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提出问题。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是氢氧化钠的重要化学性质之一,教材对该反应只是直接给出结论,没有编排实验。因此,笔者将该问题设计成一次探究活动。首先要求每位同学都去找资料,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设计出能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方案,方法越多越好,然后每4人一组进行分组讨论,找出本组尽可能多和好的方案。(考虑到学生在设计中的困难,教师给出几个提示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对金属铝和熔融氢氧化钠不反应的观点提出了 质疑。通过4组铝粉和氢氧化钠尝试性的实验探究’结果发现 铝和熔融氢氧化钠能发生反应并产生氢气,得出水不是铝和氢 氧化钠反应的必要条件,并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对铝和碱反应 的教材编写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陈晓兵 《考试周刊》2013,(93):140-140
<正>近几年来,江苏各地初中物理探究实验教学有了较大发展,但在一些农村初中,物理探究实验还存在误区。一、思想不统一,观念不更新在广大农村初中学校,部分物理教师受传统教学思想的严重干扰,思想上不重视,观念转变不过来,在物理探究实验教学中,课前不认真备课,也不准备实验器材,课堂上只听见教师讲实验,或者用多媒体演示实验,马虎了事,学生充当接  相似文献   

4.
探究了影响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两个主要因素: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反应物的滴加顺序,最终总结出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适宜实验条件。同时分析讨论了探究过程中出现的意外现象。  相似文献   

5.
文章就安徽省2012年九年级学业毕业考试化学试题中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实验进行定性和定量探究,发现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并不完全,氢氧化钠溶液的增重不能作为实验数据进行定量计算。  相似文献   

6.
对金属铝和熔融氢氧化钠不反应的观点提出了质疑.通过7组铝粉和氢氧化钠尝试性的实验探究,结果发现铝和熔融氢氧化钠能发生反应并产生氢气,得出水不是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必要条件,并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对铝和碱反应的教材编写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姚秀梅  张阳林 《教师》2013,(21):123-123
2012年秋季起,教材又进行了改版,在新人教版第十一单元课题一《常见的盐》课后习题中有一道练习题,要求学生设置实验探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的变质问题。这道题目的设置,综合性强,对学生能力要求高,授课过程中,我仅仅组织学生进行了讨论,没有再进一步进行深化和具体实验操作探究。2013年3月份的月考中,我有意选择了这样一道中考题,来落实学生对教材的掌握,题目如下: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测定实验  相似文献   

8.
基于用滴加NaOH的银氨溶液在常温下能完成银镜实验的事实,从理论和实证角度探讨银氨溶液滴加过量NaOH时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缘由,分析配制银氨溶液在氨水过量情况下不易产生银镜的原因与机理,同时也论证了酮类等物质也能与特制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相似文献   

9.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探究式学习倍受师生青睐。但是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由于少数教师对实验探究认识不足,探究往往跌入误区。从而导致实验探究流于形式,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0.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若把实验教学放置在整个教学的从属地位,将直接影响化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化学实验探究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深刻理解"学生是主体、实验是重点、探究为特征"的内涵,建立有效的"问题-实验事实-科学抽象-结论-应用"的探究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实验、合理想象、大胆探究,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1.
12.
针对江苏新课程实施四年以来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存在的误区,结合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案例从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和反思,期待引起化学教师的重视,在实践中进一步改善实验探究教学。  相似文献   

13.
《教师》2017,(12)
化学实验探究不仅能够让学生获取知识,掌握实验操作技能,还可以让学生得到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训练。然而,高中化学实验探究中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误区,要消除这些误区,增强化学探究的有效性,教师就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给学生充分的探究空间和探究时间,注重反思和评价,将课内探究和课外延伸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为了适应课标教学,教师要不断深化化学实验改革,尤其从化学实验方法、实验仪器装置的改进,从创新的角度加强化学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15.
误区一:忽视学生动脑 许多科学课堂上,教师非常重视让学生亲自动手活动,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有些教师对用动手做的方式来学习科学在理解上过于片面,认为只要是科学学习都要动手,把科学探究等同于“动手做”了。  相似文献   

16.
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是发展学生化学观念、科学思维与实践能力的重要实验。实验设计中巧妙运用类比思维、推理思维、批判性思维、求异思维等思维方式,指导学生利用塑料瓶、粗铜丝等日常生活用品与常规仪器相结合,设计5组新实验,分别对二氧化碳的性质逐一探究。改进了教材实验不足,具有操作简单、观赏性强、环保安全等优点。新设计的实验装置可用于演示实验,也可用于学生分组实验,能有效培育学生的操作技能、思维品质、创新意识等综合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7.
18.
对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进行调研分析,发现已有的教材演示实验和文献中某些改进实验还存在不足,使学生难以充分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利用手持技术对二氧化碳的性质以及实验问题进行实证探究,先处理并分析实验数据,再从定性和定量两个维度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相应的实验结论,并提出若干实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张影 《中学理科》2006,(11):89-89
一、实验用品:天然淀粉、碘水、蒸馏水、酒精灯、过滤器、玻璃棒、温度计、烧杯、试管等.  相似文献   

20.
吴益平 《化学教学》2011,(5):29-30,34
新课程倡导探究学习,然而,实际的课堂中,探究的虚化与低效普遍存在.本文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并提出了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