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这次战争发生在公元一一六一年(南宋绍兴三十一年)。那时,南宋军队在采石打了一个漂亮仗,一举歼灭了女真贵族奴隶主入侵军的渡江部队,是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以正义战争战胜入侵者的一个有名战例,也是法家军事路线战胜儒家投降主义路线的一个重要事例。  相似文献   

2.
南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总结建炎、绍兴中对金作战十三处战功,以激励军民士气,然历代史家多认为此十三处战功多与事实不符,笔者依《建炎以来朝野杂记》所录战功,对诸战斗(战役)之规模和战绩逐一考辨,认为所谓“十三处战功”,除太湖、大仪镇、皂角林、胥浦桥、茨湖之战纯属无关大局的小规模接触性战斗外,其余均取得较大战绩,可称为“战功”  相似文献   

3.
库尔贝是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画派的领袖,《采石工》直接来源于现实生活中一个场景,体现了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是他形成现实主义风格的关键性作品。作品的主题与形式,开启了现实主义画派的先导,确立了历史地位,由此库尔贝成为一个时代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4.
宋金采石之战蔡志祥宋金京口之战后,双方对峙局面大致稳定了下来。双方虽时有冲突发生,但是这种相对稳定的局面还是维持了一段较长时间。金皇统九年(1149)十二月,金内部发生政变,完颜亮自立为帝。随之,他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还迁都燕京(今北京),并宣称“江南...  相似文献   

5.
浙江石材资源丰富,采石文化源远流长。科学技术是采石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条件,社会人文环境与采石文化之间存在着较为复杂的关系。人口与聚落、墓葬习俗、风水观念等社会人文因素与采石活动的兴旺密切相关,浙江的地名和文学中蕴含着较为丰富的采石文化。  相似文献   

6.
游采石矶     
采石镇是安徽省马鞍山市名胜古迹聚集之地,位于市区西南5公里处。那里翠螺山突兀江畔,采石矶绝壁临江,素有“千古一秀”之称。其秀丽景色更是吸引了历代的文人墨客来此漫游歌赋,尤其唐代大诗人李白对此更是“情有独钟”,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前些日子,我饶有兴致地游玩了采石公园。走进大门,沿着一条宽阔的水泥马路走了许久,到达太白楼。太白楼是人们为了纪念李白而修建的,背靠翠螺山,面临长江,门口一对雕刻的狮子相对而视。穿过弧形的大门,来到了太白楼前院。仰面望去,太白楼分为三层,一层是厅,二层是楼,三层是阁,顶上金…  相似文献   

7.
石灰岩采石迹地对淮南城市景观生态有着强烈负面干扰.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对采石迹地景观生态重建的构想,其中包括建立林带廊道、景观生态水库等,此外,还提出了采石时的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8.
台州采石文化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但在开发中却存在许多问题,如采石文化内涵缺少挖掘、文化产品品味不高、旅游设施建设的休闲性与参与性不够等。因此,采石文化旅游资源应采取深度开发策略,利用采石遗址保护、模拟再现、互动联合等开发模式,深挖采石文化内涵、提高文化品位,加强旅游设施的休闲性与参与性建设,进一步整合资源,重视资源保护,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摘要:通过对2006—2010年采石河水质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掌握该流域水质污染的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研究表明:采石河主要污染指标为有机污染物;污染程度依次为采石河上游〈采石河中游〈采石河下游。  相似文献   

10.
田荣 《教育文汇》2010,(4):55-56
采石矶,原名牛渚矶,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区西南郊长江东岸葱茏灵秀的翠螺山麓。早在1000多年前,我国唐代诗仙李白数次云游到此,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章。其中《望天门山》诗云:  相似文献   

11.
范立舟、曹家齐在《“乾道十三处战功”考辨》一文中认为,宋金大仪镇之战不应归到“乾道十三处战功”之内。考察大仪镇之战的规模、双方兵力、结果与影响等方面内容,上文的观点似有偏颇之处。大仪镇之战实是宋军主动出击、大胜金军的一次战役,列入“乾道十三处战功”当之无愧。  相似文献   

12.
“赤壁之战”题是2013年高考福建文综卷的一道历史选择题。该题如下: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亲率大军号称80万屯兵江北,周瑜率兵数万布防江南,大战(见图)一触即发。时值隆冬季节,北风呼啸。周瑜忧心忡忡,孔明密日:“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相似文献   

13.
黄晗艳 《文教资料》2012,(33):59-62
为什么郁达夫钟爱黄仲则?又为什么会单单选择黄仲则来自比写就《采石矾》?本文从他们两人类似的人生经历、共通的诗学创作以及《采石矶》创作的特殊时代背景进行探讨,从一般到特殊,寻求郁达夫与黄仲则的联系,挖掘郁达夫“夫子自道”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以最基本的史实为依据,从五个不同的角度分析研究陈康伯的《亲征诏草》与绍兴辛巳宋金大战的关系。《亲征诏草》是一跨越时空,光复中原的宏伟篇章。《亲征诏草》为绍兴辛巳宋金大战(1161年)南宋的胜利奠定了宣传舆论的基础,为大战的战略——君臣、军民一心抗战,作出了保证。《亲征诏草》以必胜之信念出征,对取得最后的胜利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济南市南部山区采石废弃地的生态恢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了济南南部山区废弃地现状及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的基础上,在生态恢复理论的指导下,讨论了采石废弃地生态恢复技术途径与模式.指出应以植被重建为恢复目标,重点是改良基质,选择耐旱、耐瘠、速生、生物量大的灌木与草本为先锋植物种类,并结合当地条件,种植不同特性的植物.  相似文献   

16.
《中日黄海大战》的教学体会马洪凤小学《历史》课本上册第50课《中日黄海大战》第二部分(2—4自然段)是全课的重点部分,主要讲述的是黄海大战的经过,具体描写了邓世昌等爱国将领同外国侵略者英勇战斗的事迹,表现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维护国家尊严的民族气节。为...  相似文献   

17.
张孝祥所生活的年代正是南宋朝廷国运衰微.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整个国家划江分治.江北是饱受金人蹂躏的中原遗民。张孝祥《六州歌头》一词写于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二月间。此前一年冬季十一月初八。金主完颜亮与宋会战于采石.金大败,完颜亮东下扬州被部下所杀.南宋小朝廷才转危为安。得以喘息。闻听采石大捷的消息.张孝祥喜悦欲狂。赋词一首《水调歌头.庞佑甫闻采石战胜》,表达壮怀激烈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1162年6月,宋高宗赵构将皇权传给太子赵奋.自己做起了太上皇.太子赵奋即位后第二年改元为隆兴元年(1163年),世为孝宗。孝宗皇帝是南宋皇帝中尚有恢复中原志向的.隆兴元年正月。他想整饬军队,起用人才。朝廷上弥漫着北伐的空气,起用了抗金老将张浚为右丞相.将江南军事指挥权交给张浚,并密谋联合西夏协同抗金。在做了北伐的简略准备后.4月发兵六万大军北伐,战事初期比较顺利.5月中旬收复宿州.主将李显忠与邵宏渊二人因小事失和.大敌当前,邵宏渊置国家大局而不顾。在敌人反扑李显忠被围的紧急情势下.居然按兵不动.李显忠孤军奋战得不到援助只得放弃宿州.于5月24日溃退到符离集一带。抗战失利.主和派势力占据上风,孝宗起用了秦桧余党汤思退为丞相。一时间。主和派及投降势力左右着南宋朝廷,此时张孝祥在建康(今南京)为张浚幕僚,所见所闻,不免令人失望,故在张浚的筵席上写了这首著名的《六州歌头》,表达了诗人满腔悲愤,更激发了人们爱国热情。  相似文献   

18.
2011年广东省历史中考题中有这样一道选择题:南宋时期,潮州人王大宝参加廷试(殿试),中榜眼(进士第二名),后来成为岭南名宦。殿试制度的创立者是  相似文献   

19.
张轸早年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回国后曾任黄埔军校战术总教官。北伐时期,张轸屡建战功,参加过台儿庄大战,获三等宝鼎勋章。但在解放军面前,他连战皆北,每  相似文献   

20.
张世杰是个忠臣义士,但决非是具有杰出军事才能的大将。他为保卫南宋王朝曾立有战功,但与他的判断失误,用兵无方所造成的败绩相比,其恶果远远超过了那些微不足道的小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