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21世纪,客家文化受到严峻挑战。如何"守护客家文化",这是摆在客家人与客家研究者面前的一项新的重大课题。所谓"守护客家文化":一是保护既存的客家文化;二是深入挖掘已被流失的与尚未挖掘的客家文化并对其进行深刻的研究。认识这一点十分重要,它有助于我们认识客家文化的独特性,有助于我们认识客家文化的价值和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客家民间文学?笔者遵循民间文学一以贯之的发展规律,结合当前的研究状况,对客家民间文学进行分析、探讨并加以界定,提出对其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20世纪的客家研究基本局限在客家源流和方言上,尤其是纠缠不休的客家源流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客家研究的全面深入。21世纪的客家研究,应在上半叶里,以客家文化即将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日见消逝的紧迫感,在明确客家研究的性质、目的、任务、内容与方法的基础上,建立起以中古汉族民间文化为特色的客家学,基本完成客家学的理论建构和客家文化的全面整理与阐释。  相似文献   

4.
客家学的发生经历了三个阶段,赖际熙处在最后的成熟阶段,他对客家学的发生,功劳巨大,主要贡献有二:一是以客家研究历史第一部专著《崇正同人系谱》开创客家研究的崭新局面;二是《赤溪开县事纪》对客家学发生的原因,作了清晰明白的交代。  相似文献   

5.
客家学的研究自19世纪末发端以来,罗香林是最早对客家民系作系统研究的奠基人。罗氏的学术思想对客家学研究启示多多。综观罗氏的学术著作,民族融合、文化融合的思想贯穿于字里行间。罗氏在论述客家历史源流时,在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强调其特殊性,引发了学术界的热烈讨论。本论题是在实践罗氏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结合田野考察资料有关客家研究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6.
客家民间文学是客家文化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研究。客家民间文学内涵丰富多彩,它一经诞生就与客家劳动人民结下不解之缘。通过研究可以知道客家民间文学是如何存在和发展的,又是如何指导与支配客家人的生存与生活方式的,从而深刻领会客家民间文学与客家人文精神的密切关系和对它研究所具有的较强社会功利性。  相似文献   

7.
政治文明的早熟和“宗法伦理”的局限,使得“正统文学”与“民间文学”形成了同源一流却又泾渭分明的两大体系。在长期发展演变的过程中,看似水火不容的体系,却不断地水乳交融。许多文学家在创作时都自觉不自觉地向民间文学学习。与此同时,这种富含“民间情结”的作品,又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人们将其改编成各种喜闻乐见的民间文学形式,广为流传。文学就是在这种“正统”与“民间”的互动中才拥有了永恒的生命。在这一点上,《聊斋志异》颇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8.
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是相互区别而又统一的整体.民间文学的产生对作家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家文学的题材,在很大程度上受民间文学的影响;在艺术创作中,民间文学还为作家提供了生动、丰富的人物形象;作家创作时运用的体裁,许多都是直接脱胎于远古时代的歌谣和民间传说等;民间语言是一座蕴藏丰富的宝库,各种口语、谚语、歇后语成为作家创作时丰富的源泉.  相似文献   

9.
研究客家方言群体的历史与文化,为研究中国历史与文化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内的传播、流布及其变异,可谓提供了一个典型的个案。通过这一个案,我们不仅能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在空间发展上的多样性、丰富性和层次性的认识,而且还能加深对中国文化的历史承传与时空转换的内在关系的认识。所有这些,是宏观的文化史研究所无法做到的。  相似文献   

10.
客家精神文化的特质是"崇文重教",客家教育文化要素是构建客家学的重要成分。立论所持依据是:一,教育是文化的载体,研究客家文化不能回避教育文化;二,客家人的人文特质是"崇文重教",客家"三乡"之首是文化之乡,教育是文化之乡的奠基石;三,从封建科举文化开始,至现当代的客家教育文化,均取得丰硕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无论是梅州的"进士文化"、"院士文化"、"大学校长文化"还是"将军文化",都为客家学的构建提供了坚实的历史文化依据。  相似文献   

11.
客家学在近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表现出过于偏重民间文献史料收集和文字叙述的缺陷,而在田野实证研究和民族志影像表达等方面则相对薄弱。闽西民间文化学者拍摄的四部客家民俗事象纪录片,以其原生态的直观表达方式,成为人类学者观察和研究客家地方社会的有效载体和工具。当下的客家学研究应与影视人类学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客家文化纪录片的表现形式,在分析客家社会的急剧变迁、抢救文化遗产和反思客家社会文化发展历程等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笔者依据生态群落的物种共存研究①及人类的演化②,触发客家文学的"泛化"与"特化"理论(generalization-specialization)。"泛化"与"特化"之间并非绝对的拉锯,而是存在的质量多寡。依据历史发展历程分作三时期:泛化、特化不分时期,泛化时期,特化时期。客家文学的泛化,对"客家"概念是空泛、浮泛的呈现,缺点在无独特性,不切实,优点在具有普遍性。客家文学的特化,则标举出客家文学有别于其它族群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3.
客家文学是一种地域文学。它包括客家文人文学与客家民间文学。它凸显了浓郁客家情怀与客家情调;描绘了客家人的社会生活、生存环境;深刻地蕴含了客家人的思想感情,并以其具有独特的文化标识而被认同。客家文学映射了客家社会的乡土性与客家特有的人文思想。  相似文献   

14.
从口头文学的盛行到书面文学的出现再到作家文学的诞生,是佤族文学的发展历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教育事业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佤族作家文学得以诞生,并不断发展,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佤族文化领域的一次革命。经过佤族作家近三十年的共同努力,进入21世纪后的佤族作家文学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成果,这也意味着佤族作家文学正在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罗香林先生对客家研究的贡献是巨大的,他在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客家研究导论》一书中提出了许多的理论和方法,为客家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成为客家研究的一代大师。同时他还提出了一项客家区域研究计划,虽受时代的局限无法全面开展,但为后来客家研究指出了发展方向。文章对罗香林先生的客家学贡献及其区域研究计划进行分析,结合当前广西客家区域研究工作,探讨客家文化研究的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古代文论的百年研究与世纪前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中国文学批评史,古代小说理论研究,古代戏曲理论研究,古代诗话、词话、赋论、文论研究,古代文论名著研究,古代文论的多角度研究等六个方面历史性地回顾了百年来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现状;从政局的稳定、经济的繁荣、社会的太平,以及思想解放两大方面反思百年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历尽沧桑的原因。在反思古代文论百年研究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新世纪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三点设想:“以文学批评还给文学批评,中国还给中国,一时代还给一时代”(朱自清语)。  相似文献   

17.
罗香林先生对客家研究的贡献是巨大的,他在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客家研究导论》一书中提出了许多的理论和方法,为客家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成为客家研究的一代大师.同时他还提出了一项客家区域研究计划,虽受时代的局限无法全面开展,但为后来客家研究指出了发展方向.文章对罗香林先生的客家学贡献及其区域研究计划进行分析,结合当前广西客家区域研究工作,探讨客家文化研究的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尚德是民间文学思想内容的主旋律,深入挖掘民间文学德育资源不仅可以诠释其文学价值,还有助于实现德育价值的开发利用,进而改造人们的主观世界,提升道德水平,对于增强区域文化软实力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价值及核心价值观研究的兴起,根源于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实践的需要.近年来,在良好的政治生态和学术氛围中,理论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特征、源流历程、地位功能、凝练表述和培育践行等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省思前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维方法研究社会主义的价值合理性,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点理据、比较优势、凝练概括和微观培植,将是今后的理论生长点和创新点.  相似文献   

20.
从20世纪80年代初认知语言学的诞生,到1990年国际认知语言学协会成立,再到本世纪十年来认知语言学理论对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广泛研究,表明了认知语言学是语言研究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势。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研究翻译,为我们展现了有别于传统的翻译理论的一个全新的视角。本文综述了认知语言学理论与翻译研究这一课题在中国的研究状况,分析了其研究范围、相关课题、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