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合理安排体育课的密度和运动量,是衡量体育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当前体育课密度和运动量的测定,由于方法不规范,衡量的尺度不统一,因而使测定的结果差异很大。因此,如何客观、准确地测定体育课的密度和运动量,就成了一个需要很好地加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合理地安排体育课的密度、运动量,是衡量体育教学效果,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向。研究体育课的密度和运动量,就在于从课的任务,教材要求、学生情况、教学条件等实际出发,加大课中各项活动合理地运用时间,特别是处理好练习密度与其他各项活动密度的关系,使课的各项安排符合练习过程中学生身体生理变化的规律,使学生身体获得适宜的运动量,这对于有效地利用上课的时间,检查课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体质和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衡量体育教学质量高低的因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运动量和练习密度安排的适宜与否,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体质的增强,必须使有机体承受最适宜的生理负荷,这是保证体育锻炼对人体身心健康,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当前,世界体育发达国家,莫不重视对运动量和密度的研究。我国早在五十年代,就已运用运动量和密度的测定结果,作为衡量分析教学质量好坏的因素之一。至七十年代后期,随着体育教学不断深入发展,研究更为系统、深入。我在我校体育系85、86两级的教育实习中,再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部  相似文献   

4.
<正> 体育课的密度和运动量,本来是用以评价体育课教学质量的两个指标。通过测量课的密度,分析教师支配教学时间是否合理,以及单位时间效率的高低;通过测量运动量,看课的安排是否符合人体机能工作的一般规律,并有利于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它们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教师组织教学的水平和业务能力,而不能仅以此来评价一堂课的教学质量,或用来评定学生的负荷水平,这应当是人所共知的一些基本常识。但是,近年来有些人观测了相当数量的体育课,将测得的数据加以统计处理后,制定出  相似文献   

5.
本刊自本期起开辟《体育教师之友》专栏,主要面对中、小学体育教师。内容主要是体育课的教法和运动生理卫生常识及其他一些体育基础知识。本栏文章力争做到短小精悍、深入浅出、明白易懂。希望有关同志踊跃投稿,并提出自己的希望与建议,使本栏真正成为我们体育教师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6.
序言扬州会议召开一年多来,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有了一定的发展与提高,许多学校在如何提高体育课的运动量与运动密度上化了很大的功夫,获得了一定的成绩。近一年来,我们曾对各种类型的几十节公开教学课和一般教学课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公开教学课之所以在运动量、运动密度等方面能够安排得比较合理,是因为大多经过了事先周密地预计了课的运动量和运动密度,而很多一般教学课在运动量与运动密度安排上显得不够  相似文献   

7.
从不同教材内容安排谈体育课的运动量和练习密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随着体育科学的不断深入发展,学校体育愈来愈被世界各国所重视。我国学校体育也不例外,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怀。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指示,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它必将推动我国教育体系的改革。同时,也为学校体育的改革指明了方向。1983年的全国学校体育论文报告会,为学校体育的科学研究开拓了广阔的前景,不少同志在研究体育课的运动量和密度这一课题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从不同教材内容  相似文献   

8.
从八十年代起,在我国体育课中,开始讲究运动量的要求,不仅在《体育理论》教材中有专节对运动量的论述,而且还有许多专题研究。但是,由于对运动量和负荷量(即身体对运动量的反应量)的概念及相互关系的认识上模糊不清,在实践运用研究中,也就混用不分了。例如:有的文章标题明明写的是运动量,但文章叙述的内容却是负荷量;有的文章标题明明写的是负荷量,而研究的内容恰恰又是运动量,有的从运动量的概念出发对研究负荷量的论文提出异议;有的则从负荷量标准要求出发,对运动量的规定发表不  相似文献   

9.
一、任务与方法近年来,国内外对中小学体育课密度、运动量的研究比较重视。但是,迄今为止,从国内外有关资料来看,在如何评定体育课运动量大小的方法和合理安排体育课密度、运动量的指标上,还是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的认识,特别是在中小学体育课中,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性別特征和不同的教材项目,反映在密度、运动量上有什么特点,如何根据这些特  相似文献   

10.
一、统计表的设计目的和意义在排球竞技比赛中,为了更快更好地收集排球竞技情报、掌握动态和信息,应当在充分发挥人的智能并使其扩展延伸的情况下,最大限度调动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力争最快地获得比赛双方各项技术、战术的信息和数据,这不仅对临场比赛有现实意义,而且对改进教学训练、制订训练计划,迎接比赛等更有其深远意义,同时对科研也有其有重要价值。在激烈比赛中,由于双方不断对抗产生了相互依附的相关因素,应用多能排球技术统计表就会迅速  相似文献   

11.
<正> 一、一定要上好体育课学校体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和增强中华民族的体质,关系极大。而体育课是完成学校体育任务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因此,我们体育教师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上好体育课上。  相似文献   

12.
关于青少儿体质测定指标的选定及其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国内外已有不少报道。但是关于大学生体质测定指标选择与综合评价的报道还不多见。本文的目的是筛选大学生体质测定较为有效的项目,并拟制初步“标准”,为我国大学生体质测定指标的规范化,和体质综合评价标准的研制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3.
加强学校体育教学的基本建设,建立健全各项有关的规章制度,用条文形式固定下来,并在教学中共同遵守,这是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体育教学包括许多环节,从备课、写教案到课堂常规,从运动量与密度的测定到学生思想教育、安全保护措施等等,都应有相应的《……制度》、《……规定》,使之规  相似文献   

14.
体育课的练习密度和强度是衡量评价体育课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几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对体育课上学生的适宜练习密度和强度进行了研究。我省马鞍山地区,对学生学习不同性质教材的最高适宜心率也进行了探讨。尽管各地的研究方法不一,但一致的观点是,由于地区、教学条件和对象存在差别,故体育课中练习密度和强度的安排不可能有的绝对统一指标。要谋求学生在课中适宜的运动负荷,必须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为了了解芜湖市初中体育课练习密度和强度的一般水平,以及在课的不同阶段,练习密度和强度分布的特点,进而提出芜湖市初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对1992~1993年度及1993~1994年度参加梧州冬训的16岁全国优秀少年足球队近400名运动员大运动量训练课的强度、负荷进行了研究,从中拟定出我国优秀少年足球队大运动量训练课练习密度、运动负荷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实质是给人体以一定的刺激,使人体结构与机能发生变化,改变人体机能的水平,通常都着眼于运动训练的运动量,即强度、密度、数量和时间等四个因素。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密度是在一定时间内练习的次数(或以练习与练习之间的间歇时间表示),数量是指一次训练中重复动作的次数或跑动(游泳)的距离,时间是指一次训练课的持续时间。在训练中,这些因素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运动负荷的强度越大,引起身体各器官、组织的机能反应越大,而这些反应都以新  相似文献   

17.
男子篮球专项大运动量训练的综合监测及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篮球大运动量训练期间及大负荷训练课后受试者血液及尿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发现 ,血NH3与血LA相似 ,表现出对运动强度的高度敏感性。Hb、BUN、尿PRO及URO在整个训练过程中随负荷量大小及机体和机能状态的变化呈现出先降后升或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 ,说明适用于篮球专项大学生的“大运动量”以略低于同龄专业运动员的运动量为宜。但所测指标均具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性 ,提示篮球训练监测应注意指标选择的多样化及测试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8.
我们在广州体院一九八○年第一期《体育教学与训练》上发表了《合理安排中小学体育课密度运动量》一文,就中小学体育课的运动量的安排提出了一个参数指标,目的在供同志们参考: 小学:120——130次/分;高中女生130——140次/分; 初中:130——140次/分;高中男生130——150次/分。随后,倪雁宾同志在同一刊物一九八一年第一期上发表了题为《关于运动量的评定问题》的文章,对我们提出的上述参数指标提出了三点意见,原文摘抄如下: 1、提出体育课每分钟平均心率的参数指标,应根据儿童的基础心率来考虑。据多方面的有关资料报导,例如,11岁(小学三、四年级)儿童的平均心率约为80次/分(见本  相似文献   

19.
对高校篮球、足球、排球课运动量的测定和计算方洁的探讨天津大学邢庆和,高卫篮球、足球、排球是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的必修体育课程。据调查.目前全国高等院校对于篮球、足球、排球课运动量的测定及计算方法还没有比较合理的评定依据。本文探讨对篮球、足球、排球课运动...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学校体育的目的在于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体育教学是实现这一目的的中心环节,所以体育课要有适宜运动量,才能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因此,上体育课时,体育教师都十分注意,如何根据课的任务、教材内容、学生情况等,合理地安排好课的运动负荷。而人们也常常把运动负荷作为评定体育课质量,进行定量分析的重要依据。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体育课的运动负荷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提出了许多评定负荷的指标,其中,以平均心率和运动量指数为最常用的两个指标。但实践中,我们发觉这两个指标是存在差异的。到底用那个指标更可靠些?本文就是为这一问题进行探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