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萨特看到了人在任何处境中都是自由的,但他没有看到人在不同的处境下有不同程度的自由。他看到了人在任何处境下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但他没有看到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处境下有不同的责任。他认为人是他自己所造就的,他没有看到社会环境对人的本质的形成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大鹏,2004年全国重点大学毕业,毕业三年的他现在是一家培训公司营销总监兼讲师。他说自己是职业规划的实践者和受益者。 张大鹏在大学就对自己作了职业生涯规划,从毕业到现在,他沿着大学时的职业规划一直走到现在,虽然在这几年里有几次工作的转换,但他的目标始终没有变,一切都是职业理想为中心,逐步将其转化为可实现的目标,在忠于自己的职业规划的同时他找到了自己,也做了自己。  相似文献   

3.
一个赶夜路的人不小心滑倒了,为了不让自己掉进万丈深渊,他抓住了岩石上方的一根树枝。整个晚上他能看见的只有无底的深渊。他大声呼救,却只能听到自己的回音——周围根本没有人。  相似文献   

4.
有一个自认为是全才的年轻人,毕业以后屡次碰壁,一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他觉得自己怀才不遇,非常失望。多次碰壁之后,他伤心绝望了,他感到没有伯乐来赏识他这匹“千里马”。一天,他来到大海边,打算就此结束自己的生命。在他正要自杀的时候,正好有一位老人从附近走过,救了他。老人问他为何要走绝路,他说自己得不到别人和社会的承认,没有人欣赏并且重用他……老人从脚下的沙滩上捡起一粒沙子,让年轻人看了看,然后就随便扔在了地上,对年轻人说:“请你把我刚才扔在地上的那粒沙子捡起来。”“这根本不可能。”年轻人说。老人没有…  相似文献   

5.
除了1974年外,塞林格再也没有和媒体交谈过。当时,他反对未经授权而出版他的没有收入到选集中的故事。他告诉《泰晤士报》记者:“不出版作品带来了无比的宁静,我的生活变得平静。出版作品极大地侵犯了我的隐私,我喜欢写作,酷爱写作,但我只为自己写作,为自己的快乐而写作。”  相似文献   

6.
走神儿     
他走了,去了一个能实现自己愿望的地方。我不知道他到底去了哪里,甚至不知道他的名字。 我和他的班级只隔一条走廊。 那是一个炎热的5月,每个教室的门都大开着,也就是这个时候,我注意到了他。他并不英俊洒脱,也并不冷默扮酷,他皮肤黝黑,眼睛含蓄,一看就是一个书呆子。也许是这个原因,我注意到了他。可是,我猜不出他是不是也注意到了我?不可能,一个不起眼的女孩儿,没有瓜子脸,没有白皙的皮肤,没有惹人喜爱的大眼睛,似乎我的一切都是那样的普通,难道普通会惹人注意吗?以后几个星期里,我极力控制自己不去注意他。可是,每…  相似文献   

7.
劲碟红棒     
《音乐世界》2013,(8):18-19
林俊杰《因你而在》 出道第十年,林俊杰带来了自己的全新力作《因你而在》。他说:“这张专辑属于你们,没有你们就没有我。”所以,这张专辑是属于每一个支持他的歌迷们,每一酋歌都表达着他的肺腑心声。在这张专辑中,他希望带着大家一起搭乘时光机,回到最初的自己,  相似文献   

8.
有个少年认为自己最大的缺点是胆小,为此他很自卑,没有朋友,常常觉得自己的前途没有一点希望。  相似文献   

9.
一只香炉     
台湾人卜杰,曾是一个相当自卑的小人物,从小他的父母便早早地因病离开了他。上学的时候,卜杰全是靠着别人的救助过来的。他的功课是班上的最后几名。工作后,他也没有什么像样的表现,跑遍台南台北,先后换了几个地方,仍然没有起色。卜杰认为.自己是人群里最差的那种。因此,卜杰对生活非常失望,25岁那年,他患上了抑郁症。渐渐地,他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卜杰去找朋友谈心。希望能够得到救助。朋友告诉他,在这个世上,只有自己才能够拯救自己。  相似文献   

10.
夏目漱石自小深受汉文学的熏陶,有雄厚的汉学基础,虽然他大学里学的是英语,又有过留学英国的经历,但都没有动摇过他的根基。他把《左传》等的表现手法用到自己的小说中,丰富了自己的文学,正因为如此,在西方文学的潮流如大河泥沙般倾泻在当今的日本时,他的文学既没有被冲走,也没有被淹没。“中国古典文学是把他引上文学之路的最初最根本磁场”。  相似文献   

11.
一 死里逃生 保罗·卡班渐渐地恢复了知觉,记起了前不久发生的事:飞船失事了,急速向一个不知名的星球掉去,就在即将坠毁的一刹那,他向星系联邦太空船队报告了这个不幸的消息……以后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现在,他躺在舒适的床上。房间里光线很柔和,但没有门窗。这是在哪儿?他看到一些陌生面孔在他面前闪过。他们好像是医生?但为什么一闪就不见了呢?难道自己已经死了……然而眼前的一切,都证明这里是医院,自己还活着。他惊异飞船撞毁时,竟没有送命,而且被医好活了下来,连一点疼痛感觉都没有。这就是说,自己已来到了一个医学高度发达的文明世界。  相似文献   

12.
柳庆云 《学语文》2006,(6):39-40
微型小说《回家》是一篇表达思乡之情的文章。可它妙就妙在表达思乡情绪的手段上。他没有直抒胸臆,大叹对家乡之思念;他没有大谈对家乡之热爱;他也没有沉醉在对昔日生活的怀念中:他更没有找个人攀谈以解思乡之苦。他采用一个出人意料的方法,寄钱给了他的友人.让友人帮他回家乡,沿着自己回家的路线走一遍,问候一遍自己想要问候的人,甚至闻一闻存留在记忆中的家乡的味道。  相似文献   

13.
森林里有一只老虎,名叫伯纳德。伯纳德跟他的朋友们不太一样,他身上的条纹没有朋友们多。他觉得这样很不漂亮。为了掩饰自己身上的这个缺点,伯纳德想出了一个绝招。他决定采用转移他人注意力的方法来掩饰自己的缺点。  相似文献   

14.
一根白头发     
《红领巾》2010,(7):33-34
一个男孩儿很喜欢思考,他常把自己的想法写在日记里。最近,他发现自己的日记被人翻动过,他怀疑是妈妈偷看了他的日记,但一直没有证据。  相似文献   

15.
高中生作文缺少个性是一大通病。很多同学作文总是步人后尘,别人怎么认识,他也怎么认识,没有自己的见解;别人怎么写,他也怎么写,没有自己的创意。文章最忌雷同,没有个性色彩的文章,是没有生命力的。特别是在面向同一命题或同一写作材料集体应试时,怎样独创新意,写出出类拔萃的文章来,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暖雨 《中文自修》2005,(6):14-16
朱自清曾说自己的生活是“平如砥”,“直如矢”。的确,朱自清的一生没有什么大风大浪,他没有惊险的举动,没有浪漫的经历,一切都显得平淡无奇,但他却以自己的方式感知世界,在散文里为自己绘制了一张平淡但意味丰富的生命地图。  相似文献   

17.
上完《扁鹊见蔡桓公》后,我说:“象桓侯那样掩饰自己的缺点,是要吃大亏的。”突然,一个同学站了起来,并说:“老师,桓侯并没有掩饰自己的缺点,相反,我认为他很大量。”什么?我吃了一惊,鼓励他继续说下去。“桓侯作为一个国君,总得有自己的尊严。他能当着众人的面承认自己有病吗?扁鹊三番五次责难他,他仅仅表现出不悦,并没有处死他,这不叫大量吗?”我楞了一下,虽然他的想法有点牵强,但其思考问题的方法值得肯定。于是,我让同学们继续发表意见。有的说桓侯是个爱面子的人;有的说他心胸狭窄……谈到扁鹊时,一位同学的发言…  相似文献   

18.
知道自己其实无法承担这样的命题,但是最近,这句话却总是莫名奇妙地冒出脑海。人生为何而来?不知道。我不能确切地回答,也没有一个自己想要的答案。想到巴尔扎克,他一生名利双收,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同样富有,但他却在满六十岁后的某一天,悄悄地自杀了。有人诠释,说他的人生什么都拥有了,没有再可以追求的东西了,  相似文献   

19.
上世纪50年代中期,哈兰·山德士破产了,每月仅靠微薄的救济金过活。66岁的他没有被击倒,他觉得自己还年轻,一定能够东山再起。他想到自己有一手不错的烹饪手艺,还曾把拿手菜炸鸡的独特做法卖给犹他州的一个饭店老板,条件是对方每卖出1只炸鸡就付给自己5美分。  相似文献   

20.
卢俊 《现代语文》2006,(10):67-68
坛巨匠巴金先生已离我们而去。在纪念巴金的时候,我们总是会想起他晚年所提倡的“说真话,讲实话”的教诲。巴老正是以此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用真性情昂首走过他的101个春秋。他的这种精神不由得使我想起今天年轻的语教师,他们在接受时尚生活洗礼时渐渐失去了自己的“体温”,在教学过程中有的仅仅是教参的冷眼、应试教育的酷刑,他们在解读教材时没有自己的感悟,没有巴老的“说真话,讲实话”的精神,没有自己的真性情,有的甚至懒于和本对话,借助各式教辅资料上演各种虚假的“语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