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一九八三年国庆节前夕,邓小平同志给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小平同志的《题词》,拨导及时,论断精辟,思想深邃,具有指导现实、高轩历史、推动实践、和丰富理论的深远意义。“三个面向”指明了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向,“三个面向”提出了我国教育事业为四个现代化服务的战略任务,“三个面向”总结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历史经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战略方向,也是今后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总方针。“三个面向”要求教育从学校的狭隘天地里走出来,从国家的全局考虑问题,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放眼未来。坚持“三个面向”,我们的教育事业就能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就会具有无比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站在国家民族未来命运和世界发展趋势的高度,提出了“三个面向”的教育战略思想。“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逻辑核心与思想核心,显示了邓小平教育理论的实践性、开放性和战略性,“三个面向”构造了一个对立统一的思想系统,同时又为我们提供了认识教育的全新的三维视野。在即将进入21世纪,迎来知识经济新时代的关键时期,教育已上升为国际竞争的战略重点,新形势凸显了“三个面向”的战略意义,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三个面向”是指导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总方针。  相似文献   

4.
一九八三年国庆节,邓小平同志为景山学校题词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认为这“三个面向”的指示是教育工作迎接新技术革命总的战略思想,是当前教育改革和今后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下面谈谈学习“三个面向”,坚持中学数学教学内容改革的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5.
15年前,邓小平同志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远见卓识,做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三个面向”精辟地阐明了教育事业的战略地位和战略功能,高度概括了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历史证明,“三个面向”的指示已成为我国教育迈向新世...  相似文献   

6.
三个面向:中国教育发展的指导方针吴龙“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邓小平以伟大思想家战略家的眼光,从全局出发,关注我国教育事业,对我国教育事业提出的根本任务、战略方针和发展方向。“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精髓,高度概括了当今社会对...  相似文献   

7.
“三个面向”的历史由来与历史地位北京景山学校贺鸿琛1983年国庆节前夕,邓小平为我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5年来,“三个面向”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在解放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发展教育理论等方面,起...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 界,面向未来”的题词,以高度概括的语言提出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方针,指明了教育改革的方向。“三个面向”的的核心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是要了解和学习世界上科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目的是为了促进和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面向未来,是要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长远需要,为未来社会主义发展储备人才。因此,按照“三个面向”  相似文献   

9.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是新的历史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十五年来,在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指示的指引下,我国教育事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一、“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精髓,...  相似文献   

10.
“三个面向”是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问题一系列重要论述的集中概括,也是他在新形势下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指导方针。本文从哲学基础、理论内涵、指导意义三个方面论证了“三个面向”现实性与理论价值。从而肯定了它作为战略方针指导我国教育事业的地位与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邓小平同志“教育要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题词发表十周年。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从战略高度提出了我国教育事业长期的历史任务,也指明了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三个面向”是邓小平同志教育思想的精髓,是我国教育方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我结合当前教育工作实际谈谈学习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指示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2.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邓小平同志于1983年为北京市景山学校的题词。“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思想精华,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我们必须认真学习“三个面向”题词,领会其历史背景、深刻内涵和历史地位,把一个崭新面貌的教育事业带入二十一世纪。  相似文献   

13.
武强 《铁道师院学报》1999,16(2):6-7,77
邓小平“三个面向”思想精辟地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本质和特征,也为我国教育事业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指明了方向,只有认真学习和贯彻“三个面向”的方针,才能适应知识经济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在教育方面,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概念,是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的教育要“三个面向”等观点,是社会主义中国发展教育的战略方针,是我们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思想武器。我们要以“三个面向”为指针,做好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就是我们通称的“三个面向”。“三个面向”言简意骇,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教育要求,提出了新的历史时期教育的战略任务,指明了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而向未来。”这一题词,既是邓小平关于教育问题一系列重要论述的集中概括,也是对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更是在新形势下我国高教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三个面向”的题词,对于我们全面地理解邓小平教育思想,系统地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有着极为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三个面向”的深刻内涵1、“三个面向”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三个面向”的基础和前提是教育要面向现…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是新时期把教育作为现代化战略重点之一的奠基人和主要倡导者,为优先发展教育,确立科教兴国战略提供了理论基础,具有先导和开拓性意义。他提出的“三个面向”方针和“四有”新人的培养目标,高度概括了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和现代化赋予教育的神圣使命,具有划时代的性质,是把我国教育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教育思想对当前高等教育的指导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教育思想深刻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精辟地阐述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他的教育思想涉及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教育的性质和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体制改革等方方面面。尤其是邓小平教育思想中关于“优先发展教育”、“教育的三个面向”、“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培养‘四有’新人”、“教育改革与教育发展”等论述对指导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具有直接的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桑慧英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方针,是教育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三个面向”需要我们培养和造就大批的富有创造精神的开拓型人才,教育要坚持“三个面向”,必须重视学...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是新时期把教育作为现代化战略重点之一的奠基人和主要倡导者,为优先发展教育,确立科教兴国战略提供了理论基础,具有先导和开拓性意义。他提出的“三个面向”方针和“四有”新人的培养目标,高度概括了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和现代化赋予教育的神圣使命,具有划时代的性质,是把我国教育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