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政权在其逐步统一北方之后,历代统治者就积极学习中原文化,大力推行“孝治天下”的统治政策,开始注重推行各种尊老养老礼仪.太和改制期间,北魏继承两汉魏晋以来的尊老养老传统,并仿效周礼,逐步恢复了魏晋之后因社会动荡而废弃的尊老养老礼仪,主要包括拜三老五更、行乡饮酒礼和赐几杖安车之礼三方面.北魏帝王系统颁行从中央到地方的尊老养老礼制,促使全社会形成了尊老养老的社会风尚,对巩固统治、稳定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尊老的礼仪     
曾燕波 《家庭教育》2007,(10S):46-46
农历九月初九,是传统的重阳节。古人认为这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1989年,我国把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封建王朝对尊老、养老工作高度重视,制定了养老于学校、赐官爵、赐几杖等尊老、养老制度和礼仪,并采取了设置国家养老机构、收养孤寡老人、赈济生活用品、减免其家人赋税徭役、刑律优免等具体的救助措施,使老人们得以老有所养,对家庭和睦和社会秩序的稳定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汉代尊老养老之风尚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对待老人由于统治者的高度重视,采取了诸种措施,从制度上予以保障,从而使尊老养老的风尚更加浓厚。这种尊老养老的风尚对当时社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汉代尊老养老教育与社会和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代尊老养老教育在继承先秦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汉代皇帝扮演了重要角色,将“以孝治天下”定为基本国策,朝廷将《孝经》列为儒家经典,命天下诵读,因而《孝经》起到了指导尊老养老的重要作用。除了学校教育,政府还重视社会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向社会全体成员灌输尊老养老思想。举孝廉从选官的角度为全社会制定了敬老尊贤的行为准则,成为鼓励人们尊老养老的强大精神武器。把尊老教育与法律尊老相结合,运用礼法对不养老、侮老、弃老者予以严惩。尊老养老教育对于家庭和睦与家庭保障、培养“尊老”风尚、保障社会和谐安定等等,都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但将道德教育置于绝对支配地位的弊端也不应忽视。  相似文献   

6.
两晋南朝时期,社会上盛行“尊老养老”之风。大量文献记载足以说明此时“尊老养老”之风的普遍性和社会性。门阀士族的养老待遇与庶民百姓的养老待遇有很大区别。广大劳动人民虽然生活困窘,但仍能奉亲敬老,这种美德与真情更值得称道。  相似文献   

7.
文化、价值观取向是决定一个国家社会保障模式的重要方面.探究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历史习俗,将有助于更好的解释该国的相关政策.养老制度背后有表现多样的尊老文化,作为社会行为,中国历史上的养老受中国传统尊老文化的深刻影响并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8.
北魏持续时间一百六十多年,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统治汉族的政权.在这个历史时期,民族融合、文化传播和宗教的发展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尤其是佛教在中国的社会发展上,更是别具一格.这一时期的佛教无论在历史文化还是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酒与尊老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精义之一。从社会伦理学的层面看,孝的本质含义是“尊老”。作为孝文化这种尊老的社会伦理学特征,也明显地反映在酒文化当中。  相似文献   

10.
侗族是一个富有尊老传统的少数民族,对侗族的尊老风尚进行系统的总结和研究,必将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本文就侗族尊老风尚的具体表现及其形成原因作一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尊老敬老传统美德的形成和发展与西周时期的学校教育密切相关。在西周的学校教育中,尊老教育是一项重要而突出的内容,学校是养老的地点之一,学校的师资主要由老年人担任,学校还是尊老教育的场所。在学校中进行尊老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2.
北魏作为鲜卑族建立的政权,在进入中原地区之后,除了原有的祭拜自然神之外,接受了汉族的一些文化传统。统治者祭拜境内的名山大川,普通百姓则祭拜本地的名山。为了赢得中原民众对其政权的认同,从定都盛乐开始,鲜卑族就不断地以汉族历史上的名人作为祭拜对象。  相似文献   

13.
14.
尊重老者如同慈爱幼者一样,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社会学同题。说它古老,是因为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此问题也就随之而产生;说它年轻,是因为人类社会即使发展到了现在或将来,也还有不少新的同题需待研究、需待解决。  相似文献   

15.
北魏时期的贫富分化及其影响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富差距明显是北魏一朝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现象,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北魏制度转型过程中的诸多缺陷所致,如北魏初期内重外轻的财政体系,官吏无俸禄以及太和八年班俸后的“计户给俸”制等等都导致财富分配不均、官员经商和贪污成风,从而造成社会财富高度集中,贫富差距加大,最终导致北魏社会危机。北魏的灭亡并非全面汉化,实质上是贫富差距所引起的社会危机。  相似文献   

16.
西汉以后,玉门县依托玉门关的地理优势逐渐发展起来。北魏至隋唐时期,玉门经历由县→郡→县→军→县的多次变更,呈现出波澜起伏的发展状态。其改变的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与当时的政治形势、社会发展需要和军事形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尊老的礼仪     
农历九月初九,是传统的重阳节。古人认为这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  相似文献   

18.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多民族文明冲撞交融、社会秩序重组的特殊历史时期,也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重要阶段。山东地区是北方佛教活动的重要地区之一,至今仍保留着北魏时期直到北齐阶段的诸多造像、刻经、寺院等佛教遗迹。基于类型学的方法,研究山东地区北魏佛教造像变化的轨迹,讨论其造型风格来源、流变,结合当时当地佛教传播、社会背景和地域文化特点,寻找造像背后的诸多信息。  相似文献   

19.
北魏平城时期佛教的复兴与北魏士大夫居士关系极为密切,在宗教信仰上他们与帝王找到了一个新的结合点,形成以皇室为中心,以士大夫为群体的居士团体;他们是平城时期佛教复兴的赞助人,幕后人。  相似文献   

20.
北魏的内河航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魏内河航运的发展首先得力于造船业的发展,北魏造船业的发展和北魏早期与中原地区的交往有着颇多的关系,而且随着北魏的向南发展逐渐发达,为了水路的畅通,北魏时期还对以黄河为主的水运通道进行了疏通,北魏的内河航运虽然说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得到真正的大发展,但在孝文帝之前,即达到一定的规模,漕运粮食等战争物资到洛阳以及南方前线是此后内河航运的重要内容,黄河水运的开通是保证北魏政权兴盛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