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化”体现了数学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数学化”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数学教学应关注学生“数学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荷兰数学教育家Hrendental说:“让学生自己发明数学就会学得更好!”“让它经历教学化的过程,这是数学的一大原则,”因此,课堂教学中,我们努力去给学生营造这种“数学化”的课堂学习氛围,以激发学生自己创造数学的热情,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学会自己做数学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注意从问题出发,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猜想、归纳,在发现、创造中掌握知识,如我们在提出如何对27-8x3进行因式分解问题之后,让学生计算(3-2x)(9+6x+…  相似文献   

3.
一位教师在教学"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时,先让学生测量出长方形贺卡的长和宽,再让学生探索、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最后让学生根据贺卡的周长选择长度适当的彩带美化贺卡。乍一看,这一教学片断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测量计算长方形的周长,体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这一描述,明确了小学数学的内涵,即数学是一种过程。而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在知识与技能部分的目标阐述中反复用了这样的句式:“经历……过程,掌握……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首次把“经历”这一过程性动词纳入了数学学习目标,这对于我们长期以来已经习惯了的知识技能目标定位在”知道”、“理解”、“掌握”和“运用”的认识带来了震撼性的冲击:新课程必须重视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经历过程”。  相似文献   

5.
让学生经历学数学的过程,通过操作,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主动参与,亲身实践,,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习能力,促使独立思考。  相似文献   

6.
<正>前段时间,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周卫东执教的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找规律"一课,其高超的教学艺术,令所有与会教师折服。整节课中,周老师将重点放在了"找"之上,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寻找并发现周期现象的规律,在观察、比较、归纳等活动中,引领学生经历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现  相似文献   

7.
前段时间,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周卫东执教的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找规律一课,其高超的教学艺术,令所有与会教师折服。整节课中,周老师将重点放在了找之上,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寻找并发现周期现象的规律,在观察、比较、归纳等活动中,引领学生经历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现  相似文献   

8.
9.
米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反复强调:“学习数学的惟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其中包含着大量的数学活动经验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使自主探索活动成为了可能。  相似文献   

10.
数学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在关于课程目标的阐述中,首次大量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索”等刻画教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从而更好地体现了数学教学对学生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具体而言,就是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经历知识与技能形成与巩固的过程,经历数学思维的发展过程,经历应用数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与态度。  相似文献   

11.
新《数学课程标准》在关于课程目标的阐述中,首次大量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从而更好地体现了数学学习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具体而言,就是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经历知识与技能形成与巩固过程,经历数学思维的发展过程,经历应用数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与态度。  相似文献   

12.
美国科学启蒙教育专家、哈佛大学教授兰本达曾经说过:“发现意义、领会意义是经历、参与的结果,没有这些先决条件,就不可能演化出意义。”我在自然教学中尝试着运用兰本达教授所倡导的“探究—研讨”教学法,精心地为学生设计探讨程序,组织构建材料,引导学生自由地、独立地通过观察、试验、整理、归纳、分析、推理等活动,亲身经历“探究—研讨”过程,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学习过程的“主角”,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试验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 “探究—研讨”过程分四步进行。 一、提出探…  相似文献   

13.
充分挖掘教材,精心布置情境,充分展示知识的发生过程,引导学生实行数学的再创造。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是帮助学生主动学习的根本途径。教师精心安排,选择适当的课题,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让每个学生获得较多的再创造机会。  相似文献   

14.
15.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告诉我们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探索与体会。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儿童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日月星空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教师要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创设丰富多彩、儿童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激发和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开…  相似文献   

16.
一、探究从问题开始 奥地利哲学家波普尔在《研究的逻辑》等著作中提出过“P1-TT-EE-P2”的四段图式。P1表示问题,TT表示尝试性的各种理论,EE表示通过批判和检验,即反驳以清除错误,P2表示新的问题。图式表明,科学的发展是“始于问题,并终于问题”的无穷循环。在这  相似文献   

17.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呢?  相似文献   

18.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断更新,探究教学的新理念已在教师心中根深蒂固。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参与下,学生主动尝试、主动探索、主动了解和主动发现.学生动的多了、说的多了。这提醒我以新的视角审视每天都经历的教学生活。下面我想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探究教学中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习数学知识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吴斌 《青海教育》2009,(11):49-49
教师的教学理念体现于教学的细节之中,教学的微妙之处折射着教师的教学思想、艺术。关注细节,就是关注新课程理念是否落实到位,就是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课程的要求。本学期例行的一次作业检查中的一个细节,引起了我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