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剥皮诗"通常以前人较有名气的诗做基础,运用颠倒、删除、增添或者改动数字等手法,使原意更好或与原意相反,借古讽今,读来妙趣横生,诗意盎然.  相似文献   

2.
剥皮诗通常以前人较有名气的诗做基础,颠倒、删除、增添或改动几个字,使原意更好或失去原意,借古讽今,变成另一种意义。  相似文献   

3.
孟子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说理论内涵丰富、实践意义重大 ,是解读、阐释作品的重要原则。在“解诗”活动中 ,虽有读者主观因素参与 ,但探求结果越契合作者作品原意越好。在“用诗”活动中 ,往往能突出表现用诗者的创造性 ,但是正确深入理解作者作品原意是重要前提 ,不能很好地“解诗”就不能很好地“用诗”。  相似文献   

4.
长期来,我对毛泽东同志《七律·答友人》诗有这样的看法:它是缅怀、慰籍、悼念杨开慧烈士的。这看法不一定符合诗的原意,但我觉得并非全无道理。 在“四人帮”横行称霸时期,这看法只能同少数同志交换意见,是不能写文章提出来讨论的。因为江青忌讳“骄杨”,害怕人民群众歌颂“骄杨”。因此,长期以来,对于《七律·答友人》诗的原意,人们不敢去讨论,诗的艺术形象也被曲解了。  相似文献   

5.
形象思维是诗歌的本质特征,如何翻译好诗中的形象是能否翻译好一首诗的关键。依据原诗不同的表达方式,翻译形象的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严格按字面义翻译,修改、简化和意译原诗形象。完全直译不切实际,完全意译可能不利于再现原诗的韵味、情趣。以翻译形象这个中心出发,只有准确传达出原意,才能有助于保存原诗形象。因此,能否准确传达原意是翻译原诗形象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译诗就是用不同的语言移植诗中的意境,并做到“传神”,“传美”这两个目的,目前出版的书刊中,在古汉诗英译里出现一些不足之处;1、用词不当,2、误解原意;3、不能传神;4、失却美感;5、以散译诗,一些诗经过改译,可以达到“传神”,“传美”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译诗就是用不同的语言移植诗中的意境,并做到“传神”、“传美”这两个目的。目前出版的书刊中,在古汉诗英译文里出现一些不足之处:1.用词不当;2.误解原意;3.不能传神;4.失却美感;5.以散文译诗。一些诗经过改译,可以达到“传神”、“传美”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译诗就是用不同的语言移植诗中的意境,并做到“传神”、“传美”这两个目的。目前出版的书刊中,在古汉诗英译文里出现一些不足之处:1.用词不当;2.误解原意;3.不能传神;4.失却美感;5.以散文译诗。一些诗经过改译,可以达到“传神”、“传美”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以怨言诗固然为中国诗学的一个传统,但孔子所言诗可以怨亦自有其经解本义,对古典进行现代阐释的同时,也应当尊重和力求揭示古人原意。程巍研究员新撰论文原题《诗可以怨与钱锺书的〈诗可以怨〉》,原刊《中华读书报》2009年12月30日13版。为便学界检索,征得作者同意,由期刊再予刊载,原刊编辑删落的个别字句均予保留。  相似文献   

10.
对鲍照<代苦热行>的主旨,主要有两种看法,一为传统看法,认为该诗"刺功高赏薄";一为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的看法,认为该诗是对不义战争的指斥.后者合乎鲍诗原意.但鲍照此诗不值得称赞,因他弄错了林邑之战的性质,将正义之战当作不义战争看待.  相似文献   

11.
<死水>是闻一多最具代表性的诗篇.诗人把1928年出版的诗集定名为<死水>,便是诗人对此诗特别看重的证明.然而,对<死水>的评价,历来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我以为,对该诗的理解,要想与诗人原意不悖,须细细体味原诗.  相似文献   

12.
断章取义 常指随意摘取诗文中的一部分为己所用,而不 管作者的原意如何。典出《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赋 《诗》断章,余取所求。"春秋时各诸侯国进行外交活 动时,使节们往往以赋《诗》为表达己方意愿的手段。 但赋诗者与听诗者可以对诗的文句有自己的理解, 而不必管诗的本义如何。这就出现了断章取义的情  相似文献   

13.
以怨言诗固然为中国诗学的一个传统,但孔子所言"诗可以怨"亦自有其经解本义,对古典进行现代阐释的同时,也应当尊重和力求揭示古人原意。程巍研究员新撰论文原题《"诗可以怨"与钱锺书的〈诗可以怨〉》,原刊《中华读书报》2009年12月30日13版。为便学界检索,征得作者同意,由期刊再予刊载,原刊编辑删落的个别字句均予保留。  相似文献   

14.
《文心雕龙&#183;诏策》7处引用《诗经》成辞,涉及大雅、小雅、周颂三部分内容,共7篇作品,可分为直接引用《诗经》原句,调整《诗经》原文字句、保留原意另造新句,用诗原辞、原意重组新句三种类型,这是刘勰“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文论思想的具体实践,反映了作为理论家的刘勰把《诗经》看作自己的资源和研究对象,在创作时自觉、自发地运用《诗经》。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1917年写的《与天奋斗》诗。曾激励无数人英勇奋斗。但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曾篡改该诗原意,用来挑起群众斗群众。给一些人理解该诗的真正含义打上了偏见的烙印。本文从“与天”、“与地”、“与人”奋斗的历史内涵和现实意义进行考证和分析。发现该诗既是当时的时代号角,又是对人类“奋斗”不息精神的歌颂。具有永恒的哲理性及艺术上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16.
《死水》是闻一多最具代表性的诗篇。诗人把1928年出版的诗集定名为《死水》,便是诗人对此诗特别看重的证明。然而,对《死水》的评价,历来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我以为,对该诗的理解,要想与诗人原意不悖,须细细体味原诗。  相似文献   

17.
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一反传统解释学对文本"唯一正确"的原意的追求,突出强调了解释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用伽达默尔阐释学观点观照历代《诗经》的解读,可以明显地看出,以政教范式解《诗》的诗经汉学,以理学范式解《诗》的诗经宋学和以考证范式解《诗》的诗经清学都打上了时代烙印,体现着文本作者视域和理解者视域的融合。  相似文献   

18.
尚书书名。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原意“上古的史书”,是商、周两代统治者的讲话纪录及东周、战国时期根据往古材料加工编成的虞、夏史事记载。春秋战国时期,《书》篇流传已不多,因此各学派都进行搜集。儒家把所搜集的《书》与所搜集的《诗》编为两种重要读本。秦始皇烧灭《诗》、  相似文献   

19.
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中选有诗经二首,即《伐檀》和《硕鼠》。《伐檀》诗“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句中的“不”字,《硕鼠》诗“无”食我黍”句中的“无”字,课本上均作副词解释,分别译注为“不是”、“不要”。这两个字在这具体语言环境里,是副词还是语助词,怎样解释更为符合原意,我们认为应加以辨析。  相似文献   

20.
对于《乞食》诗,一直流行着这样的观点:它是首托言诗,表面写的是陶渊明入仕之前,挨门行乞丐食之窘状,抒发感恩思谢之情,寄寓故国旧君之思。本文认为:《乞食》纯属记事诗,所记的是诗人晚年向人借贷、感人留饮之事。对于诗题的诠释,须求本义原意,切忌以今类古。分析作品,要透彻解剖其本身,既看到显义层面,又看到隐义层面,并将两者结合起来批评,才能得出较为科学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