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郁达夫不仅是一位名声显赫的文学家,还是一位态度严谨、目的明确、方法得当的翻译家。本文从郁达夫的翻译态度、翻译目的、翻译标准和翻译方法等方面论述了他的翻译观。他的许多翻译方面的观点、见解不但在当时,就是在现在也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郁达夫不仅是一位名声显赫的文学家,还是一位态度严谨、目的明确、方法得当的翻译家。本文从郁达夫的翻译态度、翻译目的、翻译标准和翻译方法等方面论述了他的翻译观。他的许多翻译方面的观点、见解不但在当时,就是在现在也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郁达夫不仅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同时也是杰出的翻译家。从翻译选材、翻译标准、译者素养、对待重译的态度等几个方面对他的翻译观进行归纳和评介。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讨论了王国维在翻译方面的成就,首先讨论他作为译者所具备的素质,然后总结他的译著,接着分析他的翻译理论,最后还提出他作为翻译家的一些特点,目的是比较系统地探讨一下王国维作为翻译家所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5.
陈独秀既是政治领袖也是文人学者。作为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翻译家,他不仅从事过翻译实践和翻译组织活动,也进行过翻译研究活动,形成了“翻译为政治和革命服务”的翻译思想,在翻译的态度、“信、达、雅”的翻译标准、“直译”与“意译”的辩证关系、译文的可读性要求和译名的统一性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对中国的翻译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戏剧家焦菊隐以其卓越的艺术才华,备受世人的赞赏。同时,焦菊隐还是一位优秀的翻译家。从焦菊隐作为一位翻译家的视角出发,文章在对其翻译实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他的翻译思想进行阐释,指出作为一位翻译家,焦菊隐不仅有丰富的翻译实践,也提出过颇有见地的翻译思想,在中国传统翻译史上,他的翻译思想不该被忽略。  相似文献   

7.
余光中是台湾著名文学家 ,也是一名优秀的翻译家。本文拟就探讨其翻译观点 ,并结合他的部分翻译实例 ,展现他在翻译上的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8.
知名翻译家江枫翻译了大量著作,他翻译的英语诗歌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新世纪也流传颇广。江枫关心中国翻译学科建设,推崇“忠实”和“形神兼备”的翻译观,对当代学界的一些翻译观与翻译实践提出质疑,与诸多知名翻译学者展开论辩。通过梳理江枫的翻译实践历程,分析其翻译理论以及介绍他与其他翻译家的争辩,全面展现这位功勋卓著的翻译家。  相似文献   

9.
郭沫若翻译思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沫若从小受中西文化浸染,一生著述和译著丰富,对中国的翻译事业有特殊的贡献。郭沫若作为翻译家,就翻译者的素质、译者的动机、诗歌翻译、以及翻译创作论等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的译著和翻译理论都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0.
成仿吾不仅是一位革命家、文学家、教育家,而且也是一位优秀的翻译家。人们对成仿吾的关注主要是他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将抛开其文艺理论家、批评家的身份,从一个翻译家的角度来探究成仿吾的译诗观、译诗的翻译思想,并力求对他的翻译思想及其翻译作品作一客观的评述。  相似文献   

11.
冰心的翻译与翻译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冰心不仅是中国现代卓越的作家和诗人,而且也是在翻译上有杰出成就的翻译家。本文主要从翻译宗旨、译者素质、 翻译原则、译诗观点等四方面对它的翻译理论和技巧进行归纳和评介。  相似文献   

12.
冯亮 《考试周刊》2011,(91):28-29
葛浩文是当代中国的首席翻译家,葛先生热爱翻译,对待翻译态度慎重,通过自己丰富的翻译实践,形成了自己的译学见解,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相似文献   

13.
理雅各传教士身份与翻译家身份的交叉性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教士翻译家理雅各在中国经典的翻译实践中找寻中国宗教的神圣性。他在阐释中国经典时采取的不同策略显示了译者作为翻译家兼传教士双重身份的交叉性。译本中频频出现"直译加注"的现象向我们表明了一位学者型翻译家对中国文化的尊重;而本着对传教事业的忠诚,也为了让他的译本读者能较好地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必要时诉诸于"心灵沟通"翻译法也是他作为一名基督教传教士的明智选择。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7,(76):18-19
文章通过对赵萝蕤《草叶集》译本的细读和文本分析,探讨其作为知名翻译家、教授对待翻译的态度、标准和方法。她的态度是严谨且坚持;她一贯遵循的翻译标准是忠于原著及具有高语言水平;她采用的翻译方法是直译意译相结合以及注释法。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20年代末,厄普顿·辛克莱的艺术理论著作Mammonart一书在中国文艺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尤其是创造社成员利用其中"艺术是宣传"的言论作为提倡革命文学的标语。郁达夫于1928-1929年持续翻译了此书的21个章节,并把此书命名为《拜金艺术》。郁达夫翻译此书不仅仅是因为兴趣,更重要的是因为郁达夫想借此书表达自己对文学与社会的态度。  相似文献   

16.
贺麟(1902—1992),四川金堂人,中国近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翻译理论家、翻译家、黑格尔哲学研究专家、新儒学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20世纪颇负盛名的哲学家和翻译家,他在翻译实践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不过,遗憾的是,其在这方面的贡献时至今日也很少有人进行过研究。文章试图全面、系统地梳理贺麟的翻译实践,以期学界重新发现并认识其翻译实践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7.
鲁迅是直译翻译策略的坚定拥护者,他的译文占其文学作品的一半以上,但其直译翻译策略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直备受冷落。鲁迅同时代的翻译家对直译翻译的反对、当代翻译家对直译翻译的排斥以及特殊时代意识形态的操控是导致其直译翻译策略备受冷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郭沫若不仅是我国的文学巨匠,同时也是一位多产的翻译家。他对翻译研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主张。本文通过勒菲弗尔提出的改写理论探讨意识形态和诗学对他翻译活动的操控。  相似文献   

19.
严复是中国近代著名翻译家。他翻译了众多的西方学术著作,形成了独特的翻译理论,并在翻译版权、翻译管理方面进行了开天辟地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2002年10月15日,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在北京举行"庆祝中国译协成立20周年暨资深翻译家表彰大会",会上对176位翻译家提出表彰并授予"资深翻译家"荣誉称号.戚国淦先生是首都师范大学惟一获此殊荣者,这是对他几十年翻译事业的充分肯定.戚国淦先生确实是一位"皓首穷经,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献给翻译事业"的资深翻译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