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课堂中的认知偏差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相伴产物,是容易忽视又亟待开发的宝贵数学资源。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认知偏差具体表现类型有:具有典型性的认知偏差、具有反衬性的认知偏差、具有促进生成的认知偏差。面对学生的认知偏差,教师巧妙、正确、有效利用认知偏差,让学生充分展现思维过程,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2.
知识建构是实现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亦是各参与主体冲突协商、相互博弈的过程,而认知偏差作为学习者固有的认知心理现象,易对知识建构协同策略的选择产生影响.为深入揭示深度学习知识建构过程中学习者认知内在机制,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认知偏差、团队冲突与知识建构的关系迸行分析.研究表明,证实性偏差、自我维护偏差和敌对归因偏差显著正向直接影响知识建构,任务冲突在认知偏差和知识建构之间起中介作用,而关系冲突与知识生成的关系不显著.据此基于脑科学对认知偏差的阐释,从社会连接、心理契约、心智解读、自我意识与控制、情绪等五个维度提出了知识建构有效发生策略,拓展了深层次知识建构的研究范畴,助力深度学习的有效发生与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认知偏差是指人们在相互接触和交往过程中对他人形成印象时所产生的误差.由于认知是行为的基础,教师的认知有了偏差,必然影响其教学行为,给数学教学造成消极影响.因此,研究数学教师的认知偏差现象,对于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无疑具有积极的作用.一、教师的认知偏差对教学的消极影响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态度、知识基础、能力结构一般都有自己的看法,而这种看法的形成大体是通过教育学、心理学、数学教学论等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教学实践两条途径来间接把握和直接认知.由于种种原因,这种看法有时出现较大偏差,…  相似文献   

4.
在课堂中学习物理知识前,学生群体普遍存在一些错误潜概念,这些错误潜概念的存在,会让学生对物理知识产生错误的认知,对教师所讲内容的理解产生偏差,进而影响学生学习物理的最终效果.为了引领学生走出错误潜概念,教师应该有效利用探究性实验这一教育活动,带领学生在实验探究中正确理解物理知识.  相似文献   

5.
学生的认知发展是数学教学活动的基础,立足学生认知的教学才是有效的.笔者以对《复数的三角表示》的教学为例,分析学生的认知基础与认知难点,以四元五环的教学模式展开设计,通过设计合理的问题情境,引领学生经历知识发生与发展的过程,力求凸显知识的本质,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相似文献   

6.
本文要探讨的认知偏差是指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其教学对象——学生(主要是其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等)形成印象时的误差。由于认知是行为的基础,教师的认知有了偏差,必然影响其教学行为,给教学造成消极影响。因此,本文认为,研究教师的认知偏差现象,对于优化课堂教学,无疑具有积极的作用。一、认知偏差对教学的消极影响 1、教师对学生群体(如一个班级)的认知偏差由于我们的教学采用的是班级授课制,教师大体须从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自己教学实践这两条途径来间接把握和直接认知一个班级学生的群体“形象”。  相似文献   

7.
<正>语文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学生在学习中会产生诸多偏差:因知识缺乏而产生的偏差,因认知冲突而产生的认知偏差,因思维定式而产生的理解偏差,因不能将学科内的知识有机联系而产生的能力偏差……教师如能因势利导,也能让这些偏差呈现出别样精彩。一、常见的课堂偏差类型(一)学生因缺乏必要的知识而产生的偏差在《季氏将伐颛臾》的课堂上,笔者分析"求,无乃尔是过与"一句,为引导学生深入领会彼时孔子的心情,便请学生比较此句与加了"也"字的"求也,无乃尔是过与"  相似文献   

8.
学生在知识建构过程中会有一些认识上的偏差甚至负迁移.在物理教学中针对认知性错误、策略性错误、心理性和习惯性错误进行分类.并对错误采取相应策略,可以让学生主动防错、纠错.  相似文献   

9.
<正>认知冲突就是个体意识到由于个人认知结构与环境之间、个人认知结构内部不同成分之间的不一致所导致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是学生已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存在的某种差距所导致的心理失衡。学生在学习新知时,总是试图以原有的认知结构来理解新知,不能解释时,就可能产生认知冲突。政治课涉及许多概念、哲学原理、法律条文等抽象知识,学生对有些知识不曾涉及,对有些知识掌握有偏差,从而使教  相似文献   

10.
如何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目前我国教育的重点问题.本文以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为基底,以学生的认知形成规律为锚点进行教学实践设计与分析,并依照此教学实践设计进行实际的高中化学教学,尝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修正学生的认知偏差,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教学设计时需要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认知规律、思维障碍,才能使教学设计更贴近学生,激发学生积极主动进行知识建构.教学设计时需要理解教材,理解教材内容、编排意图,重视教材的特色栏目,善于将教材内容"生长"开去,促进学生通过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丰富或调整原有认知建构,顺利进行知识建构.教学设计时需要理解教学,重视教学过程、教学方式、课堂提问的设计,才能优化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12.
一、现象:教学设计先行下的数学认知偏差处理 任何认知活动都可能产生认知偏差。就数学课堂这个特定环境而言,在师生对话中产生的认知偏差主要有两种:一是学生在学习中错误地理解了定义、概念、定理等,从而与正确的认识产生了偏差;另一种是学生在学习中自发形成了一种对概念或定理的正确认知,认知本身没有科学性错误,但这种认知所涉及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等偏离了这节课正在进行的教学的主题,严格地说,这种认知偏差实际上只是认知偏离。  相似文献   

13.
教材是教师教授知识,学生认识新事物和学习新知识的重要载体。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教材呈现的"平均分"提出了异议,追根溯源,并非学生的认知出现了偏差,而是教材的编排引发歧义。  相似文献   

14.
解题情况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也体现了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在数学解题过程中,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等方面的原因,有时会出现理解困难、认识偏差,产生误解。当学生出现误解时,我们要直面现状,深入剖析成因,采取有效对策,帮助他们减少认知偏差,转变错误认识,引导学生从误解走向正解,提高学生解题正确率。  相似文献   

15.
学生学习数学,实际上是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来建构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但学生的认知结构是从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发生偏差,所以教材中的知识结构并不一定是学生的认知结构.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结构来处理教材和重组课堂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完成学习的迁移.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观强调,教与学是师生共建新知识的过程,是学生认知偏差与不断纠正认知、完善建构的过程。因此,作为教师,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学设计主要有两种基本取向,即知识逻辑取向和学生认知取向.数学教师的教学设计往往偏重于知识逻辑取向,忽视学生认知取向,从而扼杀了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心理活动过程.本文通过对一个具体案例的对比、分析,阐述了数学教学设计要从学生的视角入手,并要注重三个"转变",即数学教师的心理转变,数学知识的形态转变和数学课堂的取向转变.  相似文献   

18.
邱世良 《考试周刊》2011,(50):160-161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由于立场角度的不同、知识经验的不足、观念认知的偏差、思维方法的片面,学生对特定教学内容的理解往往大相径庭,有时甚至错误百出。这些源于学生自身、即时动态生成的教学错误,因认知时空上的零距离,  相似文献   

19.
教师对教科书的指导思想及设计理念还存在一些偏差,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及知识的层次还不太了解,思想上还受传统教学的影响,以致在教学过程中对教科书的使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对主干知识处理不当、案例使用不当、对地理教科书中的图像重视不够、对教科书中的“活动”处理不当等问题、影响教育教学的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20.
问题提出一位中学特级教师在介绍教学经验时讲道 :一名合格教师走上讲台为学生授课 ,追求的目标是把课上得“滴水不漏”;一名优秀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是精心设计问题 ,列举学生在知识上、思维上的缺陷 ,让学生参与探讨缺陷的成因 ,修正缺陷 ,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获得新知 ,这样做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因为人们总是受到知识经验的局限 ,知识上、思维上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弱点 ,所以在学习中出现一些缺陷是客观的 ,也是必然的 .教师重视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认知上的偏差 ,并采取相应策略促进缺陷的有效转化 ,逐步减少学生认知过程中的缺陷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