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阅读历史教材是历史复习中最重要的一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历史复习效果的好坏。因此,提高阅读历史教材的质量,是提高历史复习效率的关键。本文就如何阅读历史教材谈一点个人的看法。一、读出教材的信息,以加深理解学生在阅读历史教材时,要把重点放在结论性语言上,要通过对结论性语言的阅读和研究,挖掘出它所包含的历史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整理,以加深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历史过程的理解和记忆。如学习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关于“秦统一中国”的内容,阅读时就要把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条件“读”出来,以加深理解。这就是:①战国以来,人…  相似文献   

2.
2013年浙江高考文科综合卷第15题考查了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原题如下: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读下图判断,符合秦灭六国先后顺序的部分排列是从立意上看,本题着眼于“国家统一”这一历史主题。  相似文献   

3.
“秦汉史”是指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统一的秦王朝开始,到公元220年曹丕代汉,前后441年的历史。如何认识、把握这段历史,并且对其作出合乎规律的说明,是我们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史●秦灭六国【概念解析】秦灭六国,完成国家统一,有其本身的内部条件,也有其外部条件。这表现在:①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生灵涂炭,人民渴望统一;②春秋争霸战争后,到战国时只存在七个诸侯国,兼并战争已形成统一的趋势;③各诸侯国之间经济交流的...  相似文献   

5.
初级中学课本“中国历史”第一册第三章第五节:“七国混战和秦的统一”,对於七强并立的形势,魏国的建设,秦国的变法,战争的情况和秦灭六国,作了明确的叙述,为了进一步体会这一节教材,本文以课本所提出来的主要问题为基础,试作一些初步的分析说明和一些补充,藉供读者参考并求指正。  相似文献   

6.
王胜祥 《历史学习》2006,(11):39-39
人民版《历史》必修Ⅰ第8页对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是这样叙述的“公元前230年,秦军攻破韩国,俘虏了韩王安。此后十年间,秦国连年用兵,先后攻灭赵、燕、魏、楚、齐等国,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完成了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的大业。”而人教版《历史》必修第一册第8页和地质百万版社出版《历史地图册》必修第一册第3页《秦灭六国》地图对秦灭六国先后顺序介绍是一致的,即秦王嬴政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相似文献   

7.
一、部分提示未“提示”课前设有引导学生学习的“提示” ,体现了现代教学论思想 ,然而有些提示虽然语言颇有特色 ,但提出的问题大而难 ,也就难以起到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如《中国历史》第一册第1 2课《秦始皇统一六国》 ,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主要有 :长平之战、秦灭六国的时间及意义、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的措施、秦朝的都城和疆域等。而课前提示是这样写的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的历史人物。‘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你一定很想知道 :秦始皇对中华民族的发展究竟有什么贡献 ?怎样评价他的功过 ?匈奴是一个…  相似文献   

8.
秦隋之比较     
秦隋两朝是中国古代史上两个非常相似而又极其重要的朝代。为此,许多复匀资料和考试试题经常涉及其有关内容。所以,对秦隋两朝历史进行综合比较极有必要。以下简列两朝宏观之比较。 一、建立统一政权 (1):统一全国 ①都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统一全国;都符合人民愿望,有利于社会安定、生产发展。 ②秦:公元前221年灭六国,统一中国;隋:公元589年,灭陈统一中国。 (2) 建立集权 ①都开创了新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模式,对后世影响深远。 ②秦:确立皇帝、三公、郡县制;  相似文献   

9.
中学历史教材中介绍了许多人物,单是中古史就有近300个,怎样对这些错综复杂的历史人物给予科学的正确的评价呢?1.用生产力标准来考察历史人物的社会实践活动。将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用生产力标准来考察、衡量其社会实践活动,包括政治、军事、文化活动诸方面。如果其社会实践活动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有利于推动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就应该给予肯定。反之,就应当批评甚至否定。像千古一帝秦始皇,他灭了六国,统一中国,顺应了当时由分裂到统一的历史趋势,首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实现郡县制,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等措施,既巩固了统一,又有利于当时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派蒙恬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则保障了北边的稳定,这一切都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因此他是一个有作为的地主阶级军事家、政治家。但他焚书坑儒,实行文化专制,大兴土木,滥用民力;“族诛”“连坐”,刑法严酷,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以致于百姓揭竿而起、斩木为兵,群起推翻了秦王朝的统治。从这一方面看,他又是个暴君。由此可见,历史人物的活动具有多重性,评价时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拿“焚书坑儒”这一措施来说,也是由当时历史条件所决定的。战国时出现诸子百家,  相似文献   

10.
<正>公元589年(隋开皇九年),隋灭陈统一,结束了近四个世纪(中间有西晋的短期统一)的分裂割据局面。这是继秦并六国之后,我国封建社会里又一次影响深远的统一活动。如同秦统一一样,隋统一也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刻的社会政治经济原因。  相似文献   

11.
秦代巴郡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元前316年,秦灭巴国后设置巴郡(今川东地区),推行郡县制的综合统治措施,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也促进了川东地区的发展和巴族与汉民族的融合。  相似文献   

12.
历代文人、政治家选取秦灭六国、统一中国而后又顷刻瓦解这一历史现象作为议论的题材,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当推贾谊的《过秦论》。贾谊作为西汉一代著名的散文家和辞赋家,以赋体笔墨写论说文,使其成为开一代风气的作家。  相似文献   

13.
秦末起义打出了扶苏和项燕的旗帜,是因为项燕是抗击秦国武力征服的英雄,扶苏则是反对秦朝暴政的勇士,二人的行为在秦统一前后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这件事留给人们一些深刻的历史启示,即扶苏和项燕是作为正义的化身而被当作反秦起义旗帜的,说明秦灭六国的兼并战争及统一后的残暴统治具有一定的非正义性,并与进步性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平民百姓、六国旧贵族等不同阶级和阶层为反秦暴政,曾在扶苏、项燕的旗帜下共同奋战,说明这些人具有相对一致的利益,是一种阶级斗争中的阶级合作;陈胜、吴广利用秦统一初期的较大影响尤其是分裂意识,打出扶苏、项燕的旗帜,是一种襄略上的需要;秦的暴力政策在统一前后具有一贯性,人们将秦统一前的武力征服和统一后的急政暴虐作为一个整体来反对,因此扶苏和项燕的旗帜才可以有效地号召并联合多种反秦力量,推翻秦的统治。  相似文献   

14.
目前,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1在全国有多个版本,其中对于秦灭六国的顺序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法很不统一。其中,岳麓版的灭国标准不是很清楚,不太可取。人教版是以六国国君被俘或者投降秦国作为灭国的标准,人民版是以六国的国都被攻陷作为灭国的标准,而杨宽《战国史》则是以六国的残余势力被全部剿灭作为灭国的标准。这三种观点虽然都有一套自己的标准,但笔者认为还是以六国的残余势力全部被秦国剿灭,也就是杨宽先生的说法最为合理,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5.
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汉字,欲以“秦”字为头,重立国号。但当时“秦”字的写法是“栗”。他认为一国不能有“二王”,就想造个字代替。大臣们知道了他的心事,就建议说:“自古名人功过皆记载于《春秋》,帝王恩德浩荡,以取‘春秋’字的各半为国号为好。”  相似文献   

16.
苏洵《六国论》论六国覆灭,对齐国说是“终继五国迁灭”,对燕赵说是“处秦革灭殆尽之际。”课本注释:“迁灭,灭亡。与下文‘革灭’相同。迁,革,都是改变的意思。”迁,徙;引申倒是有改变的意思。但“迁灭”说的是齐,“革灭”说的是秦;前者是覆亡、国灭,后者是侵吞、灭人国。“迁”和“革”应有所区别,并不相同。齐在六国中,最后灭亡,史书记载,秦将王贲自燕南攻齐,入齐都临淄,“秦使人诱齐王,约封以五百里之地,齐王(建)降,秦迁之共(地).”齐是由于迁而灭亡.苏洵谓齐“迁灭”,是有所依据,正见斟酌工夫。秦灭韩魏楚,即以其地置郡,苏洵谓“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革灭”即指灭国置郡,变革了建制。(解释古文语句,不征历史事实,不串上下文,殊难得其解,便易有望文生义之嫌。)  相似文献   

17.
课堂提问艺术要讲究七度●马自玲郭霞信度提问首先必须注意问题准确,答案明确,不能歧路亡羊,留有三岔路口。例如,“秦灭六国是在哪一年完成的?先后灭了哪六个诸侯国?”这个问题具体明确,“完成”、“先后”四个字的运用,具有鲜明的科学性,若提问为“秦灭六国在哪...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的:通过讲述陈胜吴广发动的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过程,使学生正确认识农民战争对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学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史实和人物。 教学重点:要使学生了解起义的原因和作用。难点:怎样评价秦始皇、项羽、刘邦这些历史人物。 一、秦的暴政 秦的暴政是秦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后,利用新建立的封建国家机器残酷地压迫剥削人民,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把广大人民推向死亡的边缘。秦的暴政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焚书坑儒。公元前213年,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把秦国以外的历史书和民间收藏的诗书及诸子百家书,通通烧毁。第二年又活埋了方士和儒生四百六十多人。这两件事,历史上叫做“焚书坑儒”。焚书坑儒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 (二)人民负担沉重。农民被迫把收获物的三分之二交给朝廷作赋税。秦末农民的赋税负担“二十倍于古”,造成“竭天下之资以奉其政”,成百万  相似文献   

19.
<正>《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家国情怀体现了历史学习的价值追求是其他素养得以达成的情感基础和理想目标。”浩瀚跌宕的历史进程,起伏波折的历史人物,转圜曲折的历史情节等极易激发学生家国意识。教师应敏锐地把握学生这一萌发契机,将尘封在历史中的王朝、人物、事件丰富化、趣味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降低学习难度,以历史发展为脉络帮助学生厘清历史逻辑。基于此,本文以“秦统一中国”为例,探究以家国情怀为驱动力的深度教学之路径。  相似文献   

20.
一、读出教材的有效信息,加深理解教材学生在阅读历史教材时,应把学习的重点放在结论性语言上。所谓结论性语言,是指对某一历史事件或某一历史过程或某一历史人物的总结和评价。结论性语言包括许多历史信息,学生在阅读教材时,要通过对结论性语言的阅读和研究,挖掘出它所包含的历史信息,并将这些有效信息提炼出来,准确把握,加工整理,总结为一个又一个的知识点。然后对这些知识点分点记忆,从而加深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历史过程的理解。如《中国古代史》(选修)第25页的正文第一自然段,学生在阅读教材时就要把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条件读出来:(1)各民族、各地域之间的联系加强,使各民族、各地域之间有了一定的共同利益,是统一的社会基础;(2)春秋战国时期频繁的战乱,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深重灾难,结束分裂、实现统一成为人心所向;(3)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成为六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结束分裂、实现统一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等。二、读出知识的深层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历史知识是相互联系的,学生在阅读教材时,要有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