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杨敏利  党兴华 《科研管理》2014,35(10):69-76
本文采用文献整理和合作访谈调研相结合的方式,设计有效的测度量表,发放问卷并获得相关数据,在可靠性检验的基础之上,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研究创业企业与创投机构合作关系影响其成长绩效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创业企业与创投机构间的利益分配、信任程度及信息共享度是影响创业企业成长绩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孔海东  刘兵  张培 《软科学》2020,34(2):103-110
采用Meta分析方法,基于88篇独立研究文献和24122个有效观测对象,分析了中国企业情境下信任与绩效关系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①不同层次、类型的信任与绩效之间显著正相关,但在强度上有差异,组织间信任对合作类绩效影响更强,组织内信任对关系和创新类绩效影响更强;②两者关系受到情境特征、设计特征、测量特征的调节,其中信任设计、出版、时间特征对组织间信任与绩效关系调节效应不显著,行业和第三方变量特征对个人层次信任与绩效关系调节效应不显著;③未来关注两者关系的复杂环境和动态过程特征,有助于更好理解信任对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伴随日益加剧的竞争环境,寻求关系成为企业获取重要资源的战略手段。结合245家中国企业样本的调研数据,分析了企业政治关系和商业关系对企业绩效的直接作用,分别验证了企业资源冗余和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及联合调节作用。以地域为标准将总样本划分为东、西部两个子样本,分析了东、西部企业在上述关系上的不同表现,剖析了何种情境和地域之下企业政治关系和商业关系能有效的影响企业绩效。结果表明,东西部地区企业政治关系和商业关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资源冗余和环境不确定性对政治关系与企业绩效存在联合调节作用。其中,随着环境不确定性的提高,东部企业商业关系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好的效益,西部企业资源冗余能更好的促进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4.
祝振铎  李非 《科研管理》2017,38(7):108-116
创业拼凑为突破"新生弱性"与"小而弱性"导致的双重资源约束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解释,但其如何通过现有资源的创造性利用以支持新企业生存和成长、以及该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尚不明确。本文以212家成立时间在8年内新企业为样本,研究关系信任对创业拼凑与新企业生存和成长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创业拼凑对新企业财务绩效、成长绩效具有显著地正影响;关系信任对创业拼凑与新企业财务绩效、成长绩效具有显著地调节作用。本文认为,在当前转型升级经济环境下的新企业通过"内外兼修"的方式培育和发展创业拼凑战略,并注重关系信任的资源配置机制和经济杠杆作用,以突破资源约束及获得创业成功。  相似文献   

5.
网络嵌入能够帮助企业加强协作和管理创新机制,如何发挥网络嵌入的积极作用成为企业提高合作创新绩效的迫切需要。基于社会网络理论视角构建网络嵌入、联盟信任和合作创新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型,着重研究网络嵌入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内在作用机理,并对联盟信任在网络嵌入和合作创新绩效中的中介作用,以及伙伴互动特征(沟通交流和信息共享)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进行分析。以我国207家新创企业作为研究对象的实证研究发现:在我国情境下,企业嵌入于社会网络中能够促进企业成长和提高合作创新绩效,联盟信任在网络嵌入和合作创新绩效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伙伴互动特征中的沟通交流在网络嵌入和合作创新绩效的关系中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资源依赖理论出发,按国有和民营划分,分析孵化器所有权性质对创业导向和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创业导向的创新性、先动性和风险承担性3个维度与创新绩效都呈正相关关系;民营孵化器正向调节创新性维度与创新绩效的关系,而在风险承担性维度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上起负向调节作用,在先动性维度与创新绩效关系之间的调节效应不显著。研究结果为我国孵化器政策制定和创业者选择孵化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阮鸿鹏  池仁勇  张军 《科研管理》2022,43(5):104-112
管理者如何在不确定环境下管理好组织间信任模式,继而提升企业合作创新绩效成为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基于战略决策视角分析不确定环境下组织间信任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组织间计算信任与关系信任对企业间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具体表现为组织间计算信任能显著提升企业间合作创新绩效,组织间关系信任与企业间合作创新绩效间呈倒U型非线性关系,且关系信任的合作创新激励效应强于计算信任。进一步,市场不确定正向调节关系信任与合作创新关系,负向调节计算信任与合作创新关系。行为不确定负向调节关系信任与合作创新关系,正向调节计算信任与合作创新关系。本文丰富了供应链网络下组织间信任与企业创新发展相关理论研究,为企业在不确定环境下管理合作信任模式提供借鉴与指导。  相似文献   

8.
基于社会资本和创新理论,制造业企业跨越技术锁定获得创新绩效的过程被广泛关注。本研究详细考察了锁定效应下制造业企业关系资本的运用以及不同类型的技术战略选择对创新绩效的调节效应机制。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四种技术锁定效应显著抑制企业对创新绩效的获取,利用商业关系资本和政治关系资本帮助企业跨越了不同类型的锁定效应,提升创新绩效。而且,在当前中国转轨经济时期,模仿跟随战略比技术领先战略更适合中国企业,正确的技术战略选择也可以对冲锁定效应的影响,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本研究的相关结论对于理论的进一步研究与政府和企业的管理实践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基于数字化投资和双元创新能力理论视角,以2015—2020年沪深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数字化投资对企业成长绩效的影响,分析了探索性与应用性创新在数字化投资与公司成长绩效之间的中介效果,探讨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对数字化投资与企业成长绩效是否存在调节效应。回归分析结果发现:(1)政府数字化投资与企业数字化投资均对企业成长绩效具有积极影响;(2)双元创新能力在数字化投资与企业成长绩效间起显著中介作用,应用性创新能力分别在政府数字化投资、企业数字化投资与企业成长绩效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探索性创新能力在政府数字化投资、企业数字化投资与企业成长绩效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在数字化投资与企业成长绩效之间发挥了调节效应,风险承担水平越高,数字化投资对企业成长绩效的影响效应越强。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制造企业利用数字化投资,提升双元创新能力,推进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创业认知理论,研究了资源可获得性认知通过创业导向影响企业成长绩效的作用路径。通过多元回归方法,对189个企业样本的实证研究发现,资源可获得性认知及创业导向都对企业成长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资源可获得性认知各维度与创业导向的关系中,除了人力资源认知、组织资源认知与风险承担性以及人力资源认知与创新性的关系不显著外,其他资源认知维度对创业导向各维度都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结果表明,创业导向各维度在资源认知与成长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存在差异:对物质资源认知而言,创新性、超前行动性和风险承担性在其与企业成长绩效之间都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对人力资源认知而言,只有创新性和超前行动性在其与企业成长绩效之间的部分中介作用明显;而组织资源认知与企业成长绩效之间只有超前行动性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陈晓峰 《科研管理》2017,38(6):59-66
现有研究普遍认为在集群企业合作过程中关系资源能够显著提升合作绩效,但其作用路径却并不明晰,并缺乏一定的经验证据。本文构建了包含关系能力与企业间信任的双元中介效应模型,基于江浙典型产业集聚区内相关企业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假设检验与中介效应识别。研究结果显示,总体上关系资源能显著提升集群企业间合作绩效,但其直接作用并不明显,这一过程中关系能力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而信任关系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这也从某种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一些集群企业在面对同样的关系资源时合作绩效却相差迥异。本文认为基于彼此间信任的关系能力构建与维系对合作绩效具有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创投网络由投资者及其共同投资的伙伴关系所构成,而投资者的社会资本(即二阶社会资本)对被投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尚不清晰。以2000—2016年间接受风险投资的1 852家生物医药企业及其所形成的2 386个创投网络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创投网络结构(网络闭合、网络集聚)和网络构成(投资者赛道多元度)对被投科创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投资者赛道多元度对该影响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创投网络闭合与企业创新绩效呈倒U形关系;创投网络集聚负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投资者赛道多元度的提高有助于被投企业提升创新绩效,却弱化了网络闭合与企业创新的倒U形关系。此外,投资者赛道多元度对网络集聚与企业创新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显著。研究结论为创投网络与科创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见解,有助于投资者优化投资策略和管理者制订科创企业创新政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资源依赖理论出发,把孵化器以国有和民营区分,分析了孵化器所有权性质对创业导向和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调节效应。发现创业导向的三个维度,创新性、先动性和风险承担性和创新绩效都呈正相关关系,而民营孵化器正向调节创新性维度和创新绩效的关系,而在风险承担性维度和创新绩效的关系上起负向调节作用,先动性维度和创新绩效关系之间的调节效应不显著,同时为我国孵化器政策制定和创业者选择孵化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珠三角130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企业联盟网络特征对其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内部资源与能力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联盟网络的关系强度对其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在其联盟网络中占据的中心性位置对其创新绩效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正向调节企业联盟网络的关系强度与其创新绩效间的正向关系;内部资源与能力负向调节企业在其联盟网络中占据的中心性位置与其创新绩效间的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15.
《软科学》2014,(2):61-65
将社会资本引入风险分担与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关系模型,采用分层回归分析方法对选定的42个工程项目所获取的156份有效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合理的风险分担对工程项目管理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高水平的社会资本情境下,合理的风险分担更有利于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提高;相比共同语言,网络强度和信任对风险分担与工程项目管理绩效间关系的调节效应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王垚  尹贻林 《软科学》2014,(5):101-104,110
在不完全契约视角下,对风险分担进行动态解构,并引入组织间信任要素,构建了信任、初始风险分担、风险再分担及项目管理绩效理论模型。实证研究表明:信任对初始风险分担及绩效改善具有正向作用,而与风险再分担缺乏关联性;初始风险分担与风险再分担均能够正向影响绩效,且初始风险分担在信任与绩效改善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社会网络关系为创业者习得储备知识和创业经验提供了大量资料来源,对新创企业的发展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而知识获取来源、方式的各异也对企业成长绩效存在一定影响,故本研究沿袭社会网络中的逻辑思路,从向谁学、怎么学、学习结果如何层层递进关系中构建创业网络关系强度和信任、创业学习与新企业成长的关系模型,并分别就创业认知学习、创业体验学习和创业实践学习的中介效应做出探讨。据此,本文收集656份新创企业问卷数据,对理论假设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创业网络关系强度正向影响新创企业绩效;(2)网路关系的强度和网络信任影响着创业者对获取知识不同途径的选择;(3)创业认知学习、经验学习、实践学习三种学习方式,在创业网络关系嵌入与创业成长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尤其创业经验对新创企业成长绩效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组织形态、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5家员工人数在100人以上的企业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了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直接效应、组织形态对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显示,个体人力资本、群体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正向直接效应都显著;组织形态对群体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关系的正向调节效应显著,对个体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关系的正向调节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基于企业外部合作关系和内部治理机制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相关研究,分析不同内部经理人治理机制下外部纵向合作企业的关系集中度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筛选出2009—2012年度的134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面板数据模型分析,结论包括:(1)客户集中度对技术创新绩效具有U型影响,供应商集中度对技术创新绩效具有负向影响;(2)经理人激励机制对客户集中度与技术创新绩效间关系的影响不显著,但是,经理人监督机制中两职分离、独董数量和监事会持股对两者间关系分别存在负向、正向和正向调节效应,监事会规模的调节效应并不显著;(3)经理人激励机制中,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对供应商集中度与技术创新绩效间关系分别存在正向和负向调节效应,经理人监督机制中两职分离和独董数量对两者间关系都存在负向调节效应,监事会规模和持股的调节效应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企业不断构筑动态能力是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并持续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既有研究证实了关系网络对动态能力构建具有积极作用,但却忽略了关系可能的负面影响、不同属性关系的异质性效果以及关系资源组织方式的权变因素。为弥补上述不足,基于VRIO框架,考察企业家关系网络对动态能力形成的不同效果,并探究在目前我国企业的转型和变革中被寄予厚望的创业精神,如何对关系网络与动态能力的作用过程产生权变影响。根据270个有效样本的实证研究发现:商业关系对动态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治关系与动态能力之间则具有倒U型的关系;创业精神正向调节商业关系与动态能力之间的关系,但创业精神对政治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