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传媒公共性的概念出发,既包括国外关于该定义的描述,也包括国内学者对它的研究状况综述j尽管学界对于传媒公共性存在争议和分歧,但公共新闻作为推动传媒公共服务功能的观点是受到普遍的认同的。公共新闻从提出到现在仅二十多年.经历了一个新的新闻理念的认同困境和挣扎。本文撇开一些争议,只是从公共新闻效果的角度,论述多元化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战雪雷 《中国博物馆》2015,(2):114-120,127
国有博物馆作为国家财政大力扶持的文化机构,其采购行为与国家政府采购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公共性是近代以来博物馆的本质属性之一,体现在政府对博物馆的管理和博物馆自身的服务工作中。本文从政府采购这一举措出发,首先探讨了政府采购的基本原则、方式和程序,接着又结合其在博物馆中发挥的作用,指出完善博物馆政府采购工作是博物馆公共性原则的基本前提,也是博物馆作为公共社会运行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信息公开角度,从网络在信息公开过程中的作用、信息公开过程中网络拥有的优势、网络媒体的公共性所面临的挑战等三个方面,论述了信息时代网络媒体的公共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借助镜像视野的烛照,从公共性和认同性的问题意识分野切入,从中抽绎博物馆与公众所建构的理论链接点。博物馆公共性的政治内涵因时代变迁而发生转变,由最初的权力限制、专断排斥进化为民主诉求、平等辩论,博物馆吸引公众参观并促进社会理解。博物馆存在的意义是获得公众的认同,公众对博物馆文化发展的认同经历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向,从单一性的事实考辨到多元化的人文阐释,博物馆应适时调整自身以促成文化自觉。博物馆对已有的经验、智识进行反思性建构进而生成新的智慧,即具有深邃的卓识洞见和思变能力,满足公众实际而有效的精神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5.
博物馆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标志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发展史和文明发展程度。博物馆事业发达的国家应该是文明程度很高的国家,或者至少是真正崇尚文明的国家。尽管我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尽管我们也十分注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但就中国目前而言,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还相对落后,社会文化环境还不够成熟等诸多原因,客观限定了博物馆建设的发达程度。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2019,(8):45-58
本文从微信朋友圈作为"圈层"网络的特性入手,参考自达尔格伦以来分析社交媒体公共性的分析框架,从结构、再现和互动三个维度对微信朋友圈的公共性实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微信朋友圈在结构、再现和互动层面具备了一定的公共性特征,但在这三个层面又是受限的:结构维度,尽管促进了新闻分发渠道的多元化,但"圈层"网络对微博"广场"的替代是以牺牲微博这个另类公共领域为代价的;再现维度,尽管在朋友圈引入了公共议题,但基于社交策展的再现方式并不能很好地服务于多元、理性的公共性诉求;互动维度,尽管"菊花链拓扑式"的转发带来了公共性的可能,但微信朋友圈当中的议题和观点更多时候趋于圈层化。本文将这种公共性实践与公共性准则之间的共生状态定义为"有限公共性",并指出应当看到有限公共性蕴藏的对民主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中国西部科学院附设公共博物馆简况和北碚民众教育背景,分析中国西部科学院附设公共博物馆的公共性、展示内容的民众普适性和博物馆教育纳入民众教育体系,以此揭示其与民众教育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近代中国早期博物馆民众教育的社会背景,指出博物馆与民众教育的关联,必基于博物馆的公共性;以及20世纪以来博物馆社会教育思想理论的倡导和20世纪上半叶政府主导的教育现代化进程对其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8.
"公共性"是目前各学科讨论的热门关键词,在新闻传播领域内,新闻媒体的公共性一直备受关注且颇具争议.普遍认为,新闻媒体公共性的缺失是世界范围内的危机,但众多论述中却少有阐明何为新闻媒体的公共性.本文从公共性的界定出发,对公共性和媒体公共性进行了理论梳理,并通过对新闻媒体公共性属性的探讨,试图架构出其完整面貌.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指出我国图书馆学的人文化是一项渐进的事业,然后提请应对图书馆的公共性缺失问题注意,接着对我国人文图书馆学的公共性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最后论述从公共性出发,完善我国人文图书馆学的走向。  相似文献   

10.
胡唐明 《图书馆论坛》2012,32(2):1-4,13
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是维护社会信息公平,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的工具和制度安排。文章对公共图书馆产品的公共性、供需的非均衡性、拥挤性等理论进行论述,分析公共图书馆免费运行的理论归因,从管理创新、多元投资、资源共享、公共精神等角度来建立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