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为中国邮票入主奥运会举办国行列自豪 1896年举办首届现代奥运会至今,世界历经了26次夏季奥运会和20次冬季奥运会的洗礼。在所有举办过奥运会的城市中,北京位列第40。世界各国邮政为奥运会发行邮票已成惯例,尤其是举办地所在国家的发行。中国邮政为北京奥运会发行邮票,成为世界上具有办奥邮票发行资格的第22个国  相似文献   

2.
距第29届夏季奥运会开幕就有不到6个月的时间了。7年前的7月13日,北京在莫斯科赢得了第29届奥运会的举办权,从那个让人期待、充满激情和梦想的日子开始,中国就在为这届奥运会不断努力和奋斗着。“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北京奥运会口号,表达了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呼唤奥林匹克精神,建立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的共同心愿。  相似文献   

3.
北京奥运会文化遗产的基本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北京奥运会文化遗产"概念不仅体现出奥林匹克运动深远的历史文化传承,也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贡献。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北京奥运会文化遗产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理论分析,从有形与无形、国内与国际、体育与超体育三个视角构建了北京奥运会文化遗产的分类体系,进一步阐述了北京奥运会文化遗产的功能与价值、传承与保护等基本问题,并在操作层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徐超 《体育与科学》2007,28(6):27-31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众商家纷纷起锚扬帆,准备借奥运东风抢得属于自己的蛋糕。埋伏营销给奥林匹克知识产权、奥运会及其赞助商利益带来巨大危害。文章针对奥运会市场推广中出现的"埋伏营销"现象,在分析埋伏营销涵义、表现形式、产生原因以及影响基础上,介绍了世界各国规制埋伏营销的立法、司法以及执法措施,并对北京奥运会应当如何规制和打击埋伏营销提出了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武术及奥运会发展现状及关系的研究,分析当前武术项目进入奥运会的"利"与"弊",提出当前为进入奥运会而改变武术的本质,既不利于武术项目本身的发展,也不能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武术进入奥运会时机尚未成熟。虽然中国武术只能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非正式项目,但北京奥运会给武术提供了绝好的推广机会,借天时、地利、人和的最佳传播环境和机会让世界认识到中国武术的全貌,感受到中国武术文化的魅力。未来武术的推广,必须还武术以本来面目,完善武术自身体系,以教育为前提及多层次武术形式并举。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北京奥运媒体传播建设是保障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的重要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奥运会媒体传播分为"硬件"、"软件"和"活件"3个主要系统,这3个系统是保障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的重要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7.
《乒乓世界》2007,(2):32-33
2006年12月底,在长沙结束了"世界乒乓球总冠军赛"后,刘国梁带领中国乒乓球男队一行来到了海南三亚,上了一堂2007年萨格勒布世乒赛前有关素质教育和军训的综合课。2007年1月初,当中国男队在北京开始冬训的时候,刘国梁又飞赴厦门,参加了2007年全国乒乓球工作会议。在这个北京奥运会前极为重要的战略会议上,刘国梁谈到了所有关心乒乓球运动发展的人最为关注的几个重要问题:关于北京奥运会男队阵容的形成.六名重点队员的现状,北京奥运会之前世界乒坛的现状和中国队备战北京奥运会的措施与构想。  相似文献   

8.
奥运会作为全球性的体育盛会,是万众瞩目的焦点,是一次展示国家形象的绝佳契机,不同奥运会举办国家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其形象传播有着鲜明的诉求特征.里约奥运会:融合多元文化、自由、热情、环保;索契冬奥会:大国复兴之路;伦敦奥运会:继续影响着世界;北京2008奥运会: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北京2022冬奥会宣传片:强烈的文化诉求.基于文化背景的不同,提出北京冬奥会传播国家形象应突出中国的传统民族文化,选择具有代表国家形象的元素,避免出现文化误解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体育强国、竞技体育强国、大众体育强国内涵的诠释与评析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针对我国奥运军团在北京奥运会上取得的辉煌成绩,对我国是否已成为体育强围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在对文献资料进行全面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认为,"体育强国"与"竞技体育强国"和"大众体育强国"是三个不同层次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北京奥运会后,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竞技体育强国"之一,但目前还称不上是名副其实的"体育强国"和"大众体育强国".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法对奥运会媒体营销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奥运会媒体营销朝着全媒体化和融合化的方向发展,奥运会传播的规模日益扩大,奥运传播的复杂性也与时剧增,奥运媒体营销的成果也日益辉煌。北京奥运会作为融合媒介时代的第一届奥运会,东道主中国的成功组织和选手们的优异表现使北京奥运会媒体营销成为传播史上的奇迹。北京奥运会媒体营销的成功也预示着,在媒介融合时代奥运会传播面临着更美好的前景,奥运传播将给奥运会未来发展带来更强大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1.
声与音     
"中国政府为解决达尔富尔问题做出了不懈努力,这是国际社会不带偏见的人们有目共睹的事实。奥运会是世界人民的体育盛会,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也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好莱坞导演史蒂夫·斯皮尔伯格日前公开宣布,由于中国在对待苏丹问题上的态度,他将放弃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艺术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元素     
北京奥运会为什么如此与众不同?中国元素无疑是最吸引世界眼球的地方。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中国的8分钟,千手观音已经为我们的震惊全世界吹响了号角,世界上惟一从未间断的五千年华夏文明更是提高了世界北京奥运会上展示中国文化的期望。  相似文献   

13.
北京奥运会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奥运会,不仅体现在辉煌比赛成绩上,更体现在奥林匹克历史传承留下的遗产上.北京奥运会遗产是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历史文化财富和共同记忆,我们应该本着"对历史负责、为未来着想"的态度,做好北京奥运会遗产的评估、开发与保护.本文在分析探讨奥运会遗产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北京奥运会遗产的评估、开发与保护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从北京奥运看奥运战略与全民健身战略的冲突与调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资料法简要分析我国在北京奥运会的影响下,"奥运"战略和"全民健身"之间存在的调适和冲突.研究发现:北京奥运会在促进我国国民健身意识、体育设施建设、体育产业发展以及同世界体育交流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奥运战略"也会影响到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地位、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体育健身价值取向,扩大地区之间体育发展的不平衡.因此,提出了要"两个战略"协调发展,全面提高我国体育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5.
奥运传播是偏向以视觉影像为主导形态的"视觉文化传播"过程.北京奥运会通过电视视频、摄影图片、新媒体、艺术设计等视觉传播形式,对奥运会进行了视像传播与国家形象的视觉建构.在如今"视觉转向"后的景观社会中,北京奥运会已转换为物理上的影像纪录和碎片化的个人与集体的影像记忆,但它提升了中国国家形象.并成为一段视觉印记永存于民族和世界奥林匹克发展历史中.  相似文献   

16.
北京奥运会的中国代表团,居然有60%是新人,他们不但给我们带来了惊喜,也给中国体育的未来带来了希望。举重小天王龙清泉,蹦床美少女何雯娜,水上精灵刘子歌,这些90后新人在北京奥运会上的表现让世界为之震惊,他们代表着中国新新人类开始代表中国走上世界的舞台。  相似文献   

17.
"人文奥运"是北京举办奥运会的三大理念之一,也是北京奥运会提出的新理念。本文以"人文奥运"新理念内涵的3种解释"人文奥运"新理念内涵的理解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北京奥运会对中国软实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国际关系与国内发展,讨论了北京奥运会对整合、动员国内各层面、各集团意志和力量的能力以及对民族精神提升的影响:(1)北京奥运会通过传播媒介、官员与运动员的真实体验以及志愿者与观众的经历等3个途径,让世界更加了解了中国;(2)北京奥运会在筹办过程中孕育的北京奥运精神和平安奥运的落实,铸就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3)北京奥运会在筹办过程中的文化教育链条,激发了中国元素的魅力与价值;(4)北京奥运会中的人文奥运、科技奥运和绿色奥运理念的落实,提升了硬实力的发展;(5)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发挥了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9.
北京奥运会中由中国文化元素引发的"文化共振",不仅震撼了世界,也震撼了国人.对外而言,北京奥运会成为一个展现中华民族文化的窗口和舞台;对内而言,它成为以弘扬中国文化为方向的新文化运动的一个标志,对于促进我国民族文化自觉、自信,提升民族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北京奥运会又一次证明,世界顶尖体育比赛是多么诱人。世界各国对奥运会的浓厚兴趣对奥运项目的演变、媒体的利益及体育商业化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北京奥运会除参赛国总数和运动员人数分别增至204个和11250人(雅典奥运会为202个和10500人)外,女子项目的份额及女运动员人数也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