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国内外学者围绕同伴群体与学生欺凌的关系开展了丰富的研究,却较少关注复杂同伴关系中欺凌的生成逻辑。基于对两所学校高中生的访谈和同伴提名数据,本研究发现:在社会遵从效应的影响下,青少年在亲密的友谊中选择“有难同当”,因不辨是非地帮助朋友而卷入欺凌;在“表面朋友”关系中,他们为了与群体成员保持一致行为风格而卷入欺凌。在社会比较效应影响下,亲密朋友之间因嫉妒而诱发欺凌;青少年因视“表面朋友”为竞争对手而成为欺凌他人的“亲密敌人”。同伴关系类型和同伴群体效应的交互作用影响着同伴关系网络下学生欺凌的生成逻辑。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长沙市某幼儿园86名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测量法、自然观察法和访谈法考察了幼儿在交往过程中的友谊形成行为,以期揭示同伴文化对幼儿友谊形成和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幼儿群体中存在丰富的同伴文化,“同伴互动”是友谊形成的先决条件;(2)幼儿在友谊形成的过程中所出现的合作、分享或冲突等行为均受其自身同伴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同伴接纳”、“同伴关注”等同伴文化的要素对于幼儿友谊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3)同伴文化通过外部和内部两条途径影响幼儿友谊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同伴关系在儿童青少年的发展和社会适应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包含了同伴接纳和友谊这两个重要的层面。智力落后儿童的同伴关系的发展是智力落后儿童适应行为发展的—个重要方面。而适应行为的理论研究和智力落后儿童适应行为的培养是智力落后研究和教育实践中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对于智力落后儿童的同伴关系的研究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活动,是个体发展自身的方式。儿童在与他人相互交往的过程中,逐渐掌握社会技能和杜会道德准则。只有在此基础上,儿童的心理水平及社会交往能力才能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才能逐渐学会在平等的基础上协调好各种关系,最终成为社会的人。 同伴是由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及行为方式等方面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群体,它以独特的、重要的方式帮助儿童塑造个性,约束社会行为,形成社会价值观和态度,是儿童社会化不可缺少的动因。研究表明;同伴关系有利于儿童社会价值的获得、社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同伴关系是留守儿童获得社会支持和安全感的重要源泉,同伴交往经验可以促进留守儿童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为其提供行为榜样。因此,通过为留守儿童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往创设有利条件,并实施有效的交往指导,倡导支持性的交往行为等教育措施,帮助留守儿童建立支持性的同伴关系,进而促进留守儿童心理行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同伴关系的功能及其对学业成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同伴关系表现为两种,一种是同伴接纳,一种是友谊。同伴接纳与友谊在青少年发展和社会适应中有着不同的功能。这两种同伴关系对学业成绩有着不同的影响。了解这两种不同的影响对青少年的教育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同伴接纳、友谊与学业成绩的关系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伴关系表现为两种,一种是同伴接纳,一种是友谊.通过分析友谊与同伴接纳的关系及它们在青少年发展和社会适应中的不同功能,揭示这两种同伴关系对学业成绩的不同影响,以期对青少年的教育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儿童同伴接纳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伴接纳在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对儿童青少年的同伴接纳的研究,综述了青少年儿童的同伴接纳与心理理论、友谊、学校适应及学业成绩等的相关研究成果,望这些研究成果能在儿童、青少年的培养与教育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发展时期出现的特殊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不容乐观。同伴关系在留守儿童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伴接纳对儿童的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而同伴拒绝、同伴侵害会导致留守儿童出现心理扭曲、学业危机、品德不良等问题。综合历年来中小学留守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同伴关系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并提出了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10.
曹荷建 《山东教育》2012,(12):51-52
同伴关系主要是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学前儿童的同伴关系为儿童提供了合作和平等的学习技能和交流经验的机会。这种关系有可能成为幼儿将来从事发展社会能力、社会正义感和爱的能力的基石。  相似文献   

11.
同伴关系是儿童生活经验中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起着独特而无法替代的作用。我国特殊儿童同伴关系影响因素的研究对象涉及听觉障碍、视觉障碍、智力障碍和学习困难四类特殊儿童。这四类特殊儿童同伴关系影响因素的研究程度不同,如视障儿童同伴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只涉及心理理论,而影响学习困难儿童同伴关系的因素较为全面,包括性别、个性、社会行为、社会认知和情绪等个体的内在因素,还涉及外部因素中的家庭因素。  相似文献   

12.
同伴关系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因素。调查结果显示,随班就读自闭症儿童的同伴关系不容乐观,同伴接纳程度较低,处于被拒绝地位,友谊关系欠佳。建议呵护自闭症儿童的交往意愿,提高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自闭症儿童的接纳能力,具体做到:培养普通学生正确的自闭症儿童观以及与自闭症儿童的交往能力、培养自闭症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和社会交往能力以及创建融合教育的班集体、营造融合教育的文化。  相似文献   

13.
学生到了中学阶段,其重要他人已不再是父母或教师,而变为朋友。近年的研究发现,在同伴群体中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中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学业的顺利完成以及认知能力和人格的健康发展,而不良的同伴关系可能导致学业、行为、情绪等学校适应困难。我校心理辅导中心跟踪的个案也发现,来访学生往往是没有朋友的学生。因此,对于初一刚入学的学生来说,如何与新同学交往,如何交到新朋友,如何和朋友相处,对他们是否适应中学的学习和生活尤为重要。因此,开展初一新生同伴交往适应的心理课堂教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本研究依照同伴关系的两个维度--同伴接纳和友谊关系以及自我同一性理论作为课程内容设置的理论依据,依照团体动力学理论进行课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14.
儿童同伴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同伴关系在儿童的发展和社会适应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同伴接纳的类型,从儿童的社会行为和社会认知方面探讨了影响同伴关系的因素,并作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什么是朋友?""你为什么要交朋友?""你喜欢和什么样的人成为朋友?"如果问儿童这些关于友谊的问题,你会发现不同年龄的儿童会有不同的答案,儿童对"朋友"的理解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友谊是和亲近的同伴、同学等建立起来的特殊亲密关系,对儿童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它提供了儿童相互学习社会技能、交往、  相似文献   

16.
同伴关系是仅次于亲子关系的重要关系,同伴关系不良会对儿童发展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因此,对儿童进行社会技能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儿童同伴群体是建立在感情基 础之上的,在相互交往过程中自发建立起来的非正式群体。不同类型群体对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社会化的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重视和研究儿童同伴群体,意义重大。儿童同伴群体的发展经历了由“前同伴群体”到“同伴群体”的过程。入学之初,儿童严重缺乏社交技能,交往本着就近的原则,冲突频繁,合作意识薄弱,同伴关系很不稳定,尚未形成群体,两个人还能交往,三个人在一起时,交往合作就会发生困难,属于“前同伴群体时期”。但在这种初步交往的过程中,儿童的合作意识、交往技能开始发展。在共同的学习…  相似文献   

18.
同伴关系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是显著的,儿童良好的同伴关系是他们心理健康和取得学业成功的必要前提,是一个人将来顺利适应社会的必备条件.积极发展儿童的同伴关系,让他们与同伴主动交往,是培养儿童的社会技能,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19.
城市流动幼儿同伴关系不良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同伴关系在儿童社会化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判断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受生活环境的局限,城市流动幼儿大多存在同伴关系不良的严重问题.政府、流动家庭、幼儿园与社区都应积极主动地关爱流动幼儿,为其良好同伴关系的建立与身心的健康发展创设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0.
良好的同伴交往是儿童社会化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福利院儿童是我国儿童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大都有遭遗弃或失去亲人的痛苦经历,再加上特殊的福利院养育环境使其无法拥有普通家庭的正常情感体验,很多儿童在与同伴交流过程中表现出孤僻、偏执、攻击行为较多等不良交往习惯,严重影响了同伴关系的质量,对其正常的社会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