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生态文化》杂志是国家林业局主管、中国林业文联主办的全国公开发行的文艺期刊,是我国以繁荣的生态文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平台和权威阵地。2017年《生态文化》编辑部,注重策划,广邀名家,互动读者,全力打造中国生态文化领域一流名刊。杂志为:双月刊,大16开本,64页,每期单价10元,全年60元(含邮资)。欢迎读者从银行或者从邮局汇款向中国林业文联订阅。  相似文献   

2.
邮发代号80-780您可通过邮局订阅,也可直接与杂志社联系订阅。《现代余业文化》杂志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管,是一本致力于以文化建设,提升管理干部领导力的国家级综合类高端期刊,被誉为中国企业文化建设指南针,曾荣获"中国最具传媒力策划机构奖""中国新锐媒体100强"等称号。  相似文献   

3.
《西游补》是明末董说所作的《西游记》续书,作为晚明时期的产物,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佛教世俗化的演变。董说利用佛教的梦幻观进行艺术构思,通过世俗化的行者形象体现出讽世与悟道并存的宗教内容,而这正凸显了佛教与儒、道二教的相互碰撞与融合。本文将从故事内容、行者形象、艺术构思三方面分析《西游补》的宗教内蕴。  相似文献   

4.
论文试补了最近发表的上海博物馆藏楚简《交交鸣鸟》一诗的残文,又考释了简文的若干疑难问题,在此基础上,作出了《交交鸣鸟》一诗的新释文,并将其译成了口语。  相似文献   

5.
清代吴廷燮所编著的《明督抚年表》是研究明代督抚相关问题的重要参考书。该书全面梳理了明代督抚置罢、更替、生平简历以及在任事迹等史事,且列出了所选用史料的出处。然而,受时代条件等方面的限制,该书难免在史料搜检和征引审核等方面存在一些讹误。今对中华书局魏连科点校本《明督抚年表》校补九则,以期对该书修订再版和相关问题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清初吴淇编辑的《粤风续九》,是一部专门收录广西地区少数民族歌谣的总集。过去关于该书的介绍,曾有不少纰漏之处,如《四库全书总目》、《四库采进书目》等著录的卷数、编者名及书名都存在问题;至今学界更误以为该书已经失传,从而导致了其他新的误解。  相似文献   

7.
从《漫兴》组诗的整体风格和情感出发,结合《漫兴》其四的写作手法,可以推断董说在该诗引《西游补》情节意在批评参加新朝科举的士人。此外,董斯张的稗官著作是《广博物志》而非《西游补》。《西游补》中的诗篇、句全部出于前人,并无原创。这些都证明《西游补》作者为董说而非其父董斯张。董说著作避讳习惯在明亡前后发生变化;《西游补》的若干人物、情节、意象反映董说少年时期的日常生活、阅读体验,而不必有国变的影射,证明《西游补》成书于明亡以前。《西游补》虽然奇幻无比,从作者日常经验的角度切入,仍不失为一种值得尝试的读法。  相似文献   

8.
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的《全汉文》、《全后汉文》、《全三国文》、《全晋文》中存在着引用古文《尚书》及其孔安国传的资料,这些资料表明古文《尚书》自西汉末年至西晋晚期一直绵延不绝,流传于世。本文依据《全汉文》、《全后汉文》、《全三国文》、《全晋文》中有关古文《尚书》的资料,对拙文《〈尚书〉真伪问题之由来与重辨》所梳理的古文《尚书》传承脉络予以补证,由此更加强有力地证明古文《尚书》自孔安国以迄梅赜四百年间续续不断,从而更加强有力地反驳了南宋以降疑《书》者们对于古文《尚书》传承脉络茫昧无稽的指控。  相似文献   

9.
邹凌远 《职业圈》2013,(31):60-61
以缺失制造差异,形成错位竞争力。纵观国内外众多品牌营销活动,不难发现,营销手法的同质化非常严重,导致消费者对于平常的品牌活动都变得麻木,甚至漠视。  相似文献   

10.
托尼·莫里森作为美国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性作家,她的写作视野基本停留在黑人女性面对男性权利与白人种族的压迫上面。她的小说《天佑孩童》也具备这样的色彩,黑人女孩布莱德的成长是众多黑人女孩成长的缩影,从黑人女孩被虐待到最终挣脱了社会与内心的束缚,过上幸福生活。小说用富有诗意的笔法写了黑人社会中爱的缺失与证据。本文从黑人社会的几个维度分析了造成黑人女孩缺乏关爱的因素,最后又分析了小说给黑人女孩指出的出路。  相似文献   

11.
明代"博杂"之学术特色根源于当时的博学思潮,而博学思潮之所以在明代发生又绝非偶然,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思想文化渊源、科举制度和明代的政治思想现实及风气.其中,学术传统中的博学思想为博学思潮的发生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明代的科举制度和政治思想现实及风气在为空疏不学之风的滋长提供条件和制度保障的同时,也为博学思潮的发生准备了批判、反思的目标和对象,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以及学者群体上的保障,而这两个方面又是促成博学思潮在明代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发生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2.
隐逸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内涵,是解读中国文化的关键。从历史上看,隐逸的思想和行为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而不是固定不变的。明代的隐逸思想最能体现这种变化。从明初以不合作姿态出现的以道自高,到洪武以后"太平逸民"式的抱道以隐,到吴中地区追求精神圆融的"市隐"思想的流行,再到弘、正之际形成的以讲求治生之道和儒家伦理思想为核心的隐逸思想,晚明在王学影响下提出了"道隐"思想,而在现实中,"通隐"成为人们追求的隐逸方式。  相似文献   

13.
《洪武正韵》在明代的传播及其效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文化政策的角度来解读《洪武正韵》,着眼于国家对《洪武正韵》的传播及社会回应,探讨此书在明代的实际表现与传播效果。研究表明,《洪武正韵》在明代有着广泛的传播,基本上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作为规范字音的官韵,其功用在很大程度上却体现在行政文书的文字规范方面。  相似文献   

14.
明代徽州的民间诗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率滨吟社录》《新安名族志》等资料入手 ,对明代徽州的民间诗歌创作进行了探讨 ,认为在明代徽州民间社会有着一个活跃的诗歌创作群体 ,除了个体化的创作外 ,他们还因为宗族血缘关系以群体化的方式活动 ;他们的作品虽然没有士大夫文人的作品视野阔大 ,但对地域文化的表现却很丰富。徽州民间诗人的活跃反映了文学史发展越来越多层面、多线条发展的走向。  相似文献   

15.
明代学术虽以理学为宗,然官方提倡的理学之外,尚有科举以外的古学传承,制义、八股之外的经史学问,同样是广义范畴的儒者之学.虽非主流,却于三百年间的明史历程中不绝如缕.杨慎、陈耀文、胡应麟、焦藏、方以智等读书博古,崇尚考据,经史训练中的古学思维渗透、体现于其诗学逻辑中,并由之造就了明代诗坛中一道别样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6.
清代词人在选本的编选过程中,存在着普遍的擅改原作现象,尤以明词选本为最.以王昶<明词综>为例,选家以当时的词学观来考察明词创作,在声律、格调、本事背景等多方面径直删改,有的改动篇幅竟达一半以上.这是清代中兴词学观在前人词选中的局部体现,既有潜在的心理背景,又有明确的学术动机和目的.此文学现象肇始于明末清初,而止于晚清,对后世的词学观念和学界研究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十六世纪到明末的一百多年间,欧洲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意大利等国沿着印度洋新航线来到中国,中国人因此开始了直接接触和认识欧洲的历程.本文梳理明季中国人对于欧洲史地的认知程度以及对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意大利四国形象的最初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揭示:明季中国人欧洲认识具有"新知与讹误相混杂"、"疏离西方宗教神学"以及"沉湎于传统帝国最后的文化优越感"等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明弘正间审美主义倾向之流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文学自永乐年间始为重事功、重义理的台阁体文学所擅坛 ,经洪、宣、正、景、天、成诸代 ,至弘、正间才有所变化 ,其中一重要的原因即审美主义要素的大幅度增长 ,遂取代了尚质论文学观的地位 ,也只有在这一背景之下 ,才有了我们今天把握到的明中后期文学的一个差异性面貌。鉴于长期以来 ,文学史与文论史界疏于对这一变化状态及其复杂性等的研究 ,本文试图在此有限的篇幅中 ,经过具体考察 ,对相关问题作些开掘。  相似文献   

19.
20.
从重文抑武的治国方略出发 ,宋朝政府对图书典籍的征集非常重视 ,不仅随着统一战争的进程“收列国图籍用实三馆” ,而且通过奖赏献书和遣使访求等措施长期征集民间图书。继唐末五代战乱之后 ,宋朝的这种图书征集工作为我国古代文化典籍的保存 ,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