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词语巧解     
聪明:孙敬修老先生曾巧解“聪明”二字,现略作修改,使其成为语文学习的方法,即:耳朵要多听,眼睛要多看,口要多问,心要多思,成绩当然就会日新月异。几句话的关键字:耳、眼、口、心、日、月,合到一块,便成为“聪明”二字。我、找:二者之间,就差一点,“找”字加一点,便是“我”。其实,人有时候就是因为一点的失去而失落了自我,找到了这一点,也便找到了自我。词语巧解@马祥$山西大同市二中!037004  相似文献   

2.
汉字"辨、辩、辫"三兄弟,可是魔术大师,经常喜欢通过一些细小的变化让大家捉摸不透. 首先出场的是"辨"字.请大家认准它的中间是一撇加一点.这两个笔画和在一起就是提醒大家在区别相似的事物时,一定要小心认真,甚至连点撇这些细小的笔画也不能错过.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过程中,有许多教师爱用“不”这个字眼.像“×字不是×旁而是×旁”、“×字的×地方不要加一点”等等,随口而出。教师之所以这样做,其目的是想“防患于未然”,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你不叫他加的一点,他偏偏要加上一点;你不要他写这个偏旁,他偏偏要写这个偏旁。于是许多教师大为恼火,认为这是学生不听话,故意和老师捣乱。其实并非如此。其一,教师在教学生字词时,  相似文献   

4.
尚行 《安徽教育》2010,(7):23-23
<正>大学生不仅要有远大的理想,还应脚踏实地。经过几年的学习,即将走向社会,要记住六个字,就是"此时、此地、此身"。"此时",就是现在应该做的事情,应立即做起来,不要拖延到以后;"此地",就是要在你所处的岗位做起,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不要等到别的地方;"此身",  相似文献   

5.
《少年读者》2009,(12):4-5
“日”字是由太阳的外形加一点构成,最早写成“ ”,意思是“能发光的太阳”。 “日”可喜欢交朋友了。瞧,他今天举办了一场舞会,好朋友们都来捧场了。  相似文献   

6.
奚边草 《家庭教育》2014,(12):17-17
听说最近老妈制定了培养我的完美计划,计划的内容全部来自于她买的书!,我的双眼像老虎盯羊群似的,死死地盯着妈妈放在书架上的那一本大红色的书。书本封面上大大地写着几个我看起来十分邪恶的字:《有出息的男孩是穷养出来的》。“啊——”我大叫一声。难道我以后吃饭只能吃一碗白饭加一点咸菜吗?  相似文献   

7.
一、把下面的字按音序重新排列。予寓铸持熔吾誉昌二、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昌盛”的“盛”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再查()画。它在字典里有这样几种意思:①深厚;②热烈;③兴旺。“昌盛”的“盛”应选第()条解释。用①②两种意思分别组两个词:()、()。三、读下面的句子,并选择恰当的字填入()里。重师惩守肃1.我们一定要严()国家机密。2.你知道吗?严()出高徒。3.法律总要严()那些不法分子。4.会场的气氛既严(),又隆重。四、给下面的带点字选择正确的字义(只要填序号)。身:①量词:②生命;③身体;④自己,本身…  相似文献   

8.
严复(字几道,又字又陵)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同时也是我国近代最负盛名的翻译家.他的翻译活动是怎样开始的?怎样评价他的翻译和实践?他译的《天演论》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影响?妨碍他在翻译上取得更大成就的消极因素是什么?笔者在本文中探讨了这些问题,欢迎专家和同行们指正. 严复出身在一个封建知识分子家庭里,深受封建思想的薰陶,一直醉心于走科举的道路.直到甲午战争以后,他才从醉心科举的迷梦中苏醒过来,坚决抛弃科场登第的幻想,走上一条新的道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農村格言     
識字一千,到處方便。每天省用几個錢,一年算算几十千。勤種田,勿借錢,菜飯布衣顧光鮮,真是個活神仙。 勞力一天,晚上休息格外甜。要望一村大家做人好,先要自己做樣好。貪喫懶做,一生喫苦。 讀書不趁早,老來那會好。不賭不烟,省時省錢。又用手,又用腦,做事最討好。吸了鴉片烟,終身沒有出頭年。早眠早起,七舒八齊。你幫我,我幫你,一生一世最便宜。 學堂進得早,讀書讀得好,做人要做刮刮  相似文献   

10.
家里总有些漂亮的碎布,弃之可惜,放着又地方用。其实,只要加一点点的创意,就会让些碎布别有风情。  相似文献   

11.
一、关于“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之句读在论述艰苦的环境造就人才的文段中,现行版本及课本皆句读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对“行拂乱其所为”一句,有人依据课后注释“所行不顺,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将其朗读节奏划分为“行拂/乱其所为”,有人依据“空乏其身”,将“拂乱”一词定为使动词,将其朗读节奏划分为“行/拂乱其/所为”。应该说都有其道理。(人教版《教参》,即取后一说)然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处理好这个问题,还是要研究其句读。将“空乏其身”断为一句,虽然从语句上照应了前几句四字句的特点,但细推敲则可看出此“其”字与前几句的“其”不在同一位置上。如果  相似文献   

12.
古书的标点     
1、什么叫句读古书一般是不断句,不加标点符号的。古人读书时要自己断句,边读边断,全文句子断完了,意思也大体明白了。句读的概念始见于汉代,唐以后“句”与“读”才有了明的区别。古人读书的时候,一句话完了,常常在字的旁边加一个点或圆圈,叫做“句”;一句话没完,但读时需要有一个停顿,就在字的下面加一点,叫做“读(dou)”。两者合称为句读。  相似文献   

13.
家中有一些存放已久或是用剩的小香皂块,香味已经淡去,香皂也又干又硬,似乎没什么价值了。这个妙方,能让过期的香皂恢复青春,变得更加吸引人。材料:香皂头、蜂蜜(或蜂皇浆)、橄榄油、香水(或香精)、模具、一次性手套、保鲜袋制作:1.把香皂头切成薄片,放到碗里。2.将装有香皂片的碗隔水加热十分钟。3.等香皂片开始融化时,放一点橄榄油。4.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加一点香水或香精。5.加一点蜂蜜或蜂皇浆,还能让你的香皂有更好的美容效果。6.在模具里涂上一点橄榄油,待碗里的香皂融成糊状后,装入模具里,过半小时冷却后取出。7.也可以在香皂糊中…  相似文献   

14.
可笑星     
学语言就是要多听英语课时,老师完全以英文讲解,学生不大听得懂,要求他加一点中文补充。老师站在训练学生听力的立场上说:“不要害怕听不懂,学语言就是要多听。你们每天听我说英文,时间长了自然就明白了。”这时有个学生忽然说:“可是我每天听小狗叫,也不知道它在说些什么?”可笑级别:借口小华不爱上课,总是找各种借口请假,有一天他又想请假了,假条上写着“出殡”两个字。老师说:“都上初中了,假条都填不清楚,回去写清楚。”第二天小华又把假条送回来,得意的说:“老师,这下子你该准假了吧!”只见假条上大大地写着两个字…  相似文献   

15.
八、土字旁 图25-1、图25-2的"垣"、"壤(坏)"字的土字旁写得收束,属于结体上的"左让右";竖画向左下方偏斜,避免了呆滞之累;"土字旁"右边加一点画,是汉碑的惯常写法. 图25-3、图25-4的"城"、"蠕(堧)"字的土字旁提到了左上角,使左右具有很强的参差感,这也是汉碑结体上的一大特点.特别是"蠕(堧)"字,将土字旁提到左上角之后非常传神.但是,如果将土字旁压到左下角则不伦不类了. 图25-5的"社"字的土字旁在右边,所以,最后一笔写成向右伸展的波画.  相似文献   

16.
“趣味识字法”充分利用了汉字独有的特点,重视从汉字本身挖掘趣味性,使学生在识字时不是望而生畏,而是学而有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有效地巩固识字效果。这里,结合教学实践,介绍几种“趣味识字法”。 1.儿歌识字法。根据汉字的音、形、义编成儿歌,其字要在儿歌中出现。如给“蚕”字编为:“天下有益虫,‘蚕’儿留美名。吐丝织成锦,为人御寒冷。”给“帆”字编为:“巾字在一旁,几中一点藏;‘帆’船有了它,乘风又破浪。” 2.谜语识字法。根据小学生好奇、喜猜的特征,将汉字编为浅显易懂的儿歌式字谜,让学生在猜想  相似文献   

17.
《家教世界》2014,(7):78-78
看到“圆”字,你脑中萦绕的、眼前浮现的、口中念叨的,都该是“褒义的”吧,是否有点“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感觉呢?又到节日了,一家又能团圆了;快到十五了,月儿又要圆了,口中唱着“十五的月儿十六圆……”:今年八月八日,五环旗高高飘扬在北京上空;讣大圣远去化缘,画个圆圈,唐师傅坐在圈里,白骨精近身不碍;连某人颇能见风使舵、玲珑八面,我们都要称之为“圆滑”。  相似文献   

18.
猜字谜     
先人后己(打一字)空中飞人(打一字)一走就带千军(打一字)小于、大于、等于(打一字)请勿放在心上(打一字)加一点有四边(打一字)点睛能飞(打一字)俺家大人不在家(打一字)衣服当中有个洞(打一字)多出一半(打一字)美好的开端(打一字)狗在洞中(打一字)暑假游戏宫“猜字谜”答案:猜字谜:俄;会;师;互;忽;万;乌;电;哀;岁;姜;突猜字谜@文俭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识字教学中的字形分析具有多种功能,既能帮助学生认清字形,以便正确书写,又能帮助学生记忆字音,了解字义。汉字绝大多数是形声字,形声原则在字形分析中占有重要位置。但是,在字形分析中,有时结构分析同形声原则产生矛盾,这种情况主要发生于分析左中右结构和上中下结构的字。例如“谢”字是形声字,左形有声,分析字形时,按照通常的做法,学生要说:“‘谢’是合体字,左中右结构,左边是‘言字旁’,中间是‘身’字,右边是‘寸’字。”再如“崇”  相似文献   

20.
刘川北 《当代学生》2014,(10):19-20
还没进院门,妮子就喊:"奶奶——"我用手戳了她一下,妮子就白我一眼,像是很委屈。我纠正说:"叫太太,‘大’字下面加一点就是‘太’。"妮子四周岁,简单的字认识一些,能背十几首唐诗,但她总是把太太喊成奶奶。妮子的声音清脆,那浅浅的泛着春色的童音,仿佛是越过长长的时光之后的回声。时光倒转,那个少年的我,围着她左一声右一声,害得她做不成活,她阴下脸来说:"天又没有塌下来,嘴里又没掖着鸡毛,喊什么喊!"我知道她的怒气是装出来的,所以心里并不怕她。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