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培养和促进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充分发掘学生的心理成长潜力,是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心理健康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是我国新时期新形势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综合性高素质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教育者应基于对"健康"内涵的理解和积极心理教育的理念,对"大思政"框架下"心育"与"德育"的融合进行深入探索,积极转变思想,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精准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加强顶层设计,实现四位一体的、家-校-社会协同的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
"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秉承立德树人办学宗旨,把以"学生为中心"作为高校办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学生头脑,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高校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核心课程。教学中,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课程体系紧密结合起来,抓住灵魂,着力提高学生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突出主题,着力增强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掌握精髓,着力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打牢基础,着力培养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课程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4.
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为"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法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基础"课通常在大学新生入学后开设,对培养刚踏入大学校门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理想观和法治观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以学生为中心"的"基础课"实践教学,是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渗透到整个实践教学中,教师在整个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新课程的实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进程中,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高等教育,要着重把"三个代表"的思想落实到全面培养学生素质,切实推进素质教育的活动中.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突出思想政治素质,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  相似文献   

7.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师资攻坚",努力探索新科技、新经济、新形式教学模式。高校思政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培养的关键环节,在教学方式、学生兴趣培养及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在分析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思政课"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的改进,旨在帮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成、学有所用",更能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8.
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育人,即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人才。这也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应体现出能够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个性、增强学生体质和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正许昌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教育基地自开办以来,始终围绕"在体验中增长见识、在实践中培养能力、在磨砺中提升素质、在创造中锻炼才干"的培训目标,从学生的终身发展出发,全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一生发展打好"底色"。一、坚持素质教育创新办学理念——把培养学生能力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明确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高职学生基本职业能力的培养成为我国高职教育的首要任务。实践能力和职业技巧是职业能力的基本内涵之一,可以从"人、材、组织、环境、监控、考核"六个环节,采用"六位一体"的综合工作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巧,以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1.
杨德广 《上海教育》2012,(27):16-17
"三个面向"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指出了明确方向,为人才培养的目标,指出了明确方向。各类学校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人才,但是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却有各种不同的目标和要求。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提出的人才目标,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面向现代化",就是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就是要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各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不断提高我国国民的素质。"面  相似文献   

12.
杨德广 《上海教育》2012,(18):16-17
"三个面向"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指出了明确方向,为人才培养的目标,指出了明确方向。各类学校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人才,但是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却有各种不同的目标和要求。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提出的人才目标,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面向现代化",就是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就是要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各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不断提高我国国民的素质。"面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教育方针明确规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德育主阵地的学校,为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培养祖国建设的接班人,就要切实加强德育工作,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潜移默化,自我提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德育模式,是"德育生活化"理念下的成功尝试。社会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反复强调落实"立德树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对教师的教书育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探讨高校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堂中融入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教育策略以及教学中的注意事项。高校"综合英语"课程思政在重视大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的同时,挖掘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思辨力,坚定理想信念,培养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曾征 《文教资料》2021,(4):102-103,51
开展学"习"小组活动,全面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高校紧抓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的重要着力点,也是高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  相似文献   

17.
政治教学旨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在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社会热点、社会时事、国家政策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怀,从而共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十八大"从党的建设、政治制度建设、改善民生和进一步完善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着力强调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些也都将成为考试的难点热点问题。所以,结合以上因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在政治教学中的渗透是极其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农克锋 《高教论坛》2020,(3):8-10,1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核心课程,要有效促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进学生行动",应把教材章节体系转化为专题式教学体系,把习语金句和微案例故事作为教学素材,采取亲近学生、学生可走进的"讲读论行写"五字教学法。  相似文献   

19.
"慈孝"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伦理道德之一,也是伴随家庭结构演进而代代传承、历久弥新的道德观念。"慈孝"观在与中国旧式传统家庭结构相适应上具有历史局限性,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家庭建设相交融上具有时代契合性。加强"慈孝"观教育,对于培养青年学生的健全人格、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不可或缺的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20.
调研结果表明,培养"工、商融通"型人才契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期待和高职学生的需求。我们必须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工、商融通"型人才的期待,全过程地融入到人才培养规格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等要素和结构之中,通过"开放融合"的办学理念和实践体系来实现"工、商融通"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