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部分“阶段目标”“第四学段”中说:“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它既没有讲如何从语文角度学习科技作品,对科技作品和说明文有什么区别也语焉不详,因为在之前的“第三学段”中是说“阅渎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相似文献   

2.
赵燕 《云南教育》2003,(28):39-40
2001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发了《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识字教学提出了新的阶段目标。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分四个学段(含初中),用9个学年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必须改革识字教学的一些传统做法,建立科学的教学观念,探寻有效的识字教学方法,使学生体验识字的过程,培养独立识字能力,最终达到提高语文素养,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语文课程标准》分四个学段,对识字教学提出了具有阶段性、连续性的纵向目标,以及辐射情感、知识、方法、过程、能力等几个方面的横向目标,充分体现了识字教学目标的科学性,即…  相似文献   

3.
张学松 《中学文科》2006,(10):15-25
《语课程标准》中提出了阅读科技作品的具体要求:“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5.
魏宏平 《语文知识》2003,(9):49-49,F004
阅读科技作品要讲究方法。首先,不要急于弄清某个概念、某个文句的含义,而应着眼于整体内容的把握。读完文章后,要想一想说明的话题是什么,重点是什么。例如1998年全国高考题,选文说明的是“转基因作物”,说明的重点是“转基因作物的利和弊”。整体阅读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础语文教学的本质在于提高受教育者的“语文能力”,包括识字、写作、思辨和交际。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具体实施中,却并不能使人满意,一是习惯于硬性灌输的思维定势,致使课本内容编选常滞后于时代;二是习惯于传统的严管教育法,而不是疏导和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三是教学评价基本建立在单一认识上,只有好坏优劣之分,而不能客观看待个体差异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语课程目标取向的内涵——语素养的培养,自始至终要在话语实践中进行,并要通过合意的知识—合用的能力—自主的发展这样一个整合过程才能完成。话语实践的材料,应构成通往学生未来生活和学习的完整图式。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材选用适合儿童阅读的儿童文学作品作为教学文本,在学段目标上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水平确定了分层学段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主线,以学生的眼界去设计语文教学层级发展目标,在语文教材中充分挖掘文本的价值,通过适合的教学方法,抓住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和文体特征进行教育,从而使语文教育更好的成为儿童文学阅读的重要路径与方式。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应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丰富的语言积累是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与旧大纲相比,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是新课程标准在设计课程目标时最大的突破。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呢?我认为,首先应该正确认识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和归宿。具体到每一课的教学目标应该指向明确,是在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指引下的具体目标,它应该既有教学理论的引导,又有很强的指向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关系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关系到祖国文字的理解与运用。所以说语文教学尤其重要。至《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推出,给现行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活力,带来的生机,也带来了全新的教育理念。新理念的实施与体现不是在教材的本身而是在教师的自身。本文就如何追求真实、本位的语文教学,谈一些认识和体会。一、追求真实课堂,以学定教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成为语教学研究的热点,是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之后,新课标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素养的整体提高。”较早提出语教学目标研究的是华东师范大学的王荣生博士.他在2001年12月发表于《教育探索》的《论语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分析框架》中认为,分析语课程与教学目标,在我国主要有三种框架.一是借用我国传统的章评价“与道”的对举法.引申为“人性”与“工具性”:二是根据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构建德育目标、智育目标、美育目标三足鼎立的目标体系:三是沿用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法”.将教学目标切分为态度、技能与知识三个领域。王荣生认为.作为教学目标的分析框架能否成为有效途径.可用三个标准来衡量:清晰的概念内涵:框架的中义性和框架的解释力。依照这三个标准.上述三种框架都有较大局限性.他提议分析语教学的框架由同一级别的平摊分割模式改为两个级别的层叠蕴涵模式.自此拉开了语教学目标研究的序幕。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的相关论很多。关于语教学目标研究在数量上大丰收的同时.也呈现出了研究领域的深度和广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按九年一贯制分两部分(即总目标和阶段目标) ,对课程目标进行了整体设计 ,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在通读整个课程标准 ,尤其是认真研读课程目标这一部分后 ,笔者认为 :要想把握“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四个学段的阶段目标 ,必须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强调兴趣纵观《语文课程标准》中每个学段的阶段目标并将之与试用修订版“大纲”相比 ,我们能够很清楚地看到 ,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摆在首位的教学目标。如 :第一学段中 ,“识字与写字”部分首先提出的是 :“喜欢学习汉字 ,有主动识…  相似文献   

15.
郁婷婷 《现代语文》2007,(3):103-10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这个全新的概念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被提了出来,同时,新课标系统还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但语文素养的内涵包括哪些要素?实际教学中如何提高语文素养?目前教育理论的发展以及教育实践的现状,应该说还存在着种种问题,一句话,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6.
语文目标教学的目标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目标教学的目标是该教学的方向和灵魂,它是决定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效果,影响教学全局的根本问题。语目标教学的目标必须体现新的时代要求,必须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小学习作的要求是:"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但是在阅读学生的习作过程中,所折射出的一些倾向不得不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18.
童话是儿童文学作品最重要的体裁。它用想像、夸张、拟人、象征等手法,把心中最美好的东西聚积起来,汇聚成另一个奇幻世界。它具有奇妙的幻想,曲折的情节,优美的语言,有趣的内容,深受儿童乃至成人的喜爱。《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阶段目标”第一学段“阅读”中也提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  相似文献   

19.
20.
《现代语文》2005,(3):59-65
第一册 本册教学目标 1.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关心国内外大事及社会生活;阅读新闻作品.能准确、迅速地捕捉基本信息,了解新闻作品的基本特征,体会新闻作品在写法方面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