义,抵制贪婪和奸邪;或热爱祖国和家乡,热爱民族文化;或正确对待国际交往,妥善处理流行时尚……这样的人,用我们中国人的形象化说法,就是具有“一颗红亮的心”。有了这样一颗心,他的精神世界就会丰富而充实,比海洋…  相似文献   

2.
一、树立“人格本位”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心灵自我塑造的能力人格本位教育理念认为,道德教育的价值不在于任何外在的结果,而只在于个人心灵的自我塑造,人的心灵世界是一个独立世界,必有自己的精神起点,道德教育作为精神生活的重要形式,必须以心灵陶冶作为教育的起点。“人格本位”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在教育中,不能仅满足于传授专业知识、技能,而要塑造优秀人格、呼唤心灵、“铸造灵魂”、开  相似文献   

3.
微笑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美丽彩桥,微笑是激励性评价的金钥匙。每天以微笑迎接学生,不摆架子,更不训斥学生,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正如前苏联的教育家所说:“照亮学校的不是升学率,而是圣洁的师道精神,是一种对孩子的博大的爱。”是啊,身为教师的我们应该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4.
要有一颗红亮的心“要有一颗红亮的心”———我们把语文教育家于漪先生日前所说的这句话作为本次大赛的主题,而共同弘扬这一主题的,则将是我们每个执笔参赛的初中、高中的同学。“世界上最浩瀚的是海洋,比海洋更浩瀚的是天空,比天空更浩瀚的是人的心灵。”如果一个人的心灵充满美好的感情,或真诚善良,积极向上;或助人为乐,尊老爱幼;或坚持真理和正义,抵制贪婪和奸邪;或热爱祖国和家乡,热爱民族文化;或正确对待国际交往,妥善处理流行时尚……这样的人,用我们中国人的形象化说法,就是具有“一颗红亮的心”。有了这样一颗心,他的精神世界就会…  相似文献   

5.
一、人格塑造策略。 从语言发展的历史看,“语言是人类文化心理结构的外化,是人类的生命之声、心灵之声。”“语言和人的生命、生存、生活是同步的。”语言世界的拓展会促进精神世界的延伸,精神世界的提高会促进语言世界的发展。语感能力培养之所以要注重人格构建和塑造,并视其为核心本质乃至最高层次意义上的语文能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语言本身就是人的生命意志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鲁迅作为现代一个伟大的作家 ,他的精神世界是复杂的 ,这表现在他一方面主张“拿来主义”和坚决批判传统 ,另一方面又自觉不自觉地在一些方面信奉着文化传统 ,他的精神至上观与儒家文化之间的本质联系就体现出民族传统在他的文化心理上深刻积淀。“心学”是儒家传统的灵魂之一 ,它的核心意义就在于把“人心”视为人格实现和历史秩序的主宰功能 ,鲁迅的“弃医从文” ,提倡个性 ,张扬科学精神 ,以及他毕生为之奋斗的思想启蒙事业 ,共同体现着一个思想模式 ,即人的精神世界的转变是社会历史变革的根本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鲁迅的精神至上观  相似文献   

7.
何谓意义?“意义”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事物所包含的思想和道理,包括内容、价值等方面的含义。在哲学中,意义是“客体对主体精神活动的一种指向”。什么是意义世界?意义世界是一个“人”的世界,是一个“文化”的世界,也是一个价值理念的世界。对人的生存意义的探询和追问一直是哲学的核心话题。正如哲学家赫舍尔所说,人的存在总是牵涉到意义,“他可能创造意义,也可能破坏意义,但他不能脱离意义而生存”。  相似文献   

8.
习作是主体由内而外的倾吐、创造,是个体生命以大千世界为观照对象,经由心灵世界的自我观照(内觉),从而得以发现并独创的“精神”产品的制作。写作的目的在于解放人、解放人的精神和心灵;把写作主体潜在着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鲜活的强悍的“生命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所以,写作主体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9.
康德说:“在这个世界上,惟有两样东西深深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一是我们头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也曾经讲过:“人的美并不在于外貌、衣服和发型。而在于他的本身,在于他的心,要是人没有内心的美,我们常常会厌恶他漂亮的外表。”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把人的仪表称为“文”。把人内在的精神称为“质”。他所说的  相似文献   

10.
鲁迅作为现代一个伟大的作家,他的精神世界是复杂的,这表现在他一方面主张“拿来主义”和坚决批判传统.另一方面又自觉不自觉地在一些方面信奉着文化传统,他的精神至上观与儒家文化之间的本质联系就体现出民族传统在他的文化心理上深刻积淀。“心学”是儒家传统的灵魂之一。它的核心意义就在于把“人心”视为人格实现和历史秩序的主宰功能,鲁迅的“弃医从文”。提倡个性,张扬科学精神。以及他毕生为之奋斗的思想启蒙事业,共同体现着一个思想模式,即人的精神世界的转变是社会历史变革的根本,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鲁迅的精神至上观。  相似文献   

11.
数学是文化领域的精髓部分,因为它是人类对世界空间形式,数量、逻辑关系认识的思想结晶。有学者说文化就是“使(人)人化”(即以文教化),那么,我们所说数学文化,不就是“使(人)数学人化”吗?也就是使受教育者首先是个有思想、有方法的灵动的人,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形成认识,获得技能。脱离文化内涵的数学课堂,是没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理解真好     
理解是人与人心灵的桥梁,理解是人与人心灵沟通的纽带,理解是人与人心灵的默契,理解是人与人之间的合力,正如古人所说的“人心齐, 泰山移”。  相似文献   

13.
最近,知心姐姐卢勤撰呐喊道:“孩子们的心灵世界是需要滋养的,但他们的精神食粮却是那样的匮乏。”影视是一部无字之书,是一座巨大的资源宝库。问卷调查表明,影视已成为当今学生课余生活的首选,它正发挥着艺术的审美、心智的陶冶、精神的升华等育人的效应。一部好的影视能够影响人的一生。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电影,作为一种对人类精神幼年时期的教育方法,是无与伦比的。”鉴于此,我们着手进行了影视化课程的开发。以此来滋养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14.
叶利萍 《教育》2008,(5):56-56
现代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高度关注人的生命发展的新时代,作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语文课,需要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获取,还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正如钱理群教授所说的,“语文教育应该给孩子以梦”,让学生成为拥有丰富精神世界与创造力量的人。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义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是三者之间的心灵沟通,  相似文献   

15.
杨辉 《文学教育(上)》2011,(22):142-143
巴金老人说“文学的目的就是使人变得更加美好,文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唤起人对未知世界的一种向往,一种想象力,一种浪漫精神,给人以精神的底子。”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任务是:让学生感受理解贤哲思想情感,以优秀文化传统滋养其心灵发育,初步形成其有民族文化印记和丰富宽广情怀的精神世界,进而成长为明事理、懂人文,具有一定文化底蕴和文明素养的民族人、社会人。基于文学教育的这种魅力和功用,我认为中学语文苏教  相似文献   

16.
文化是“人化”与“化人”。文化价值的主要功能是表达心灵境界和精神价值的追求,反映生命的时代本质特性和走向未来之境的可能性。当代文化艺术的定位是对传统文化精神的审视和选择的一种深化,在文化选择中不断提高选择主体—现代人的文化素质。文化之根系乎人,文化目的则是为了人—人自身的价值重建。作为文化精神核心的艺术,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文化是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崭新的课堂教学文化,它关注的是人的“精神世界”、“情感世界”、“体验世界”和“价值世界”,注重课堂的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为此,语文课堂教学应让课堂充盈文化精神,显示文化物质,发挥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8.
一、人格塑造策略。从语言发展的历史看,“语言是人类文化心理结构的外化,是人类的生命之声、心灵之声。”“语言和人的生命、生存、生活是同步的。”语言世界的拓展会促进精神世界的延伸,精神世界的提高会促进语言世界的发展。语感能力培养之所以要注重人格构建和塑造,并视其为核心本质乃至最高层次意义上的语文能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语言本身就是人的生命意志的体现。纵观古今,大凡传世的名篇佳作,其光耀之处,首先就  相似文献   

19.
按着《论传统》一书的作者E·希尔斯所说的 ,一种传统必须是经历了三代以上的习俗和文化 ,他也说传统是深藏于人内心的类似于人类学意义的感情。对于这样一种东西 ,我们怎么才能来谈“新传统”和“创造传统”呢 ?其实 ,与其说“传统”是儒道精神 ,还不如说“传统”是我们今天活生生的中国人当下的现代经验 ,所以实际上中国新传统的创造早已开始了──它始于一个中国历史和社会的断裂性的事件 ,鸦片战争。这使得中国的现代经验区别于西方 ,也就是说 ,现代中国人必然要在自己的本土和心灵中升发出一种完全异类的东西 ,这就是我所说的“新传统…  相似文献   

20.
张丽 《现代语文》2010,(11):44-45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能沟通人与人的心灵,使人得以与高尚的心灵对话;阅读能发展思维和智慧,接受美的陶冶,丰富精神世界;阅读能发展人的语言、感受、理解、欣赏等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