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兴趣班     
《幼儿教育》2013,(10):14-14
幼儿园时期是启蒙孩子运动、艺术才能的好阶段。于是,孩子一上幼儿园,很多父母便开始为孩子寻找各类兴趣班.面对五花八门的兴趣班,究竟该选择哪一个?自己的孩子究竟在哪方面有潜质?究竟是应该遵照父母对孩子的未来期望来选择.还是依照孩子自己的喜好来选择?这些问题困扰着很多家长.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家长可能都恨不得让自己的孩子文武双全.来面对时代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亲子游戏是通过孩子和父母在一起做游戏,让孩子在关爱和愉快当中体验天伦之乐,使得孩子在体能、智能、情感等方面的得到良好发展,并且促进和谐的亲子关系.那么,在我从事的聋儿康复教育工作当中发现,由于孩子的失聪,父母对孩子宠爱有加,甚至溺爱自己孩子的家长不在少数,因为对孩子过渡放纵,孩子变得"不听话"、韧性、娇纵.孩子很难配合家长完成每天的训练,让家长非常焦急,孩子不配合训练,训练效果肯定不理想,那怎么办呢?为了解决家长的燃眉之急,我想方设法通过游戏去改善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在听觉言语康复训练当中,我尝试着让家长积极参与到训练中来.并让家长充分发挥她的热情和智慧,让家长和孩子之间逐步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让孩子可以在父母那儿也能感受游戏之乐,激发学习和游戏的兴趣,习惯成自然.象这样父母参与训练的方式也被称为亲子同训.  相似文献   

3.
【活动理念】
  有人说,青春期是暴风雨的时期,青春期的孩子总是让人捉摸不透。近来,部分家长纷纷找班主任投诉,说孩子的逆反心理很强,说什么也不听,所以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惶恐,有的家长甚至如临大敌。家长的反应很正常,因为青春期的孩子总是渴望长大,渴望摆脱家长的束缚,但现实生活又让他们无法完全摆脱家长的约束,这种矛盾的心理使得他们与父母产生隔阂,亲子间冲突不断升级,并有意识地远离父母,漠视父母的爱。本课重点在于让孩子重新感受父母的爱,从心里接纳父母。  相似文献   

4.
信息总汇     
对同学热情对家长冷漠七成中学生不愿同父母交心武汉市63中一项关于学生的最新调查显示:66.7%的学生认为,心里话只能和同学说而不能与父母沟通,35%的学生最讨厌父母没完没了地唠叨。孩子对同学热情、对家长冷漠,让不少家长感到困惑。武汉市教科院青少年心理辅导中心主任张汉强认为,家庭如果缺少交流的氛围,孩子的心里话就没有渠道倾诉。长期如此,容易导致孩子与父母产生隔阂。因此,父母要放下家长的架子,以朋友的身份与孩子沟通。此外,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心情变化,和孩子聊一些开心的事,多肯定孩子的进步,取得孩子的信任,进而“释放”孩子的心里话。 (楚天金报)  相似文献   

5.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观念、文化程度、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不仅影响着孩子的性格.而且对孩子道德意识的养成也起着决定作用。那么,作为家长.面对学校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如何做好家庭教育,让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呢?笔者根据自己实践经验,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吴志魁 《中国德育》2007,2(6):52-52
现在许多家长忽视孩子自我服务和适量参加劳动的重要性。我国一项调查显示,50.5%的孩子早上起床由父母叫醒;10.7%的孩子要由父母帮助穿衣服;60.1%的孩子吃饭时要由父母将饭盛到碗里;28.9%的孩子吃鸡蛋时要由父母剥皮;……在调查家长不让孩子做家务的原因时,40.6%的家长表示因为孩子太小,不放心;26.1%的家长认为孩子学习太紧张,没时间做家务;22.9%的家长是因为觉得太麻烦,  相似文献   

7.
尊重幼儿的好奇好问行为 孩子与家长的经历不同、思维不同,在看待问题上,孩子有他们自己的视角.有时这些视角让很多家长觉得很奇怪、不可理解。所以.当孩子提出一些问题时.很多家长经常是还没有认真听完孩子的问题,就粗暴地制止孩子。采取这种做法的父母,虽然免除了孩子带来的一时麻烦,但却严重挫伤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在孩子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家长又怎能调动孩子的主动性呢?因此家长应呵护孩子好奇好问的良好品质,并加以鼓励和耐心引导。  相似文献   

8.
吴铭 《成才之路》2009,(11):I0004-I0004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孩子能成才是父母最大的安慰,孩子成才是父母付出后最大的收获。但如何让自己的孩子成才,我认为作为家长应该做到:  相似文献   

9.
要让儿童乐意做家务,家长应掌握好以下六个方面:1.不要在孩子玩耍时提出。孩子正玩得兴高彩烈或聚精会神地做某件事,父母不宜要求孩子做家务,因为孩子也需要尊重,不希望别人中途打断自己的活动。2.不要采用吓唬的手段。多数家长常采用威胁或惩罚的手段来吓唬孩子:“如你再不把玩具收拾好,以后就别再想让爸爸、妈妈给你买新玩具。”威逼不一定见效,也许有的孩子宁愿不再得到新玩具也要拒绝听命。要知道,多数小孩常常是吃软不吃硬。父母应强调会为孩子的合作而高兴。3.不要采用利诱的方法。倘若家长第一次赏钱给孩子作为做家务的酬劳,以…  相似文献   

10.
《母婴世界》2011,(9):104-105
“直升机父母”是目前流行的一个新称谓,比喻那些爱子心切的父母,就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的上空.时日寸刻刻监控孩子的一举一动。你是“直升机父母”吗?是什么原因让家长成了“直升机父母”?这种以爱为名的“保护”到底是爱还是害?我们又该如何正确地蹦寺孩子呢?  相似文献   

11.
有关方面曾对各国小学生每天劳动时间作过统计:美国孩子每天的家务劳动时间是1.2小时,韩国孩子每天07小时,英国孩子每天0.6小时,法国0.5小时,日本0.4小时,中国孩子每天家务劳动时间约0.2小时。研究者通过对中国某幼儿园100名6岁儿童的家长问卷调查发现,有86名家长反映孩子在家什么活都不做,有9名家长反映孩子在家长的催促下偶尔做点家务活,有5名家长反映孩子在家能帮助家长做家务活。哈佛大学学者在进行了二十多年的跟踪研究后,得出一个结论:爱于家务的孩子与不爱于家务的孩子相比,成人后失业率比为1:15,犯罪率比为1:10,离婚率与心理患病率也有显著差别。由此可见,参加家务劳动不仅仅是孩子为父母分忧的权宜之计,更重要的是它关系到孩子今后的就业成才和生活幸福。专家认为,要让孩子热爱劳动,家长要成为孩子的榜样,让孩子模仿家长的家务劳动,让孩子体会到劳动的快乐,逐渐养成劳动的习惯。  相似文献   

12.
父母与孩子互不理解、难以沟通;孩子反感父母,不尊重父母;父母对孩子无计可施,觉得孩子太难管。凡此种种,主要原因是家长不懂家教艺术,步入了家教误区。补偿心理:有的家长认为,现在条件好了,我们应该给孩子吃好的穿好的,让孩子受最好的教育。在生活上孩子要什么有什么,学习也安排的满满  相似文献   

13.
雨涵 《母婴世界》2011,(4):90-91
孩子上小学或中学后.很多父母都会抱怨自家孩子变得胆小内向、不自信、自私、依赖性强、做事消极等等.有些家长将此归为老师教育失败的结果,有些家长则认为是别的小朋友带坏了自家孩子。极少父母能从自己身上着手查看原因。其实。孩子的许多性格缺陷往往都是父母一手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父母必读》2013,(11):20-20
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我们要让孩子成为自己的原创,而不是父母的“复印件”!让孩子成为独立的人,是每一位家长的必修课。如何把孩子温柔地推开?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父母必读杂志特邀知名亲子教育专家@付小平V和大家分享“把孩子温柔地推开”微访谈。  相似文献   

15.
嵇珺 《家庭教育》2007,(3X):24-24
三月,万物复苏,早春的阳光沐浴着大地.家长们也都计划着带孩子外出旅游了。出游虽然愉快.可等公交车的过程却让许多父母和孩子都觉得难熬。其实,只要父母做个有心人.等车的这段时间也不失为一个教育孩子的好时机呢![编按]  相似文献   

16.
最近几年在对家长的培训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今日中国问题父母比问题孩子多,而且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一定有问题父母。父母只有改变自己才能让孩子真正改变,孩子的问题本质上是家长的问题。下一代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共同期盼。本文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为什么希望把"婚姻家庭教育"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孩子被看成是全社会的,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有些孩子称呼父母直呼其名……美国家长经常对孩子说的是:“我爱你!”“孩子,你很棒,父母为你自豪!”他们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但在生活中。对孩子的费用方面很抠门,有时还很“残忍”,经典的故事是:孩子跌倒,家长不会去帮忙,让他们磕磕碰碰自己爬起来……  相似文献   

18.
张雯婷 《考试周刊》2010,(7):129-131
当孩子开始牙牙学语时,年轻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口齿清楚地说好母语.同时还希望孩子能在幼儿阶段就能打下一点英语的基础。于是,不少家长就把孩子送到社会上的各种儿童外语培训机构去学英语。然而.年轻的家长们是否想过自己来教孩子英语呢?其实.大多数城市70、80后的年轻父母都具有高中或者大学以上的文化程度和英语水平,因此,只要理念正确、方法得当,父母是能够胜任自己孩子英语启蒙老师这一角色的。本文将介绍一些父母在家教孩子学英语的理念和方法,供年轻的家长们参考。  相似文献   

19.
翁晖亮 《山东教育》2003,(23):127-127
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良好的家庭气氛主要表现为全家人和睦相处,父母关心孩子,子女照顾长辈,彼此互相关心。切忌以孩子为中心,处处围着孩子转,让孩子凌驾于父母之上。当然,家长也要尊重孩子,切忌随意训斥打骂,要让孩子在互敬互爱的家庭气氛中成长。此外,家长要教育孩子对邻居和客人热情、谦虚、礼貌。  相似文献   

20.
很多人做了父母之后,就学会了隐忍。尤其是很多年轻母亲为了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情绪再不好也会以微笑面对孩子。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认为父母天生就是该这么“好”的,而不知道珍惜别人的关爱。因此我认为,要让孩子学会感恩,首先得让孩子明白你的付出。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孩子玩“角色游戏”,让孩子扮演家长,家长扮演孩子。在“角色”游戏中,父母不妨把孩子的种种表现予以复制,如挑食、任性、撒娇等等。因为是游戏,孩子会很投入地想方设法解决他们所遇到的“麻烦”。孩子虽然小,但是只要与他真诚地沟通,他们完全可以理解父母为他们付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