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具:一副扑克牌(去除大小王) 人数:5人以上 游戏规则:一人抽一张牌,贴在自己额头上,不许看自己的牌面,但能看到周围人的牌。  相似文献   

2.
小明的爷爷是个“旅游迷”,他从苏州玄妙观的地摊上买回来一种玩具,它是一副共九张的扑克牌,每张扑克牌的大小一样,但面上印的不是通常的1—10、J、Q、K和大小“王”,而是数字,正反两面都有,并且反面的数正好是正面的数的倒写数(如89的倒写数是98)。下面是九张扑克牌上正反两面的数。  相似文献   

3.
数学学习过程中也可以利用身边的小道具来丰富学习。小学生处在活泼好动的年纪,如果真要他们静下心来上一堂数学课,效果也许并不会怎么好。所以游戏就可以在教学中起到意想不到了作用了。课上可以得用扑克牌为孩子进行分组练习,课后也可好好记忆所学习到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张老师在学生学习“列方程与解方程”(人教版九年义务教材第九册P105~P129)这一内容后,上了一堂“扑克游戏”的活动课: 一、玩扑克游戏,发现秘密师:(拿出若干张剔除王牌的扑克牌分发给学生)  相似文献   

5.
张老师在学生学习“列方程与解方程”(人教版九年义务教材第九册P105~P129)这一内容后,上了一堂“扑克游戏”的活动课: 一、玩扑克游戏,发现秘密师:(拿出若干张剔除王牌的扑克牌分发给学生)  相似文献   

6.
陈飞 《小学生导读》2009,(11):24-24
数学活动课上,陈老师手拿一副扑克走进教室对大家说:“今天这节课我和大家做一个游戏。我这儿有54张扑克,我和任意一位同学轮流拿牌,每人每次最多拿5张,最少拿2张,谁拿到最后1张,谁就获胜。”  相似文献   

7.
游戏的目的:(1)通过游戏规则的制订,引导学生对游戏谜底的揭密和对游戏规则的推广.以游戏为载体,让学生体会数学中的公理化思想,并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2)在游戏过程中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的基本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内在联系,获得方法与经验,发展思维能力,增强应用数学的自信心.(3)通过游戏的趣味性、启发性和探索性,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从而激发对他们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唐翠娥 《湖南教育》2005,(21):35-36
游戏宗旨: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寓教于乐,激发兴趣。  相似文献   

9.
一、520"化学开胃菜"扑克游戏的提出520"化学开胃菜"扑克游戏是华南师范大学钱扬义教授课题组研发的由科学出版社出版(2013年版)的"520化学桌游"学习法中的四款游戏之一,也是一款化学启蒙游戏(见http://www.520hx.com.cn/)。作为化学教育工作者,怎样让中学生在化学教育启蒙阶段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保持学习化学的热情,建立"化学让生活更加美好"的观念,结合有趣性的原则,我们研发了  相似文献   

10.
路旁,有时可以看到这样游戏摊:地上事先画好一个写好数字的圆圈(如图),对应着数字摆满了奖品,有钟表、玩具、小梳子等。然后,摊贩拿出一副扑克牌,先让顾客自己说好向哪个方向转,再让他随意摸出两张,将两张扑克的数字相加(J、Q、K分别为11,12、13,A为1),得到几就从几开始按照预先说好的方向转几格(本身设为1格),转到数字几,  相似文献   

11.
彭强国 《学语文》2004,(4):38-39
活动目标: 通过本次活动,使初中低年级学生在其熟知的、感兴趣的扑克法则中学会收集、整理材料,合理结构文章,提高作文的兴趣和信心,并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和习惯。  相似文献   

12.
陈小彬 《新作文》2010,(10):17-17
星期三下午第三节活动课,马老师带我们到操场上玩踩"尾巴"的游戏,马老师把五颜六色彩纸做成的"尾巴"分发给大家,让同学们系在身后。就这样,同学们的身后都拖上了长长的"尾巴"!  相似文献   

13.
通过有趣味的扑克+好书推荐扑克牌的设计、游戏使用,满足孩子成长需求,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促成学生阅读的兴趣向长久的习惯转化;培养装帧设计、插图绘画能力,培养、训练、提升融会贯通的融合意识。同时,利用扑克+好书推荐扑克牌,加强学生和家长、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友好互动,训练和提升规则意识,使爱阅读、守规则成为陪伴一生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4.
黄崇飞 《师道》2009,(2):54-54
我班每周有一节活动课,这节活动课,我通过“拍卖”的方式转让给了学生。怎么拍卖呢?当然是通过“竞拍”,“价高”者得。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口算.口算的基础是心算,它基于个人对数的基本性质和算术运算的理解.而心算为个性化、多样化解决问题提供了机会.心算处在数学学习的伊始阶段,无论对学生的计算学习,还是对数学情感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更高层次数学思维的发展,甚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无论是生活娱乐还是网络游戏,用两副扑克打"双扣"这一活动在中国南方许多城市深受欢迎.  相似文献   

17.
魏丹 《绥化学院学报》2013,33(7):155-156
课堂是涌动着的生命,在智障学生的数学活动课堂中,游戏教学是一大亮点,它将常规的静态教学转变为动态教学,将教与学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游戏氛围中,引起发自内心的学习活动,不知不觉掌握知识,学会技能,学会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一、巧用游戏激发智障学生的活动兴趣作为智障学生的数学老师,我们总会有这样的烦恼:抽象的数学知识怎样才能被我们的智障学生所接受?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学生走进数学的天地?老师讲,学生听,学生们肯定会觉得枯燥无  相似文献   

18.
课题提出 爱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玩游戏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有利于学生学会人际交往,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竞争的加剧,孩子玩乐的时间越来越少,很多游戏也逐渐消失。此次活动,学生在课下调查、访问自己的长辈小时候玩的游戏,并且学会玩游戏;课上,学生通过说游戏、玩游戏、谈感受等一系列环节,体验、感悟民间游戏的乐趣,唤起了传承民间游戏的意识。  相似文献   

19.
扑克牌游戏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48页选学内容“翻牌游戏中的数学道理”一文,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桌上有奇数张正面向上的扑克牌,每次翻动其中任意偶数张(包括已翻过的牌),使它们从一面向上变为另一面向上,这样一直做下去,能否使所有的牌都反面向上?,通过让学生动手翻牌,得出了“不可能做到”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