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电解是在电流作用下,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在阴、阳两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这涉及到离子的放电、产物的出现及溶液的pH值变化等问题.如果我们掌握好其反应规律,对有关问题,就可迎刃而解.现概括归纳如下:(一)电解时离子的放电规律这与电极(阳极)材料、离子浓度、电流密度等有关,但主要的,是决定离子本身得失电子能力的大小.A.阳离子的放电(在阴极得电子)顺序一般来讲,这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顺序相反,即是讲,越活泼的金属,它的阳离子就越难放电.如:B. 阴离子的放电(在阳极失电子)顺序一般来讲,简单离子比复杂离子容易放电.如:(二)电解酸、碱、盐溶液时,产物及溶液的pH值变化一般规律(惰性电极时)为:j  相似文献   

2.
在高中化学课本(三册)电解原理这部分教学内容中,是以电解CuCl2溶液的实验为例,引出电解的概念及其实质的.电解CuCl2溶液时,因为溶液中的Cu2+比H+易得电子,Cl-比OH-易失电子,所以在阴、阳两极上分别析出Cu和Cl2.这点并不难理解,但如何理解"电解质溶液导电的过程,就是该溶液的电解过程"就不那么容易了.为此,在学完"电解原理"这一课题后,我又进一步提出"离子得、失电子能力的强弱到底能不能影响电解?"让学生思考,并通过一节实验教学课,展开了对电解原理的探讨与学习.  相似文献   

3.
电解池是在外接直流电源作用下工作的装置。电解池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一极为阴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极为阳极。找出电解池的阴阳极,才能判断电解产物,写出电极反应方程式及进行有关电化学的计算。以下有八种常见的方法确定电解池的阴阳极。一、与电源正极相连是电解池的阳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阴极。例1下列关于电解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与电源正极相接的是电解槽的阳极B.与电源负极相接的是电解槽的阴极C.在电解槽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D.电子从电解槽的阳极流出,经电解质溶液流入电解槽的阴极解析与电源正极相接的是电解槽的阳极,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电子从电源的负极沿导线流入电解槽的阴极。电子不会进入溶液。答案D二、失去电子或电子流出的一极是阳极。得到电子或电子流入的一极是阴极。例2下图中能验证用惰性电极电解NaCl溶液(含酚酞)的电解产物的装置的是()(表示直流电源,I表示电流强度,e-表示电子)A B C D解析NaCl溶液的电解产物有NaOH、H2、Cl2。酚酞变红说明生成NaOH,用淀粉KI溶液检验阳极产物Cl2,用小试管收集气体点燃,检验阴极产物H2。电流的方向与电子的流动方向相反。失去电子或电子流出的一极是阳极。...  相似文献   

4.
在比较金属离子Fe3+与Cu2+氧化性强弱时,容易误认为氧化性Cu2+>Fe3+。其原因是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Fe比Cu活泼,而金属活泼性越强,其对应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那么如何比较Fe3+与Cu2+的氧化性呢?我们利用Cu与FeCl3反应(2FeCl3+Cu=CuCl2+2FeCl2)来比较,但由于FeCl3水溶液的黄色很醒目,要看到黄色转化成  相似文献   

5.
一、电解原理1. 电极名称的规定。电解池一般叫阴、阳极,直流电源一般叫正、负极。(1)按外接电源: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联的电极叫阴极,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联的电极叫阳极。(2)按电子流向:电子流入的电极叫阴极,电子流出的电极叫阳极。(3)按电流方向:电流流向的电极叫阳极,电流流出的电极叫阴极。(4)按电极反应: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叫阴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叫阳极。2. 惰性电极电解时,离子的放电顺序。阳极材料若为石墨、铂、钛等,一般不参与电极反应,称为惰性电极。(1)阳极,溶液中的阴离子失电子能力与气态氢化物还原性相似:OH…  相似文献   

6.
铁的化合价有+2和+3价,属于典型的变价金属,在与氧化性不同的氧化剂反应时,单质铁被氧化的价态不同.如:Fe+2HCl=FeCl2+H2↑;2Fe+3Cl2=2FeCl3.因此,等量的铁在此  相似文献   

7.
针对Fe3+催化H2O2分解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别对浓度、溶液pH等反应条件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一般的课堂演示实验,可选取6%的H2O2溶液,稀释5倍的饱和FeCl3溶液为催化剂,pH约为5,此时H2O2分解现象最为明显,利于学生观察。  相似文献   

8.
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学反应类型,这部分内容涉及的概念多、易混淆,规律多、难理解,稍不留心就会出现错误。现将常见错误剖析如下,以求抛砖引玉。一、概念不清例1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被氧化的物质是氧化剂B.氧化剂和还原剂不可能是同一物质C.电解质溶液导电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元素由化合态转化为游离态时,一定发生还原反应易错解A、D剖析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氧化剂得到电子被还原,还原剂失去电子被氧化,故A错误。氧化剂和还原剂有可能是同一物质,例如在电解水的反应中,水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故B错误。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实际上就是电解的过程,而电解过程中阴极和阳极一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阳离子得到电子转化为游离态发生还原反应,而阴离子失去电子转化为游离态发生氧化反应,由于选项D未指明元素在化合态中的化合价,因此不能判断转化为游离态时发生的是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故D错误。答案C例2已知IBr的性质与卤素相似,CrO5的结构为,次氟酸的结构为H—O—F,则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①IBr+H2O HIO+HBr;②Cr2O72-+4H2O2+2H+2CrO5+5H2O;...  相似文献   

9.
电解原理主要考点:①阳、阴极确定,电解池的阳、阴极由所接电源的正负极决定,与电极材 料无关,与电源负极相联的电极为阴极,与电源正极相联的电极为阳极;②阴、阳极反应。阴极: 阳离干移向阴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本身也可以发生氧化反应;阳极:阴离子向阳极移动,在阳 极发生还原反应;③离子放电顺序:阴离子,S2->I->Br->Cl->OH->含氧酸根离子。阳离 子,Ag+>Cu2+>H+……。  相似文献   

10.
根据金属离子的活动顺序,H 应比Zn2 易得到电子,而用ZnCl2作电镀液时,为什么能在铁件上镀上一薄层锌?电解是借助电流的作用来实现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电解过程中,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电解池的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解产物与电解质的本性、浓度、电流密度以及电极材料等多种因素有关,下面仅就电极的不同来谈电解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1.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是中学化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主要取决于物质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而不是取决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当然还跟反应的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反应物的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因素有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 一、根据金属、非金属活动性判断 (1)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 金属原子还原性:K>Ca>Na>Mg>Al>Zn>Fe>Sn>Pb> (H) >Cu> Hg>Ag>Pt>Au. 对应阳离子氧化性:K+<Ca2+<Na+ <Mg2+<Al3+ <Zn2+ <Fe2+ <Sn2+ <Pb2+<(H+) <Cu2+<Fe3+ <Hg2+<Ag+.  相似文献   

12.
一、考查电解NaCl溶液的实验现象例1.(2005·全国理综I)关于电解NaCl水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解时在阳极得到氯气,在阴极得到金属钠B.若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KI溶液,溶液呈棕色C.若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D.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中性解析:用石墨作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2NaCl 2H2O=电解2NaOH H2↑ Cl2↑,故电解一段时间后电解液呈碱性。在电解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2Cl--2e-=Cl2↑,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KI溶液时,发生反应2I- Cl2=2Cl- I2,故溶液…  相似文献   

13.
在高中化学课本(三册)电解原理这部分教学内容中,是以电解CuCl_2溶液的实验为例,引出电解的概念及其实质的。电解CuCl_2溶液时,因为溶液中的Cu~(2 )比H~ 易得电子,Cl~-比OH~-易失电子,所以在阴、阳两极上分别析出Cu和Cl_2。这点并不难理解,但如何理解“电解质溶液导电的过程,就是该溶液的电解过程”就不那么容易了。为此,在学完“电解原理”这一课题后,我又进一步提出“离子得、失电子能力的强弱到底能不能影响电解?”让学生思考,并通过一节实验教学课,展开了  相似文献   

14.
杭林 《绥化学院学报》2004,24(3):146-147
一、电子转移法例 1.已知ClO2 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可作为消毒剂。则ClO2 的消毒效率是Cl2 的多少倍 ?解析 :利用物质的氧化性杀菌消毒 ,往往是指该物质得到电子 ,化合价降到最低价态。比较不同强氧化性物质的消毒效率 ,则是用等质量的物质得到电子的多少来表示。设 :1克ClO2 得Xmol电子 ,1克Cl2 得Ymol电子ClO2得 5e Cl-6 7.51=5X X =56 7.5 (mol)Cl2得 2e2Cl-711=2Y Y =271(mol)  XY =56 7.5 ×712   =2 .6 3(倍 )二、移花接木法例题 2 .将Fe粉加入到一定量的FeCl3 溶液中 ,铁粉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中Fe3 + 与Fe2 + 的浓度…  相似文献   

15.
采用Fenton试剂氧化降解亚甲基蓝.结果表明:Fenton氧化过程中,H2O2溶液的用量、FeSO4溶液的用量及pH对反应都有影响,当溶液初始pH为3、0.1%Fe2镕液和0.3%H2O2溶液的用量分别为7 mL和2mL,亚甲基蓝初始浓度为10mg/L时,反应2min后亚甲基蓝的降解率可达99.6%以上,证明了Fenton试剂可以有效得处理亚甲基蓝废水.  相似文献   

16.
电解是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而在阴阳两极被迫引起氧化一还原反应的过程,也就是说电解是在电流强制下发生的氧化一还原反应,它是一种最强有力的氧化还原方法。电解过程中,电子从电源负极移向电解槽的阴极,再从阳极回到电源的正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解产物以及电极是否溶解与电解质的本性、浓度、电流强度、电极材料等因素密切相关.在结合如下几例略谈电解过程中两极溶液和电解后的残存液性质变化原理。  相似文献   

17.
1.设计一个实验,实现Cu+2H2O(?)Cu(OH)2↓十H2↑,并验证反应产物.解析:因为铜的失电子能力小于H2的失电子能力,显然常规情况下,铜不可能置换出H2,只有利用电解原理实现该反应.实验设计如下:实验用品:铜棒、干电池、碳棒、小烧杯、NaOH溶液、导线、U形管、火柴.实验装置:  相似文献   

18.
电解质溶液被电解,当水电离出的H”或OH-放电时,常见的电极反应式为:阴极ZH++2e=H2阳极4OH--4e=O2+2H2O.笔者认为这种写法欠妥,理由如下:(一)据离子方程式书写规定,易溶且易电离的物质用离子符号表示;难溶或难电离的物质在反应中用分子式表示.而水是难电离的物质,故无论在哪极放电均应用分子式表示.若水得电子,阴极反应式应为:ZH2O十2e=H2+OH-;若水失电子,阳极反应式应为:2H2O-4e=O2+4H+(二)据上述电极反应式可明显看出:水在阴极放电后,阴极[OH-]增大(阴极生阴),碱性增强;反之若在阳极…  相似文献   

19.
Fe3+强化TiO2光催化降解磺胺嘧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Fe3+参与TiO2的反应机理及微污染物的矿化效果,研究了Fe3+辅助TiO2光催化氧化降解磺胺嘧啶(SD).通过TiO2悬浮液中预添加FeCl3和既定的时间取样并测定SD浓度的方式,分析了Fe3+参与TiO2催化降解反应后的效能、SD的降解反应动力学和SD的矿化效果,探讨了溶液中Fe3+与TiO2之间可能存在...  相似文献   

20.
在铜粉与Fe(NO3)3溶液反应体系中,从热力学上分析,Fe3+与NO3-(H+)都能氧化单质Cu.实验已证实反应体系中Fe3+氧化Cu的行为,并通过设计数字化实验呈现了 NO3-(H+)也参与化学过程的事实.研究表明:Cu/Fe(NO3)3溶液体系首先发生Fe3+氧化Cu的过程,然后NO3(H+)氧化体系中的Fe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