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策划人语“星多天空亮,人多智慧广”、“树从泥土里吸收养料,人从群众中获取智慧”、“众人拾柴火焰高”,诸如此类的谚语表明,互助能激发、点亮彼此的智慧,集体的力量远大于个体。教师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备课也是如此。集体备课是集思广益、发挥教师集体智慧,形成同伴互助氛围,彼此点亮对方智慧之光,快速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有效措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很多学校都将集体备课作为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放眼校园,集体备课俨然已经成为校本教研中的一道风景线。然而,因为有些教师认识不到位,或因为学校缺乏科学管理,或因为教师对集体备课方法没有掌握,本应“资源共享、智慧碰撞、互利共赢”的集体备课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集体备课成了一言堂,成了个别教师的舞台,一些教师集体备课时出工不出力;集体备课形成的教案成了大家相互拷贝应付检查的范本;在一起美其名日为集体备课成果……一人一课“分工”的教案最后拼凑……集体备课因“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纯粹是花架子,中看不中用。如何让集体备课返璞归真,真正发挥其优势,点亮群体教师的智慧之光,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助推?[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集体备课有利于分享集体智慧,有利于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但集体备课不能完全代替个人备课。从实际效果来看,集体备课之后还需要进行“适度调整”,即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修改和反思后用于自己的课堂,这样才能既分享集体智慧,又体现个人特色。集体备课后的“适度调整”,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下,教与学方式的改变呼唤着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而集体备课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它强调的是集体智慧与个人创意的结合。集体备课,是教师个体之间思维的碰撞,情感的沟通,是教师共同智慧的结晶。集体备课可以促使备课真正由“写”转化为“备”,注重了“研”与“探”。  相似文献   

4.
时下,集体备课倍受青睐,源于其能够“积集体智慧,拓教学思路,促教师成长,提课堂效率”。但这看似“庇千山之木于一台,汇百家之流于一体”的集体备课,在实践中也弊端重重。[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集体研课应回归正确的主体价价值取向——教师在体验智慧中生长智慧。集体研课的核心是变研制“教案”为研讨“问题”——从日常教学的细小处、现实处发掘出“智慧型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精致化的专题研讨,最终上升到对学科本质的理性思考,从而最大程度地促进教师教学智慧的生长.获得本质意义上的职业专业化的成长。  相似文献   

6.
在集体备课中发挥集体智慧,在高三复习的各方面分工合作,“庇千山之木于一台,汇百家之流于一体”,实现多赢共进.  相似文献   

7.
艾丹 《天中学刊》2007,22(3):17-20
究竟谁是“毛泽东思想”概念的首创者?这是个被广泛关注却又悬而未决的历史问题。“毛泽东思想”无疑是国内外和党内外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从“名”与“实”两个角度看,“毛泽东思想”的首创者很难定位为具体的单个人,中共的许多理论工作者和主要领导人都在不同程度上为这一科学概念的提出做出了贡献。应当指出,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不应仅仅停留于历史真相的探寻。对这一问题所引发的诸多关系的处理,如如何正确处理个人贡献与集体智慧之间的关系,如何权衡个人贡献的问题等,更应是我们加以深思的。  相似文献   

8.
如何准确地理解集体备课,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推进集体备课?我以为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一、避免两个认识误区 集体备课具有集中教师智慧、节省备课时间、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的功能。但如果一味地追求或是把集体备课的价值取向仅限于此,就有可能造成组内教师在一起“分工备课”或主备人一人“交流备课”的局面,从而使集体备课流于形式。因此,我认为集体备课的价值取向更应该是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的集体研讨,是智慧的会聚,更是思维的碰撞与整合。  相似文献   

9.
“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的俗语道出了集体智慧的重要性。为了最大限度地挖掘老教师、名教师的师资优势,避免一些教师尤其是年轻裂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观随意性和盲目性,缩短年轻教师的教学成长周期,很多学校都实施了以老带新的“青蓝工程”,并且在“备课”这一关键环节上实行了“集体备课制”,以真正发挥集体的智慧、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0.
《今日教育》2005,(11):30-32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对一线教师的素质提出了很高要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对集体智慧光环、资源整合效益的向往,使得集体备课曾风行全国基础教育界,然而很快又归于风平浪静……让我们回顾这场流行风,来一次跨越时空的辩论。“教研大看台”——集体备课话题PK,敬请关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注重集体智慧和集体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固有的理论品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通过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中进行理论创新,利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形式广泛吸纳集体智慧,以中央委员会决议的形式确认集体智慧的理论成果,创立和丰富了科学发展观。这充分表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具有鲜明的集体创新特色。  相似文献   

12.
在线学习环境中,大规模群体通过深度交互,充分交织个体智慧,能生成具有重要价值的集体智慧。然而,在大规模协作实际运行中,群体协作和群体知识建构效果不佳,导致个体智慧孤立,集体智慧形成的基础薄弱。构建在线学习集体智慧生成路径(OCIG):以个体智慧为起点,在媒介供给、组织策略和社交互动的支持下,能实现个体参与群体协作,最终生成集体智慧。并依此设计大规模协作方案,进行实践与分析,结果表明:适切的媒介功能,为集体智慧生成提供技术保障;多样的组织结构,转变集体智慧生成方向;提供逐级的互动支架,能够提升集体智慧层次。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下教与学方式的改变呼唤着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而集体备课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它强调的是集体智慧与个人创意的结合。集体备课的开展,真正把大家从繁琐、应付性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了由过去的“劳苦型”到“创新型”的转变。它使备课真正做到了“备”而不是以前的“写”,更注重了“研”与“探”,浓厚了教研氛围,增加了学术气息。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倡导集体备课,并为集体备课设置了一幅理想图景:在和谐,热烈的研讨气氛中,教学问题被摆上桌面,通过群策群力,将课堂教学水平提升到更高层次;集体备课教学活动由一种个人艺术,变为集体智慧的舞蹈。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下教与学方式的改变呼唤着教帅的专业化成长,而集体备课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整捧径,它强调的是集体智慧与个人创意的结合;篝肇备课的开展,真正把大家从繁琐、应付性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了由过去的“劳苦型”到“创新型”的转变。使现在的备课真正做到了“备”而不是以前的“写”,更注重了“研”与“探”,浓厚了教研氛围,增加了学术气息。以下是我们近年来在集体备课方面所作的有益尝试及思考。  相似文献   

16.
以一个电影推荐网站作为例子,介绍了集体智慧(collective intelligence,CI),就CI的一个应用——做推荐进行展开阐述,从一个侧面显示了集体智慧在构建智能化Web2.0应用程序上的巨大优势。  相似文献   

17.
集体运动项目的训练和比赛,是通过两名或多名运动员的协同配合所完成的.集体项目的训练和比赛,区别于个人运动项目的训练就在于它是靠集体智慧的凝聚和多人默契配合,以及众人运动组织行为的高度统一来达到竞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备课是教育教学中的基本环节,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每位教师都要提高认识,高度负责,提高备课质量。对于怎样备课,每位教师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个人的智慧毕竟有限。为此,在备课中更应发挥集体的力量,进行集体备课,这样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  相似文献   

19.
"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毛泽东思想本质特征之一。然而,中共七大在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时,将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看成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这种认识偏差在建国以后一直持续到"两个凡是"的提出,其间还不断地得到强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推动我们党纠正了这种认识偏差,将"集体智慧的结晶"以概念固定下来,融入到毛泽东思想的本质特征之中。  相似文献   

20.
集体研课应回归正确的主体价值取向——教师在体验智慧中生长智慧。集体研课的核心是变研制"教案"为研讨"问题"——从日常教学的细小处、现实处发掘出"智慧型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精致化的专题研讨,最终上升到对学科本质的理性思考,从而最大程度地促进教师教学智慧的生长,获得本质意义上的职业专业化的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