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王波 《化学教与学》2010,(11):60-61
杂化轨道理论能解释大多数分子的几何构型及价键结构。在使用该理论时,首先必须确定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在未知分子构型的情况下,判断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有时比较困难,成为教学难点。本文总结几种高中阶段判断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杂化轨道理论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杂化轨道理论是现代价键理论的一部分.也是大学无机化学教学的一个难点。本文从原子轨道为什么需要杂化:原子轨道为什么可以杂化;杂化后可形成哪些杂化类型来说明杂化轨道理论。从而进一步总结杂化对元素及分子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对分子中的中心原子的最优杂化轨道概念,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对中心原子本身固有的原子轨道能级,主要是用于形成杂化轨道的价电子轨道能级,对形成最优杂化轨道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且证明,形成杂化轨道的原子轨道的能级差越大,较高能级的原子轨道在杂化轨道的杂化指数中的比例就越小.用这一观点,可对目前在阐释一些分子的空间结构问题时所采用的模糊观点,得出较清晰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现代价键理论中的杂化轨道理论是无机化学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Pauling将杂化轨道理论应用于配合物中以解释配合物的空间结构及其稳定性,形成了配合物的杂化轨道理论。该理论认为:在中心形成体M与配位体L键合形成配合物MLn的过程中,M的空轨道要进行“杂化”,即以对称性相同,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重新混合或线性组合,形成一组具有一定取向,能量相等的新的轨道波函数——杂化轨道。由于杂化轨道的电子云在某方向上的分布更集中,这就使中心形成体的空轨道与具有非键电子对的配位原子价轨道之间有更大程度的重叠,从而增强了成键能力,使配合物更稳定。  相似文献   

5.
杂化轨道理论是有机化学教学中的难点,但也是理解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原子之间的成键及有机分子空间结构的关键。结合教学实例,就如何将多媒体技术辅助于杂化轨道理论教学,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直观地用屏幕展示给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做了说明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正>判断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有多种方法。运用鲍林的杂化轨道理论,可以较好地解释CH4等简单分子的空间结构;运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可以预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利用等电子原理,可以判断一些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1]但以上方法均无法判断多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那么,如何在鲍林的杂化轨道理论和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一种判断多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的方法呢?本文着重介绍如何根据物质结构判断多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从而掌握高中化  相似文献   

7.
洪赛君 《化学教与学》2010,(8):77-77,71
江苏省考试说明在"物质结构与性质"课程模块提出"能根据杂化轨道理论和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因此,掌握中心原子杂化方式的判断方法是十分有用的。  相似文献   

8.
无论是在无机化学还是有机化学等课程的教学中,为了解释多原子分子的结构,例如BF_3的平面三角形结构、CH_4的正四面体结构等,势必要讲授杂化轨道理论。而在结构化学课程的教学中,则要更深入地从理论计算上来说明多原子分子的几何构型问题,这就必须推导杂化轨道角度部分最大值方向间的夹角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9.
在《无机化学》的轨道杂化理论教学中,学生常常对不等性杂化概念模糊不清。目前国内某些《无机化学》教科书对不等性杂化的定义似乎太偏面。例如“凡是由于杂化轨道中有不参加成键的孤对电子的存在,而造成不完全等同的杂化轨道,这种轨道叫不等性杂化、”“不等性杂化是考虑孤电子对参加了杂化得到性质不完全等同的杂化轨道。”把不等性杂化范围限于杂化轨道中含有孤电子对的例子。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澄清人们对孤对电子是不是引起不等性杂化的决定因素的模糊看法。通过从配位体电负性,中心原子有空轨道、分子构型、配位体孤对电子反馈这四个方面对杂化影响的阐述,分析了杂化时成键的键角,键长的情况,得出孤对电子并不是引起不等性杂化决定因素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实验事实,用杂化轨道理论定性地讨论了二氧化氮分子的结构,认为此分子的中心原子 N 采取 sp~2杂化,其中一个杂化轨道上填有氮的一个单电子而不是孤对电子,从而指出此分子中的离域π键是π_3~4而不是π_3~3。本文还根据新提出的成键模型很好地解释了二氧化碳分子 NO_2在得失一个电子而成为亚硝酸根离子 NO_2~-和硝基离子 NO_2~+时的键角和键长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结构化学"杂化轨道理论"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化轨道理论是无机化学和结构化学课程重要的知识点.文章结合教学实际,总结了本科阶段结构化学教学中有关杂化轨道理论应着重讲授的主要内容及讲授要点.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有关书籍在谈到AB_5型分子的结构时,多指出中心原子A采用sp~3d(或dsp~3)杂化,具有三角双锥(如PF_5、PCl_5)或正方锥(如IF_5、BrF_5)的立体化学构型;至于中心原子A采用什么样形式的sp~3d(或dsp~3)杂化以及五个杂化轨道的线性组合方式,却均未谈及。而用普通的求s、p杂化轨道的方  相似文献   

14.
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常见含氧酸H3PO4,H2SO4,HClO4等的中心原子在采用SP3杂化轨道与氧原子形成δ键或δ配键的基础上,由于氧原子的2p轨道上有孤对电子,中心原子有空的3dxy轨道,两对称性匹配,能量相近,故可重叠形成d-pII配键,d-pII配键的形成对解释物质的酸性,碱性,键能,键长等性质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5.
所谓杂化,是指单中心原子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的线性组合。原子轨道重新组合定向后形成在方向和形状上都和原轨道不同的具有较大成键能力的新轨道——杂化轨道。仅有ns和np轨道参与的杂化称S—P杂化,以SP~(n_i)表示。n_i第Ⅰ个杂化轨道中P轨道的杂化指数,n_i为正整数时,称等性杂化(SP、SP~2、SP~3),n_i为正的非整数时,为不等性杂化。对于等性杂化轨道波函数构造已有专著介绍,本文就不等性杂化轨道波函数构造(主要讨论NH_3分型分子中心原子的不等性杂化),结合自己的研究体会,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6.
应用杂化轨道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说明了CO分子的结构和它作为配位体形成配合物时的成键特征 .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有关分子或离子中大π键的判断屡次出现在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和各地模拟考试化学试题中,那么到底如何确定分子或离子中大π键呢?1形成大π键的条件1、形成大π键的原子必须在同一平面上.即中心原子采用sp杂化(直线形分子)或sp 2杂化(平面三角形或V形分子).2、这些原子要有互相平行的p轨道.  相似文献   

18.
关于脂肪胺中氮原子的杂化方式孝感师专化学系蒋启军(432100)在有机化学教材和参考书中,对脂肪族胺中氮原子的杂化方式描述为:“氮原子同甲烷中的碳原子一样是SP’杂化的。其中有三个未成对的电子分别占据三个SP’杂化轨道,一个SP’杂化轨道被孤对电子所...  相似文献   

19.
<正> 杂化轨道概念是价键理论的重要部分,它可以解释分子的成键情况及分子构型。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中心原子到底用何种类型的原子轨道参与杂化以及形成的杂化轨道中各原子轨道所占比例难以判断。用群论方法可方便地解决此问题。  相似文献   

20.
应用杂化轨道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说明了CO分子的结构和它作用配位体形成配合物的成键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