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帮助我国大学英语教师讲授和学习者习得英语情态动词can的语义,在语料库的基础上,调查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对can的语义习得情况,发现英语学习者笔语中英语情态动词can的语义使用频率分布与英语本族语使用者的使用频率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即大学英语学习者对can的语义习得不地道。试图从学习者的语言输入(主要针对教材)和母语迁移两个方面分析其习得不地道的原因,结果显示,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对情态动词can的语义习得不地道的这一现象,受其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影响不大,而可能受其母语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采用语料库对比分析方法,调查中国学习者英语中一组近义词的广度与深度知识习得。结果显示,与英语本族语者相比,学习者近义词选择范围较窄,侧重于反复使用少数习得较早的高频词,随后以少数超用、使用不足词项为代表展开语境分析,结果进一步显示,学习者在搭配、词义等深度知识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研究结果表明,学习者尚未能够基于纵横语义关系原理建立词语语义网络。此研究结果对我国英语词汇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语义网络应用到外语教学是外语教学领域的需要,也是大学英语课改的一种趋势。本文描述了语义网络的主要特征及其优点,同时阐述了词汇的存储与习得实质,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利用语义网络习得词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学习者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一般过去时习得中会出现很多不足,配价理论认为动词习得不仅仅是动词形式与结构的学习,而应该关注语言的实用性与交际性,配价理论关注句法语义范畴,因此其在动词一般过去时的习得上拥有先天的优越性。论文在此基础上用SPSS18.0对英语动词一般过去时的习得进行考察,通过语义过滤,语义蕴含测试等论证与分析英语一般过去时习得中配价理论的优势,以期能更好的将配价理论应用于一般过去时教学。  相似文献   

5.
语义网络信息是词汇习得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者通过语义网络信息习得词汇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词典是二语学习者获取语义网络信息的主要渠道,学习者了解英语学习词典的语义网络信息处理,将极大提高其英语词汇习得效率。本文在阐述词汇习得与语义网络、语义网络与学习词典关系的基础上,以词汇习得为视角,以《牛津高阶英语词典》(第9版)为例,分析了英语学习词典在各个结构层次的语义网络信息处理。研究表明,OALD-9在总体结构、微观结构和中观结构等各个结构层面上均采用多种方式呈现了语词的语义网络信息。  相似文献   

6.
英语短语动词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概述了国内外英语短语动词的研究情况,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提出的对英语短语动词教学,应该走以小品词为中心的处理道路和以意象的方式给学习者呈现短语动词中小品词的多义性的方法,以及通过隐喻扩展分析短语动词语义的方法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能够促进外语学习者对英语短语动词的习得。  相似文献   

7.
文章概述了国内外英语短语动词的研究情况,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提出的对英语短语动词教学,应该走以小品词为中心的处理道路和以意象的方式给学习者呈现短语动词中小品词的多义性的方法,以及通过隐喻扩展分析短语动词语义的方法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能够促进外语学习者对英语短语动词的习得。  相似文献   

8.
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是与英语读写教学处于并重位置的教学活动,视听说的过程实际上是二语习得者对目标语信息输入和输出的一个过程。基于此,对语言学习者试听说过程中的技术性和非技术性,言语和非言语障碍因素进行分析,并从语音输入的角度对语义三角进行分析解读。在语义指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一些视听说教学的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英语专业二年级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词汇测试问卷考查输入频率是否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副词习得有影响。数据结果采用SPSS13.0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1)输入频率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副词的词形词意习得有影响。副词出现的频率越高,被测者的成绩也越高。(2)输入频率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副词的语义搭配习得没有影响。(3)在副词的句法位置习得层面,输入频率对中国英语学习者B(主语后谓语前)位置的习得有影响,对其他位置的习得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把各类英语虚拟位移表达式视为一种具有特定语用语义的语法构式,并从语言结构层面系统比较了英、汉虚拟位移构式的异同点。在此基础上,我们考察了不同英语水平的中国英语学习者习得英语虚拟位移构式的特点及潜在的习得困难。80名中国英语学习者以及15名英语母语者一起参加了本项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中国英语学习者按难易度顺序先后习得英语虚拟位移构式中的"移动主体"、"移动路径"、"移动方式"以及"移动时间"这四个虚拟位移构式建构要素的句法、语义特征。(2)英语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受试习得英语虚拟位移的情况,也即英语水平愈高,习得情况愈好。(3)即使高水平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习得英语虚拟位移时仍存在一定困难,远未能达到母语者水平;(4)某些英语虚拟位移构式的次类型(如假设位移)对英语母语者也构成一定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词汇语义学和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的图式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而词汇习得(vocabulary acquisition)又是语言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词汇是音、义、形的结合,是语音、意义和语法三者统一的整体。词汇语义学是专门研究语言词汇意义的一门学科,应用其有关原理探索英语词汇的习得方法可最大限度地改善和强化学习者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词汇输入量,对推动英语学习将有积极的意义。从语义方面开展词汇习得,符合学习者掌握和学习词汇的感知及心理认知过程,有助于扩充和记忆词汇。本文通过对词汇的语义特征、语义级差、语义网络和命题串联等意义关系的图式化分析来探索英语词汇习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词汇习得是英语学习者面临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随着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在词汇习得中引入网络语料库成为英语教学发展的新趋势.本文对基于语料库的英语词汇习得进行理论阐释,并从词频分析、词语搭配、语义韵与构词法角度探讨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在英语词汇习得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3.
以广义左向合并理论为柜架,以实证研究的方式,从句法和语义的角度分析中国不同水平学习者对英语附加语的习得。研究发现母语迁移、普遍语法和语言输入等因素共同影响二语习得。孤立地看待这些因素,忽略学习者自身的学习方式和方法都是极为片面的。  相似文献   

14.
探讨基于网络语料库的语料阅读对中等及中等水平以上英语学习者词汇习得的作用.研究方法是通过教学实验与问卷调查比较语义加工与精细复述这两种不同信息加工方式对实验组与对照组被试者词汇习得的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对于中等及以上外语水平的学习者而言,学习者可以分配一定的心理资源"聚焦于语言形式"从而促进了语言形式加工.基于语料库语料阅读的精细复述显著促进被试者在词汇习得过程中对单词拼写的记忆效果.  相似文献   

15.
杨前辉 《海外英语》2013,(9X):265-267
空间概念是人类认识之初,具有明显的体验性。该文从认知语言学的核心思想认知体验出发,仔细研究并详细梳理了英语高频介词AT-ON-IN语义微系统的语义扩展途径和模式,发现英语介词AT-ON-IN的习得要遵循一个普遍规律,即体验—体认—内部转化—语义拓展这四个不可或缺的习得步骤,简化为认知习得假说。这种以认知体验为先的英语介词习得机制有助于语言学习者更好、更快地熟悉并掌握AT-ON-IN的各种概念结构,深入理解这些介词概念结构的内在联系和区别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
考察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的语音短时记忆与外语词汇习得的关系.结果表明:(1)语音短时记忆对初学者和初中被试具有最强的预测作用.虽然长时语音和词汇-语义知识开始对初中被试的词汇习得具有一定的预测力,但语音短时记忆的预测力仍旧是最强的.(2)长时语音和词汇语义知识则是预测熟练学习者外语词汇习得的唯一因素.由此可见,语音短时记忆与词汇习得之间是一种互相促进的动态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17.
试从语义场理论出发,探讨学习词典-《柯林斯合作高阶英语学习词典》6版如何构建语义网络,从而帮助二语学习者快速习得二语词汇。  相似文献   

18.
英语角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语言交流的环境,为促进学习者的英语习得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文章从学习动力.个性特点两方面,分析了非智力因素对英语角中英语习得的影响;结合英语角中的中介语现象。在母语迁移和交际策略两方面分析了学习者中介语石化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语言输入和输出对提高综合语言能力、防止石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二语语音习得研究表明母语(方言)对二语语音习得影响很大,二语学习者在习得二语语音时会把母语中的音素、声调等迁移到二语当中。基于此,利用母语迁移理论,对不同方言背景下中国学习者的英语双元音感知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发现学习者在英语双元音学习中因母语干扰而形成了语音感知盲点,并据此提出,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本地方言与英语音系进行对比分析,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尽快建构较稳定的二语音系。  相似文献   

20.
英语作格动词可以被进一步区分为成对作格动词和非成对作格动词,这两类作格动词的不同特征使得它们在可习得性上有所不同。文章通过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研究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这两类作格动词的习得状况,发现对于二语习得者而言,英语成对作格动词比非成对作格动词更难以习得,成对作格动词的习得难度就在于学习者要能认识到该动词的作格式和它对应的及物动词的被动式在语义功能上的差异,该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Yip(1995)关于两类作格动词的可习得性的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