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7年深圳市中考试题第14题是这样的:请用文章第二段中加点的关联词写一句话。[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我们知道,判断词“是”与其他副词、连词配合,可作关联词语,表示分句间的并列关系或选择关系。如: (1)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余秋雨《莫高窟》)  相似文献   

3.
不少语法书把“不是……而是……”当作关联词语,北京出版社最近出版的《现代汉语语法知识》也沿用了这一说法(见第92页)。我以为这是可以商榷的。关联词语必须是定型化的,不能随便拆开来。是词,固然不必说;即使是语(词组),也应该是固定的。如“不是……就是……”中的“不是”和“就是”,“之以以……是因为……”中的“之所以”和“是因为”,中间都不能插进别的词。更重要的,关联词语在句子(尤其是复句)中必须起关联作用。“不是……就是……”表示选择关系,“之所以……是因为……”表示因  相似文献   

4.
现行高中语文第四册《教学参考书》是继新编教材试行而修订成的,对语文教学有着指导作用,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由于修订时间仓促,不免有粗疏之处。例①,高中语文第四册《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思考和练习四,要求辨别两种不同说法,哪种是课文中的说法,课文中如果换用另一种说法好不好?为什么?其中一道题是:  相似文献   

5.
“不是……而是……”“不是……就是……”这两对关联词语所表示的关系学生常常容易混淆.为了帮助他们区分其关系,我给他们讲了一段自编的趣事:A 生了一个孩子不到三天,她的丈夫 B 忙里又忙外,邻居一多嘴妇女问 B:“你家生的是男孩,还是女孩?”“不是男孩,就是女孩”,B 不置可否地回答;过了一会儿,A 的母亲来了,进门便问:“生的是男孩  相似文献   

6.
7.
一古书上“孰与”二字连用,表示询问,有两种基本句式。甲式:吾孰与徐公美?(战国策·齐策) 乙式:子孰与起:(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救赵孰与勿救?(战国策·齐策一)甲式可用“A+孰·与B·x”来表示,乙式  相似文献   

8.
文言文中,经常出现“以……为……”结构,许多人把它理解为动词“认为”,从它的用法来看,这种解释是不正确的。在这里,我们从“以”动词性出发,来分析“以……为……”这一结构。 首先,“以”作为动词时,“以……为……”当“认为……是……”或“把……当作(看作)……”讲,宾语部分是主谓词组或句子形式。如: (1)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史记·郦生列传》) (当王的认为老百姓是不可缺少的.而老百姓认为粮食是不可缺少的。) (2)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史记·秀宴列传》) (鲍叔牙不认为我是贪财…  相似文献   

9.
初中语文课本选韩愈文《马说》,最后两句“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标点为: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一处标问号,一处标句号。解释为: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知道有千里马啊!从句式看,是将前句视作反问,后句视作感叹  相似文献   

10.
“州”是我国旧时一种地方行政区划,其所辖地区的大小历代不同。州的名称现在还保留在我国的一些地名里,如浙江省的杭州、温州,江苏省的苏州、常州,福建省的福州、漳州等等。  相似文献   

11.
区分语里意义和语表形式两个层面,从探讨意义和形式的关系角度研究“除了……都”句式。首先考察句式的减除关系,建立句式的语义模式,然后考察语义模式与语表结构形式的转换关系,最后进一步探讨句式的语义关系及其表达作用。  相似文献   

12.
I should have phoned Ed this morning.but I forgot. 在英语学习中,同学们常常会遇到这种句型,它表示“本应该做某事而未做”。类似这样的句子还有很多,本文总结了以下几种常见的表示“本……”之意的句式,以利于同学们学习掌握。  相似文献   

13.
“……之所以……,是因为……”句式是单句,不是复句。“……之所以……”是名词性偏正短语,在这一句式中是主语部分;“是因为……”是判断动词“是”作谓语,介宾短语“因为……”作宾语,在这一句式中是谓语部分;“……之所以……,是因为……”是古代汉语中“……之所以……,以……也”这一单句形式的直接传承,具备完全句的全部特征,是典型的判断句。  相似文献   

14.
“是……的”句有判断和强调两大功能,在结构上也有其特点。当“是……的”中间是名词性词语时,“是…….的”表示判断;中间是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时,“是……的”有两种功能:一是表示判断,二是表示强调。  相似文献   

15.
《送东阳马生序》:“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参考书译成:“他们的学业要是不精通德行要是不成器的,不是天资低下,而是用心不及我的专一罢了,那里是别人的过失呢?”“非……,则……”是古汉语中一个固定句式,表示在可能的选择中非此即彼、非彼即此,表示两者必居其一的选择,如:1.凡人之攻伐也,非为利,则固为名也。  相似文献   

16.
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说:“‘所’字也是一个特别的指示代词,它通常用在及物动词的前面和动词组成一个名词性的词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对“所”字结构这样的解释,在所有的古代汉语书中都能看到,对它的认识,语法学界是一致的。正因为“所”字结构具有名词的性质,所以它常作主语、宾语。  相似文献   

17.
刘宏图 《学语文》2011,(2):72-72
经常看NBA的肯定知道球星麦迪有个令人熟悉的广告语是“无兄弟,不篮球”,其意思是篮球是一个依靠整体的运动项目,个体的力量是有限的,如果没有合作,篮球运动也就没有存在和发展的空间了。  相似文献   

18.
19.
礼貌原则①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与合作原则相平行的语用原则,本文通过分析礼貌原则的本质特点来证明,礼貌原则应该定位为一种语用策略,而不是语用原则。  相似文献   

20.
新教材初中语文第一册知识短文将“牢”作为形声字分析,要求按照形旁和声旁结合的不同形式归类。但在数学中,教师却无法归类,如果说“宀”头是形旁的话,那么声旁是“牛”吗?显然不是。“牢”小篆作“”,《说文》解释说:“牢,闲养牛马圈也。从牛,冬省,取其四周币(匝)也。”查《说文解字段注》:“牢,闲也。必有闲者,防禽兽触齧(啮)牲,系于牢,故性谓之牢。从古文冬省也。各取完固之意,亦取四周象形。”“冬省”即取古文“冬”的字形的一部分,“冬”金文作“”,小篆作“”,“牢”取其四周象形的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