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该书体现了吕不韦的治国思想,吕不韦的治国思想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三条主线”。其中,“一个中心”是指以治理天下为中心,而“三条主线”是指关于国家、君臣及治民的理论。《吕氏春秋》中体现的政治思想顺应了战国末期文化思想统一融合的趋势,为秦国的发展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作为我国重要文化典籍的《吕氏春秋》,包含有丰富的环境思想。它把环境包括人类在内看作是一个有机之整体,主张取用资源要有度有节等主张,对于今天我们解决环境问题有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浅析《吕氏春秋》的文治教化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氏春秋》是吕不韦为适应中国即将统一的形势而推出的一部涉及政治、军事、文化等的众人之著。作为其施政纲领,吕不韦提出重儒道、用文治教化来巩固统治的思想,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由于秦国法家文化传统及秦始皇在政治斗争中的胜利,这种思想随吕不韦的失败而流产。但其对儒道、对文治教化的倡导、对贵因思想的发展,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作为我国重要化典籍的《吕氏春秋》,包含有丰富的环境思想。它把环境包括人类在内看作是一个有机之整体,主张取用资源要有度有节等主张,对于今天我们解决环境问题有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通过《吕氏春秋》与《易传》的比较研究 ,从宇宙生成论、宇宙变化论、宇宙一体论等方面分析《吕氏春秋》的易学思想 ,就会肯定《吕氏春秋》在中国易学哲学史上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吕氏春秋》认为天地的性状具有客观必然性,人事应以之为准则;天地的法则和谐有序,故要“法天地”而建立和谐有序的封建秩序;天命是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给人造成的遭遇,但君权是天授。其天论主要是上继荀子等多家的思想而更树独立见解,这反映了进步的新兴地主势力的思维。其总的倾向是坚持了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但也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吕氏春秋》中的养生心理思想主要包括适欲养生,去害养生,身心共养和运动养生等方面的内容,其中既具有科学性,也有尚待完善的地方.我们应本着“古为今用”的原则,进行科学养生,促进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8.
《吕氏春秋》包含着丰富的生态环保思想,无论是对天人关系,还是对动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体现了当时学者对生态环境恶化的警觉和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之高。而本书的集体著述,又使我们认识到当时生态环境保护思想的逐步普及,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的推广和宣传,也有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9.
试论《吕氏春秋》的美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氏春秋》体现出战国晚期儒道美育思想的会通、合流倾向,而道家以尊重人的自然生命为主旨的养生学说是其美育思想的核心。《吕氏春秋》美育思想以“乐”论为中心,在音乐本体论方面主要受道家宇宙本体论影响,具有纯艺术论倾向;在音乐的政治、道德教化功能方面则吸收了儒家礼乐教化的美育现;在音乐的审美心理及其与个体养生的关系等问题上,主要以道家养生学说为主体同时吸收了阴阳五行学说的“乐”论观,并有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吕氏春秋》气学思想包含“精行四时”的“圜道说”,“本生”“适欲”“达郁”的精气涵养理论,以及“与元同气”、执一无为的政治主张三个方面,是对先秦道家气学思想的总结和发展。《吕氏春秋》同时把阴阳家关于四时之气的思想纳入黄老道家的“精气说”范畴,在继承《黄帝四经》《管子》四篇、《鹖冠子》等黄老道家养气以施无为之治思想的基础上,强调保证君主政令畅通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吕氏春秋》是先秦时期的一部思想巨著,其中提出的"人欲论"心理学思想对现代心理学研究人的需要问题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开发人的潜力,调动人的积极性问题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吕氏春秋》采撷九流十家学说之长,融合儒、墨、名、法等各家优选基因,阐明治国之道,为秦国强大和秦始皇统一中国作了积极充分的思想、化及舆论的准备。其充满智慧的科学人思想资源,对于我们当下的现代化建设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吕氏春秋》作为杂家是先秦最后一部集大成的关门著作,是自成思想理论体系的综合家、统一家。历来在其书的主导思想主于某家上是众说纷纭,而按之原书,均为以偏概全,根本不合其书屡屡申明的融汇百家欲求一统的立说宗旨和实际表现。其书对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是博采广收,扬长避短,为我所用,自行卓立;既有继承、选取和吸收,又有批判、改造和新创。  相似文献   

14.
《吕氏春秋》的务实功利倾向一向为学界所注重,对它的哲学价值评价尚有争议。西方的哲学是以认识沦为基点的,《吕氏春秋》以“功利”的“客观实证”为其认识论的基点,是《庄子》以来引发的反思与抉择。《吕氏春秋》是思想史发展中非常关键的一环。  相似文献   

15.
《吕氏春秋》吸收了老庄道家自然无为的思想,并加以改进和发展,形成自己的一套"无为而治"的治国理论体系。汉初统治者在吸取秦二世灭亡教训的基础上,充分继承了《吕氏春秋》无为而治的治国理论。  相似文献   

16.
年前,启才先生《吕氏春秋研究》成稿,嘱我作序,这叫我既感且愧,一时不知从何说起。  相似文献   

17.
唐代一改魏晋六朝《吕氏春秋》接受的冷落局面,诗文中较多征引《吕氏春秋》,其中唐诗征引《吕氏春秋》典故在550次以上,多为事典、物典,主要表现在伶伦制律、高山流水、宁戚叩角、宓贱鸣琴、戴星、汤祝、剪桐、蚌胚等方面。对于其它难以归类的典故,也从词性与用法方面予以辑评。从唐诗征引《吕氏春秋》典故,管中窥豹,既可分析诗人的趣尚、生态与心态,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唐人对《吕氏春秋》的认可与接受情况。《吕氏春秋》以类书性质在唐代的广泛传播,使它超越魏晋六朝,上承两汉,下开两宋,在《吕氏春秋》接受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8.
试析《吕氏春秋》的差异心理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氏春秋》在其丰富的教育心理思想中 ,对个别差异的客观存在及其意义是持肯定态度的 ,并论及了个体在智力、能力、性格等方面的具体差异 ,提出了它的“内则用六戚四隐 ,外则用八观六验”的知人方法。因此 ,在它看来 ,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而且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能够做到“顺情”而教  相似文献   

19.
《吕氏春秋》倾向于收录长短适宜的历史故事,但偶尔也会收录长篇历史故事。《吕氏春秋》出于篇章规模的考虑,会对既有的长故事进行篇幅压缩。其基本手段是对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进行集中化处理,使情节线索更为集中、人物关系更为明晰。但是篇幅的压缩并不意味着人物形象的单一化和简单化,其通过人物语言的设计与扩展以及故事情节的合理化处理,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故事更加生动。这都体现出《吕氏春秋》独特的文学理念。  相似文献   

20.
《吕氏春秋》糸杂家之作,既有博采之长,又有杂糅之弊。其历史观存在明显的矛盾性:既认为天道无为,又宣扬天人感应;在君道起源论中否定了君权神授,在五德始终说中又宣扬君权神授;既承认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又认为历史是不断循环的。从总体上看,是属于唯心史观,但其中又包含有朴素的、辨证的历史唯物主义因素,注意从人的物质利益上去探求历史发展的原因,朦胧地看到了国家是社会斗争的产物。值得强调的是:《吕氏春秋》的发展观点、变法革新的主张和忧患意识,不仅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而且至今尚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