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依据2008年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及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数据,采用国家林业局发布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中规定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方法,对丰林自然保护区红松针阔叶混交林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净化大气环境、固碳释氧等四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实物量和价值量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丰林自然保护区红松针阔叶混交林森林生态系统丰林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59859.7万元/a,单位面积服务功能价值量9.56万元/hm^2·a。其中保育土壤功能价值量96524.6万元/a,占总价值量的60.38%;固碳释氧功能价值量28111.6万元/a,占总价值量的17.59%;涵养水源功能价值量27968.3万元/a,占总价值量的17.59%;净化大气环境功能价值量7255.2万元/a,占总价值量的4.53%。各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大小排序为:保育土壤功能价值〉固碳释氧功能价值〉涵养水源功能价值〉净化大气环境功能价值。不同林分的服务功能价值的大小排序为:红松林〉其它针叶林〉阔叶林。  相似文献   

2.
庐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胡海胜 《资源科学》2007,29(5):28-36
森林生态系统具有多种重要的生态功能,分析与评价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已成为当前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研究的前沿课题。根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计算方法,估算了庐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7项服务价值总量为26.1086×108元/年。庐山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直接经济价值和间接经济价值分别为16.1605×108元/年和9.9481×108元/年,直接经济价值是间接经济价值的1.62倍。在森林生态系统各项服务功能价值的贡献之中,其大小顺序依次为:森林游憩>固CO2释O2>土壤保持>净化空气>涵养水源>林果产品>保护生物多样性。森林游憩价值以16.0838×108元/年稳居第1位,占总价值的61.60%;其次为固CO2释O2的价值,占总价值的32.91%,两项合计占到95.51%。庐山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在价值构成上异于全国一般规律的原因,主要在于庐山自然保护区高度发达的旅游产业和小规模的林业生产活动等。森林生态系统价值评估有助于人们对于森林生态系统价值的认识,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推进。  相似文献   

3.
乌梁素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估   总被引:36,自引:3,他引:36  
干旱半干旱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区域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在大量详实的基础数据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之上,综合运用生态学、经济学方法对内蒙古乌梁素海建立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价的框架和方法.将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为具有直接使用价值的生产产品功能和具有间接使用价值的生命支持系统功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直接使用价值(包括提供生态系统产品功能、休闲娱乐功能)约为0.45×108元,主要是芦苇资源的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包括水资源调节功能、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功能、水质净化功能、大气调节功能、文化科学功能)为6.68×08元,间接价值远远大于直接价值,其中大气调节功能是价值量最高的服务功能.水量短缺和富营养化是影响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发挥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稻鸭共作系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估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采用生态经济学的方法,对稻鸭共作稻田系统的农产品生产、大气调节、涵蓄水分、土壤有机质积累与营养元素保持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估算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稻鸭共作系统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量为18104.82元/hm2,比常规稻作系统高15.64%左右。其中,稻鸭共作系统物质生产的功能价值为6720元/hm2,所占比例为37.12%;环境调节功能价值量为11384.82元/hm2,主要表现为调节大气、土壤养分积累与营养元素保持,两者对环境调节功能价值的贡献率可达77.48%。而常规稻作系统的环境调节功能主要表现为调节大气,单项所占的比例为65.34%。稻鸭共作与常规稻作系统涵蓄水分功能的价值对环境调节总功能价值量的贡献率相差不大,分别为14.16%和17.60%。稻田养鸭兼顾了控制农田生态系统的温室效应、维持和保育土壤肥力等,更有利于稻田系统各项生态服务功能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5.
辽宁近海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测评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张华  康旭  王利  伏捷 《资源科学》2010,32(1):177-183
参照千年生态系统评估的生态系统服务分类体系,以及生态系统服务类别间的相互作用,将辽宁近海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归纳为资源供给、环境调节和人文社会三大类共10项,并采用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辽宁近海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测评。结果表明:①2007年辽宁近海海洋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710.35×108元,相当于2007年辽宁省GDP的6.44%。平均单位面积海域的生态服务价值为203.02×104元/km2;②在辽宁近海海洋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中,资源供给服务、环境调节服务、人文社会服务价值分别占33.18%、15.04%和51.78%。从所评价的10项海域生态服务的价值量大小看,依次为旅游娱乐价值食品供给价值水质净化调节价值空气质量调节价值干扰调节价值气体调节价值科研文化价值基因资源供给价值有害生物与疾病的生物调节与控制价值原材料供给价值。  相似文献   

6.
杨怀宇  李晟  杨正勇 《资源科学》2011,33(3):575-58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对于研究人员、政策制定者和公众都有重大意义。但对于水产养殖系统而言,大多关注其食物供给价值,而忽视了其他生态系统服务。本文采用市场价值法、有效成本法、旅行成本法和条件价值评估法分别评估池塘常规鱼类养殖生态系统的食物供给价值、碳固定价值、释放氧气价值、调节气温价值、娱乐休憩价值和文化服务价值(存在价值)。结果表明,常规鱼类池塘养殖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每年47.50万元/hm2,其中食物供给价值占7.2%,碳固定价值占5.4%,释放氧气价值0.7%,气温调节价值占38.4%,娱乐休憩价值占43.2%,文化服务价值占5.2%。池塘养殖生态系统的非市场价值部分远超养殖水产品市场价值,表明池塘养殖的生态服务价值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不可忽视。分析表明,由于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范式的不统一,评估方法的局限性以及水产养殖生态系统中人类影响的复杂性,该研究还有待继续深入。  相似文献   

7.
黔桂喀斯特山地主要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黔桂喀斯特山地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是生态系统恢复、生态功能区划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重大战略需求。本文在降水贮存量法、修正土壤流失方程RUSLE、植被固碳释氧等方法基础上,基于实际径流小区实验数据,修正或引入径流系数、降雨侵蚀力、石漠化因子、岩石风化固碳等参数模型,定量评估1990-2015年包括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固碳释氧等3项主要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固碳量和释氧量的总量为630.15亿m~3/a、189.02亿t/a、6187.49万t/a和16 002.18万t/a;单位量分别为2943.43 m~3/(hm~2·a)、885.18t/(hm~2·a)、2.89t/(hm~2·a)和7.47t/(hm~2·a);(2)水源涵养功能以低、较低等级为主,分别占总面积的33.72%和20.55%;土壤保持能力以低、较低和极高等级为主,分别占总面积的24.90%、20.90%和21.44%;固碳释氧功能等级以较低、中等和较高等级为主,分别占总面积的35.47%、29.83%和21.49%;(3)林地对生态系统服务的贡献最大,其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固碳释氧生态系统服务分别是耕地和草地的1.85与2.55倍,1.70与1.03倍,1.16与1.09倍;(4)1990-2015年,黔桂喀斯特山地水源涵养量、土壤保持量和固碳释氧均呈现增加趋势:对比1990-2000年和2000-2015年两个时段,前一时段水源涵养量和土壤保持量均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分别为6.25%和3.45%;后一时段水源涵养量、土壤保持量、固碳量和释氧量均呈增加趋势,增加幅度在2.65%~7.49%之间。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遥感调查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资源经济学、生态经济学方法,针对北京大都市的特点建立北京湿地分类体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2009年北京市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2009年北京市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为2137.31亿元,其中经济功能价值为33.99亿元,占总价值的1.59%;社会功能价值为1340.94亿元,占总价值的62.74%;生态功能价值为762.38亿元,占总价值的35.67%,反映了北京湿地生态系统在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多功能服务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为北京市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恢复和重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国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生态系统服务有着极高甚至无法计量的价值,与人类福祉关系及其密切。充分评价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现已成为生态系统资产化管理、生态补偿、生态服务有偿使用等政策执行的迫切需求。本文基于扩展的劳动价值论原理,主要采用单位面积生态系统价值当量因子的方法,对中国生态系统提供的11种生态服务类型价值进行核算,研究表明:①中国各种生态系统年提供总服务价值量为38.10万亿元。就生态系统而言,森林提供的总服务价值最高,占总价值的46.00%;其次是水域和草地,分别占总价值的21.16%和19.68%;②就生态系统服务类别而言,调节功能服务价值最高,占71.31%,支持服务占19.01%,供给服务占5.87%;文化服务占3.81%;③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年内随生长季节变化,中国生态系统在5-9月期间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较高,而在11-2月期间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较低;④生态系统服务单位面积价值最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方和东北地区,在总体趋势上从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⑤对中国不同地区人均生态服务价值和人均GDP进行对比发现,2010年中国人均生态价值量为2.84万元,人均GDP为2.99万元,总体而言中国人均GDP和人均生态服务价值接近1∶1,这表明中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对社会经济价值的高度稀缺性,尤其在经济和人口密集的区域,这种相对稀缺性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0.
李坦  张颖 《软科学》2013,27(2):77-80
以江西省遂川县为研究区域,建立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体系,运用生态学与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方法,首次对近10年遂川公益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实物量和经济价值进行了全面动态的评估。结果表明,近10年来遂川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呈上升趋势,2001年、2006年和2010年总价值分别为61.71亿元、132.92亿元和196.28亿元,其中水源涵养效益最大,累积营养物质效益最小。  相似文献   

1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能为确立生态环境保护激励机制和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撑。本文基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2002-201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全面评估了水源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动态变化情况,据此确立了生态补偿的上限标准和分摊机制,并尝试根据生态服务功能和动态价值变化确立生态补偿支付标准。结果表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2010年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2 724.56亿元,比2002年减少了125.38亿元;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生态补偿上限标准为46.12亿元/a,其中中央政府为18.45亿元/a,受水区地方政府为27.67亿元/a;生态补偿支付标准中央政府为7.1亿元/a,河南、河北、天津和北京分别为4.26亿元/a、3.93亿元/a、1.12亿元/a和1.34亿元/a。本文最后建议改革现有南水北调工程水价机制,继续加大生态补偿中央纵向转移支付,逐步建立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机制。  相似文献   

12.
张彪  徐洁  王硕  李娜 《资源科学》2015,37(8):1513-1519
基于2010年遥感影像数据和生态服务价值标准系数方法,评估分析了首都生态圈内地表覆被及其生态服务功能的空间差异。结果发现,首都生态圈内地表覆被以森林、草地和农田为主,林草集中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山地丘陵区,农田主要分布在东南平原农业耕作区,二者组成了京津冀区域绿色空间的主体。2010年首都生态圈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总价值9 440亿元,其中水源涵养、生境维护和固碳释氧功能的价值相对较高。生态服务高值区域分布在天津、唐山和沧州等湿地资源集中的沿海地区,以及林草植被相对集中的西北部地区,是发挥生态屏障功能的主要供给区。此外,不同类型生态服务功能的空间分布有所差异,但生态服务供给区主要分布在承德、赤峰和张家口等林草植被资源丰富的地市。该研究结果对于首都生态圈功能分区与差异化生态保护建设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荒漠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典型原生生态系统,具有独特的结构、功能与服务。文章基于《荒漠生态系统服务评估规范》,利用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数据(2010—2014年),首次估算出2014年我国荒漠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约为42 279亿元人民币(2014年价格);其中,防风固沙、水文调控、土壤保育和固碳价值分别占比40.1%、24.2%、18.1%和17.0%,生物多样性保育和景观游憩所占比重合计不到1%。剔除价格因素影响,2009—2014年我国荒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实际净增1 202亿元人民币(2014年价格),其中防风固沙服务效益提升的贡献最大(达47.5%)。文章探索以荒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值来衡量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发展均衡度,2009—2014年该比值在荒漠生态系统涉及的所有地区均有下降,各地区降幅从19.4%到38.8%不等,这表明当前荒漠生态系统功能提升与服务增效的速度慢于区域经济增速。因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需要加大荒漠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力度,以促进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尽快步入荒漠生态系统提质增效与经济增长高度均衡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消费的京承生态补偿基金构建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系统服务的外部性是构成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之一。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溢出”的惠及范围不尽相同,生态补偿基金的构成比例应以生态系统服务的流动和消费为基础。本文以北京-承德生态补偿为例,根据2010年首都生态圈遥感影像和相关调研与问卷资料,引入物理学中的场强模型,计算了承德市主要生态系统服务的惠及区域,并提出京承生态补偿基金的构成比例。计算发现,2010年承德市主要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为76.45亿元/年。其中,26.76%被承德本地消费,28.22%被北京消费,18.74%为全国共享,其余被天津、河北等地消费。因此,若在北京-承德生态补偿的框架下,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消费量来构成生态补偿基金,则中央、北京和承德的出资比例为0.701.051。  相似文献   

15.
海南岛自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评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隋磊  赵智杰  金羽  关学彬  肖明 《资源科学》2012,34(3):572-580
以海南岛为研究区域,建立了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体系,利用3S技术准确获取了海南岛自然生态系统类型与分布,应用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首次对近10年海南岛森林、湿地、淡水和草地四类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的供给、调节、文化和支持四大类共9项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进行了全面的动态评估。结果表明,近10年来海南岛自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降低趋势,1998年、2004年和2008年总价值(不变价)分别为4958.73亿元、3564.60亿元和3508.21亿元。受到区域气候环境及人类社会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森林、草地、湿地和淡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动态变化情况大不相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动态评估不仅表征海南岛近10年自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而且对实现海南岛生态服务价值动态监测、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进行宏观决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流量过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是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但迄今为止对生态系统服务流量过程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仍处于薄弱环节。本文以千烟洲中亚热带人工林生态系统为例,以2005年-2007年3年的定位监测数据为基础,研究了4类典型生态系统服务的流量过程。研究表明,千烟洲森林生态系统的年均生物量生产、气体调节、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服务价值的范围分别为(497.48±33.66) 元/(hm2·a)、(2189.21±247.18) 元/(hm2·a)、(1432.40±454.32)元/(hm2·a)和(224.55±8.82)元/(hm2·a)。4类典型生态系统服务流量均表现出显著的季节变化,生物量生产、气体调节和水源涵养服务表现为连续性实现,而土壤保持服务为离散型实现。年内某些日,森林生态系统产生负的气体调节和水源涵养流量。就各月平均流量而言,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服务的最大流量发生在6月份,分别为274.74 元/(hm2·month)和47.89元/(hm2·month),生物量生产的最大流量出现在8月,为65.19元/(hm2·month),最大的气体调节服务流量出现在7月,为303.67元/(hm2·month)。对于生物量生产、气体调节、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服务,夏季产生的相应服务价值分别占38.11%、37.15%,25.67%和42.53%。本研究有助于增进对生态系统服务形成机理与强度的认知,同时能为生态系统服务的保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1987年至2004年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动态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省自改革开放特别是1987年以来,高速的经济发展、快速的城市化过程,对广东的森林生态系统、景观格局变化和服务功能退化带来较大的影响。为了实现广东省森林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以及为森林生态效益价值的合理补偿和森林资源的科学经营、永续利用提供一些依据,本文根据广东省1987年、1996年和2004年的森林资源基础数据,利用物质量和价值量相结合的方法,并参考了Costanza等提出的生态系统功能效益单位价值,分别计算出各个阶段广东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为:1987年199.88×108元,1996年226.25×108元,2004年236.8 1×108元,其中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价值在总功能价值中所占比重的比例分别为:1987年5.1∶1, 1996年6.1∶1,2004年6.2∶1,这表明在这段时期广东省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持续增加,且生态功能价值的比重在缓慢提高,这与我国黑龙江、湖南、黔东南等接近,但与云南、日本、美国等还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