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0年,有好事者在中国和欧洲国家的小学三年级学生中做了一个对比实验.实验在正规考试环境条件下出一道题:"河里有一条船,船上有25只鸭子,15只鹅.求划船的人多大岁数."  相似文献   

2.
2000年,有好事者在中国和欧洲国家的小学三年级学生中做了一个对比实验。实验在正规考试环境条件下出一道题:"河里有一条船,船上有25只鸭子,15只鹅。求划船的人多大岁数。”  相似文献   

3.
林川 《四川教育》2004,(6):29-29
一次,听一位教师上“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七册)“笔算除法”一课。教师创设了春天里三、四年级学生去植树的情境。学生根据相关信息提出问题: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并列出算式“52÷2”。该怎么计算呢?教师话音刚落,几个快嘴的学生就在下面喊起来:我会算。甚至还有学生已急  相似文献   

4.
<正>在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单元,关于运算法则,只有短短三句话: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做24-6÷3、4+6×3这类混合运算的题目时,错误率将近五成。当问学生为什么这样规定运算顺序时,他们基本上无法说明理由。可见,学生只知道混合运算的运算法则是什么,却未悟得其中蕴藏的道理。  相似文献   

5.
【活动设计】一、激发求知欲望组织学生“听算”:2+2、5+5+5+5、3+3+3+3。师:同学们能像老师这样编“连加”算式,相互进行“听算”吗?学生相互编这样的“连加”算式,分小组进行“听算”。教师出示学生编的部分“连加”算式,让学生观察、思考:你发现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些都是“连加”算式,每个算式的加数都相同。同时注意引导学生把这样的“连加”算式与“加数不相同的连加算式”比较。师:同学们能给这样的加数取一个名字吗?在学生取名为“相同加数”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相同加数”是二位数、三位数…  相似文献   

6.
一位教师在“有余数除法”一课上,出了这样一道题:“我们班50名同学去划船,一条船只能坐9人,那么我们需要租几条船?”学生列式:50÷9=5(条)……5(人)。对于剩下的5人是否需要再租1条船,学生争论不休:  相似文献   

7.
笔者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杨传冈老师执教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一课,受益匪浅.杨老师在教学中一是巧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根据已有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出正确算式,自然地探究新知;二是有效激活学生已有数学经验,适时提问引导,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合作,进而激发学生思考,探索出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相似文献   

8.
一次,笔者在听低年级的数学课时,出现了这样一个片段课上,投影片出示了一道图文式应用题,大意是车上原有42人,到车站后下车14人,又上车25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汇报交流时,学生的算式大致有以下三种①42-14 25=53;②42 25-14=53;③25-14=11,42 11=53.第二个算式一出现,教室里立刻小手林立“.老师,第二个算式错了!”看得出,他们对这种算法很有意见.教师问“为什么?能说说吗?”“乘汽车应该先下后上“!”老师教育过我们,乘车时必须遵守规则!”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改革的主旨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尝试当小老师,自己出题自己做”,或“自己出题让别人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他们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有乘法或除法的带小括号的两步算式的计算方法一、先复习与本节课有关的知识———有关加法或减法的带小括号的两步算式的计算方法二、教学例题(l)8 ×(9- 4);(2)(29+ 25)÷9我改变以前直接出示例题的教法,而是先出示8×()的算式,让学生来当小老师,要求学生在括号里填上一步计算的算式,看谁出的题最多。…  相似文献   

10.
教学片段这是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公开课。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把儿童公园中的活动情境表现得丰富多彩、形象生动。伴随着精彩的画面的呈现,老师提问:“谁能根据画面的内容,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计算出来?”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相当高。生①:“坐在草地上的有几个人?算式是3+2+4+3=12。”生②:“开赛车的有几个人?算式是2+2+2+2=8。”生③:“放气球的有几个人?算式是1+2=3。”生④:“划船的有几个人?算式是4+3+3=10。”教师点击一下鼠标,学生的答案就显示在屏幕上。当学生回答正确时,可以得到“你真棒”、“你真聪明”的评价;当学…  相似文献   

11.
一、创设情境,自主编题   1.师: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到商场去购物。 (出示课件 )请你选购最喜欢的两样商品,算一算买下它们共要付多少钱 ?算式又该怎么列呢 ?  (学生回答,老师课件演示。 )  〔评:教师创设“购物”情境,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和具体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一下子拉近了两者的距离,使数学走进了生活。这样的引入,独具匠心,为整堂课确定了轻松、自然的基调。〕   生 1:我喜欢电脑与电子琴,要算付多少钱,算式是 3815 1280  生 2:我喜欢足球与望远镜,要算付多少钱,算式是 205 376  生 3:我喜欢电脑与小提琴,要…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一位老师执教乘法运算定律中的“交换律、结合律”,引发了我的一点思考。1.过程描述在利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便计算的一次练习中,老师出示习题,并问哪些算式可以简算。学生一一做了回答。其中125×9一题,老师为了让学生明白运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不能使计算简便,故意语气加重,留给学生一个空间。有部分学生说:不能,大部分学生保持沉默。过了一会儿,一个同学“唰”地站起来:“老师,我还有一种简便方法:125×9=125×(8 1)……”学生还没说完,老师就草率地说:“这是加,不能适用乘法结合律。”还没等学生说完,老师就命令他:“你坐下,…  相似文献   

13.
一、现象走进班级,说话最“随心所欲、肆无忌惮”,要老师经常强调“纪律”的班级一定是低年级,而到了中年级,这种势头有明显的收敛,老师提问后,课堂上只有稀稀拉拉几个学生举手。到了高年级却是另一个极端,许多时候要老师故意创设情境,再不断引导、激励,课堂上才有三三两两的小手举起,而且常常是那些有非凡表达能力的“老面孔”,大多数学生选择“沉默”。在四十分钟的一堂课中,常常是老师一个人的声音回荡在“空旷”的教室里。二、调查用“你给大家唱支歌,好吗?”这个问题在全校作了一个小调查发现:一年级某班举手率是95%,三年级某班举手率…  相似文献   

14.
小的时候,我就喜欢作文,那和我们童年的有趣生活是分不开的。那时候,除了正规的课堂学习,课外的活动实在是太丰富多彩,如郊游、划船、在操场上跳集体舞、歌咏比赛、少年宫趣味小组、业余体校、种蓖麻和向日葵、办小气象台和小银行。有一次班级到玄武湖划船,我们这只船没有老师,到了湖心,船不听指挥原地打转,一船孩子吓哭了一半,这时候我坐到船尾去掌舵,老师在岸上指挥我左桨右桨,然后船终于平安到达了彼岸。事后写作文,我用一句话形容当时的惊魂未定:“我上了岸一看,咦,怎么脚下的地也在晃啊?”当时我念小学三年级,是班上一个毫不起眼的孩子…  相似文献   

15.
直观的、新颖的、多样的、有趣的教学游戏是组织儿童进行学习的好手段。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教学游戏。一、“开火车”。教师拿着一些算式卡片,指定一个学生先开始算,老师说:“火车向前开”,前面的学生一个个接着算,老师改说:“火车向左开”,左边的学生一个个接着算;也可以从某个学生开始,自觉地一个个接  相似文献   

16.
为让学生理解、掌握“倒数”概念,能正确、迅速地求出一个数的倒数,可将创设情境、自学课本、尝试解题等方法综合运用,分五段安排教学。一、创设情境,引入概念。先出示一组题目给学生口算:3×1/3、1/7×7、3/4×4/3、9/11×11/9、……。算后问:这些算式有不有相同之处?(让学生置身于两数相乘,乘积为1的一些算式的情境之中)然后指出:象上面这样的情况,若两数乘积为1,则这两个数互为倒数。从而引出“倒数”概念,并板书本节课题。二、自学课本,加深认识。先自学。提纲如下:①什么叫互为倒数?②参照课文,解释“7和1/7互为倒数”。从 P.16逆数第5行学到 P.17第3行。学完,即指定学生回答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一次教学活动中,有位老师执教了“有余数除法”,在最后环节设计了一道开放题(如下图).教师通过让学生学做“设计师”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圈一圈三角形,并写一写算式.通过这个练习沟通不同表示方式的关系,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在我校一堂小学数学一年级公开教学中,老师创设了课堂活动的情境,学生根据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8+7",这时一位学生快言快语说道:老师"8+7等于15",老师似乎没有听见,还按部就班教学,引导学生探索"8+7"的计算方法,最后小结时,同学们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你是怎样学会这些知识的?语言刚落,有的学生喊道,老师,我们早就会了。  相似文献   

19.
笔者曾听了两节效果迥异的数学课,现将这两节课的教学片断摘录如下.案例1“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巩固练习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现实情境:请这节课得奖的同学带着奖品(苹果)上台展示.师:小朋友,看着台上的同学,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话音刚落,学生纷纷举手.生1:我发现得奖的男生有13人,女生只有9人.生2:老师,有的苹果大,有的苹果小.此时,老师眉头微皱“:这是问题吗?”生3:老师,为什么有的苹果大,有的苹果小?生4:为什么有的苹果是红色的,有的苹果是金色的?……几分钟过去了,孩子们的发言都答不到点子上来,教师不敢轻易否定学生,也没有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虽然心里很着急,口里却一味地表扬:你观察得真仔细!是个了不起的孩子!案例2“解决问题”(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一、创设情境,提供信息谈话导入: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想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瞧!(课件展示:欢乐岛)欢乐岛多美呀!欢乐岛多热闹呀!咱们一起去看看吧.提供信息:出示猴子摘桃图.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分组探究师:认真看图,你们发现了什么信息?(学生讲,课件出示信息),你们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片刻后,学生积极发言,教师展示学生提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计算退位减法的方法中‘,算减想加’是一种很好的计算方法.因为它既能凸显减法的意义,很快算出退位减法的差,又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进位加法.”有教学参考资料如是说.新课改前的小学数学教科书也是采取“算减想加”的方法教学生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可是,实际上学生对这种方法的接受情况又是怎样的?“20以内退位减法”是一年级下册(苏教版)第一单元的内容,当学生学完“10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后,笔者在两所中心完小的一年级学生中做了一个调查,参加调查的82个学生中能用“算减想加”计算出16-9=7的只有25人,而用“破十法”即10-9=1,1 6=7计算的有57人,占调查总人数的69.51%.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认为,7岁~12岁的儿童正处于具体的运算阶段.在具体的运算阶段,儿童可以根据具体的事物或表象进行逻辑分类,或认识事物之间的一些逻辑关系.这就是说儿童已经超出了知觉的限制,掌握了事物之间的可逆关系,但是这种思维运算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由此可见,小学一年级学生习惯于用“破十法”算20以内退位减法便不足为怪.因为,在一年级上册学生熟练掌握了10以内数的分与合,况且对“分与合”的学习都是借助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