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谭颖 《考试周刊》2013,(47):35-36
作者简析了布莱希特的戏剧观——陌生化效果。布莱希特的陌生化是吸收中国戏曲的表现方法形成的新的戏剧体系,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布莱希特与梅兰芳两个现实主义大师,运用的戏剧手段却各有巧妙不同,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最基本特征是:主张演员和角色之间,观众和演员之间、观众和角色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梅兰芳是中国传统戏剧最具代表性最成熟的代表,这种传统戏剧同西方戏剧区别甚大-确实根本不同。  相似文献   

3.
张宁 《文教资料》2013,(3):24-25
姿态是布莱希特戏剧理论及创作实践中的一个核心关键词,表现出布莱希特戏剧在政治与艺术之间的游移。本文通过对布莱希特姿态的溯源,探究姿态在布莱希特戏剧中的运作与功能。  相似文献   

4.
中国戏剧对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的形成和确立起到了较大的作用。布莱希特借鉴和吸收中国戏剧的有益成分,完善和发展了他的"叙述派"戏剧理论。同时,他的戏剧理论也对中国戏剧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戏剧的理论与实践都产生过重要影响,给中国戏剧的发展输入了新的能量。  相似文献   

5.
朱良 《高教论坛》2003,(3):169-172,175
从中国文化对布莱希特戏剧实践和理论的影响这一视角,分析了布莱希特戏剧实践创作上的东方渊源和特色,探讨了中国文化对构建布莱希特史诗剧戏剧理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布莱希特与中国戏剧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中国戏剧对布莱希特的启示是多方面的,不仅对他的戏剧理论产生了较大影响,而且还直接渗透到他的表演实践中。布莱希特为中国戏剧的发展注入了很多新鲜血液,给中国戏剧革新者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空间,对中国戏剧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何三凤 《考试周刊》2010,(33):33-35
李渔和布莱希特是来自不同国家、身处不同年代的戏剧理论家。他们的戏剧理论虽然有不同之处,但也有很多相通之处。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核心是"间离效果",在李渔的理论论述和实践中早已有所体现。从观众、演员、剧作者三方面来比较两者的戏剧理论,从中可以看到一些中西戏剧理论发展、交融的轨迹。  相似文献   

8.
与西方戏剧的“写实”和“再现性艺术”不同,中国古代戏曲的很大一个民族特色是“写意”的”表现性艺术”。而虚拟化,又是“写意”民族特色的最重要表现。在中国古代戏曲舞台上,“唱一个慢板五更天,走一个圆场百十里”,“五六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师”。这种虚拟化的表演,在古剧里比比皆是,这也是中国戏曲区别于外国戏剧的一个特  相似文献   

9.
贝托尔特·布莱希特是德国诗人、剧作家、戏剧理论家、导演,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的戏剧理论作家。布莱希特主要的成就在戏剧方面,在戏剧上的重要贡献是创立了"叙事剧"理论,也就是史诗戏剧理论。演剧方法推祟"间离方法",又称"陌生化方法",是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中心内容,与他的"叙事剧"的理论是完全一致的。他总是给我们以新的灵感,让我们不断地思考新的问题。他是我们心中永远的布莱希特。  相似文献   

10.
对于我国传统戏剧作品,多数教师采用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或听朗读录音的教学方式而很少采用演唱的方式来教学,这对于戏剧文学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因为中国传统戏剧又称之为“戏曲”,所以“曲”的演唱在剧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从性质来说,中国戏曲实是一种带舞蹈成分的歌剧,有它独特的魅力,而这种独特的魅力正是通过演唱而得到充分体现的。演唱时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无不表现着剧中人物的爱憎好恶,剧中人物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也因此而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戏曲作品赏析不应该将“演唱”排除在外。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戏剧在表演时具有虚拟性的特点,这就使戏曲艺术具有“写意性”的内在特征.戏曲艺术的“写意性”包括“生活写意性”、“动作写意性”、“语言写意性”和“舞美写意性”.这些基本特征形成了中国传统戏曲独特的艺术魅力与风格.  相似文献   

12.
2011年的中国电视荧屏上,后宫剧无疑是最抢眼的,尤其是以《美人心计》《甄娠传》领军的“女人戏”抢尽了风头。后宫剧的热播在中国已经构成了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它的流行不仅是中国人热衷权谋的视觉延伸以及现代社会对于历史的娱乐化消费,更是现代人真实生活的另类折射。  相似文献   

13.
背供是我国戏曲独有的表演方式,场上之人通过用一只水袖抬起、向前走一步或转身动作直接面对观众自我招供和抖露,场上其他人均听不到(唱白)或看不到(表情)。而宋元南戏和明传奇中,有一种背供表演可以为场上其他人听到或看到,称为"不完全"背供。"不完全"背供表演不仅在塑造人物形象上发挥着作用,扩展了学界对于背供表演的认知,而且丰富了无"墙"之戏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迦梨陀娑的《沙恭达罗》是一出纯粹印度式的戏剧,它标志着古典梵剧的高度成熟。同时,对中国古代戏曲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文章以《沙恭达罗》的中文译本——卢前先生所译的《孔雀女》作为切入点,通过对译本的分析,简要探讨了印度古典戏剧对中国戏曲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15.
郭沫若在早期史剧形式的探索中,主张向西方借鉴,进行"崭新的移植"。但在实际创作中,基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素养,他的史剧形式"移植"打上了深刻的中国烙印。就诗学传承而言,除了近现代西洋戏剧形式的继承,他的早期史剧实际上还继承了四川民间说唱艺术形式、元杂剧形式等中国传统文艺形式。在中西方文艺形式的继承中,郭沫若早期戏剧形式探索取得了相当的实绩,对中国新文学话剧形式的探索与开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曹禺戏剧被视为中国现代纯粹戏剧的最高典范,但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其文本中也存在着大量的叙述话语.这些叙述话语不只是为了第一文本的完美呈现而存在,它是作者凸显个人话语的主要途径,是对第一文本内涵的阐释、补充乃至颠覆、提升.因此,对曹禺戏剧叙述话语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开拓曹禺研究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17.
文学原本便具有实践性,现代文学更是注重社会功能,但是以往的文学教育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了文学无用论观点的盛行,要在现代文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大致有三种方式。第一,细致讲授作品的结构,理清作品的基本模式,指导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第二,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节奏和恰当地停顿,并体会诗歌中的复杂感情,通过朗诵诗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第三,指导学生排演话剧,揣摩语言中的细微情感变化,以此塑造学生良好的外在形象和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8.
戏曲的文本传播与场上传播所派生的命题是案头之作与舞台之作。它们在差异和联系中互动,其联结点是观众心理学。观众心理是左右戏曲审美建构无形而巨大的抓手。研究戏曲美学必须加入观众心理这一维。中国观众的命运关怀心理、趣味性心理、观赏性心理、满足性心理等,规范和导引着戏曲的审美对象、方向、方式和形态。观众心理具有组合性、流变性、调控性等特征,它是一柄双刃剑,具有正负面价值;其反馈和制约、调节功能成为戏曲综合性审美机制及其诸种审美特征的重要基础,也形成了中国戏曲活力和情力的双重性质。  相似文献   

19.
戏曲编演莎士比亚戏剧近年来频频出现在中国舞台上,不但引起了国内观众的强烈兴趣,而且吸引了英关莎学家的关注。戏曲编演莎剧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也引起了一些争议。戏曲编演莎剧融入现当代人类意识,为中国传统戏剧与西方戏剧结合,开辟了莎剧现代化的一条路子。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英国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是个有现代意义的作家。他在最有成就的戏剧创作中继承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他对戏剧“前史”的变异和不依赖前史,与强调语言在戏剧中作用的后经典叙事理论不谋而合,由此也构建了一种与其艺术自主理论一致的新的现实,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