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众化历来被看作是齐一化和重复化的,事实是.近几年来大众化方兴未艾,不断突破原有的窠臼推进了商品化的进一步发展,为法兰克福学派所诟病的大众化却愈演愈烈了。另一方面,大众化汲取了后现代思维.本试图通过对大众化创新模式的探讨,把握大众化出现的一种新趋向。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现代主义在当代中国已经成为了“问题”,中国前现代状况的存在并不能成为后现代主义不存在的理由。作为西方后工业社会的一种化现象。后现代主义与大众化之间存在着同质性和“互性”,大众化是历史叙述的后现代本;作为一种理论话语。后现代主义在消解了现代主义中精英化和大众化的二元对立结构后成为一种以大众化为主体的化。大众化批评的历史主要是批评大众化的历史,改写这一历史是后现代主义的学术成果之一。从哲学基础、美学倾向、艺术追求、化态度和价值立场等五个层面来考量,后现代主义无疑是一种大众化的辩护理论。  相似文献   

3.
“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功能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灵芝 《宜春学院学报》2012,(11):127-130,146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微"时代已经到来。手机传媒载体、微博网络载体、微公益活动载体等更多更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不断地涌现,这些载体呈现出不同于传统载体新的内涵和功能性特征。其承载性呈现博大化、传导性呈现极速化,导向性趋向多元化,蕴含的内容呈现复杂化,可控性难度更大。  相似文献   

4.
媒介素养教育:当代高等教育的新课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媒介素养教育在大学化建设中应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是大学化建设的创新之举,也是当代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新课题。其目的在于使当代大学生面对大众化的全面包围、面对传媒环境的复杂多变、面对汹涌而至的海量信息能够更好地利用传媒、批判传媒、创造传媒。  相似文献   

5.
人精神是人类精神的本质显现,是化的核心理念。大众化作为一种现代化形态,它本身生产和承载着正负两方面的化效果,其负面效应深深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困扰着人们对精神家园的寻求,也影响着大众化的积极健康发展。建构以“人精神”为核心理念的大众化批评模式,使大众化逐渐接受价值理性的制约,这是遏止其负面效应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6.
大众媒体的多元化为艺术以及艺术批评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和挑战。在这全球化、多元化的时代,艺术批评者该如何把握其批评尺度,该如何面对这传媒时代喧嚣而斑驳的境遇,该如何建构自己的新话语体系,如何才能够有科学性,能够更接近于真实。这是值得学界共同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对大众化时代艺术批评出现的乱象做了详细的分析,同时提出了大众传媒时代的艺术批评标准,并对于这些乱象给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网络被称为第四媒体,具有传媒才有的编辑活动。网络这种传播媒介的出现和发展,给予编辑活动的不断发现展和丰富多彩。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网络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文化乃至思维方式,网络技术的发展也给网络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使编辑工作更方便、更快捷。  相似文献   

8.
传媒的崛起不但使电子文化成为文学艺术本体存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众传媒几乎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传媒的发展相适应,当代文学的角色定位也完成了从精英化的意识形态向大众化的表达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作为当代媒体文学批评最自由批评方式的网络批评,正以它独有的舞台和独特的言说方式引起广泛注意。网络批评具有批评主体身份多元化、批评方式互动化、批评功能多重化、批评话语尖锐化等特点,令人耳目一新。它改变了学院派/学院批评的传统模式和风格,动摇了学院派批评的话语权。但网络批评主体的泛化却带来了批评学理的消解、评价尺度的模糊、批评深度的缺失;网络批评的自由性也带来了批评的随意性、情绪化、非理性;它追求即时性和时效性,却在表面快速而热闹的背后充满无深度的言说。学院派批评群体不能因网络批评的缺陷而对其视而不见,不能过份看重自己的文化资本和固执于自己的精英立场而拒绝对网络批评的正视和吸纳。学院派批评应该主动研究网络文学,积极介入网络批评,吸纳网络批评的优点,反思自身痼疾和实现自我革命;同时,以自身的优势弥补网络批评的缺陷,促进网络批评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其要义在于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由于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第四媒体”,具有传统传媒无法比拟的影响力,因此,必须发挥网络传播的优势,加强网络阵地建设,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意识形态地位。  相似文献   

11.
美国新闻娱乐化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实的新闻是新闻从业者的新闻价值取向和受众需求共同作用的产物.当代美国新闻界出现了新闻与娱乐融合的趋向,这种新闻娱乐化现象根源有二:快乐主义原则是笃信个人主义的现代美国人追求的目标,受众的新闻消费行为同样如此,这是其社会基础;传媒市场化使公众利益向商业利益倾斜,利润最大化的原始动力使媒介完全受"大数法则"支配,原先新闻选择与制作的新闻理念为强调受众广度、制作成本及与利益集团利益冲突程度的市场理念所取代.由此,美国新闻娱乐化有其必然性.美国新闻娱乐化对我国传媒发展倾向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中国大众化的出场是历史安排好了的,大众化不可能在计划经济体制和政治意识形态化的独语中以历史提前量的方式“早产”出来,中国社会结构的整体迁变和化结构的历史转型是阐释大众化发生发展的特定语境,而且大众的勃兴是“合力”--诸如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心理的变异、后现代主义的催化、现代传媒的权力扩张、大众社会的形成、私人时间的出现、中产阶级价值观念的普及以及境外大众化的示范等共同推动的结果,大众化已不折不扣的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相适应因而具有化生命力的一种权力话语形式,简单的臧否不是科学的态度。  相似文献   

13.
大众文化是传播媒介文化,网络统摄一切传媒的技术优势使建立其上的大众文化发展为网络大众文化。网络文学反映网络大众文化的格调、民意价值,预言着大众文化的更高发展阶段。这体现在:传播媒介的更高技术层面的平台依托、网络文学生产一接受群体的“更高大众化”、后现代转向。  相似文献   

14.
大众化是化的一种特殊形态,有其特指性和时代性。大众化理论研究是一个高度语境化命题,移用西方理论必须要经历本土化洗礼。当代中国大众化批评话语的错位,反映在对西方批判理论的机械套用和对“中国已经产生了后现代主义”的轻率判断。这是化自觉与理论创新意识缺乏的表征。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传媒领域经历了一场自近代以来最重要和最富成效的现代化转型。新时期中国传媒现代化转型具有后发性、外源式、渐进变革特征。在传媒制度层面,传媒效率、公平和自由诸方面达到了一定程度的现代性,但仍有进一步现代化的空间;在传媒文化层面,呈现出繁荣局面,文化表达多元化和传媒文化大众化特征具有解构既往高度政治性传媒文化的积极意义,但同时也出现道德品位低俗和审美价值贫乏的问题。未来传媒发展中仍需持续现代化,结合传统因素和现代因素、中国特色和西方经验来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全面和谐的传媒现代性。  相似文献   

16.
1920年代商业传媒文化的发达,期刊从合资创办到稿酬制度的实施,使"语丝"同人获得现代知识分子安身立命基础的同时,能够自由地"说自己的话",获得相对自足的公共话语权力,进而参与到中国现代话语的建构当中。结合鲁迅的"‘圈子’说"进一步考察,"语丝体"散文在政治话语权力和商业传媒文化的双重挤压下挣扎或游离的努力,造成了文体言说风格色彩的复杂性。作为知识分子文体的"语丝体"散文在关注"社会批评"与"文明批评"之余,不期然烙下具备文化休闲和娱乐功能的轻松化写作痕迹,恰恰是现代商业传媒经济秩序支配下"语丝"同人易于专注"自己的园地"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梁启超前期的诗评因借助现代报刊传媒而显得别开生面,整体上趋向平民化,现代传媒与诗评之间达成共赢。他的早期诗评因借助现代报刊传媒具有开放性、及时的互动性和鼓动性,最终在批评的外在形式上向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8.
通俗理论读物、理论图册画报、理论宣讲报告、传媒理论解读、文化下乡工程、主题实践活动等是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载体。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进程中,应当总结、借鉴、开发和应用这些行之有效的载体,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传播与普及。  相似文献   

19.
网络文化时代的新散文呈现出与纸质传媒时代迥然不同的态势,过去那种知识分子个人化的散文一统天下的局面,受到新散文的极大挑战,呈现出大众化、明星化、娱乐化和多样化的特点。网络文化时代,任何一个网民都有可能是新散文的写手,因而,文体的混杂、语言的粗俗、功能的退化,都会影响到文学界对新散文的审美评价。  相似文献   

20.
针对1930年代中周武侠小说的激烈批评,其实质是新文学阵营对通俗文学的“政治压倒审美”式批判,动因是新文学对通俗文学读者群的争夺,引出了新文学必须善用现代传媒、实现文学大众化的重要课题。在政治功利与审美追求、“社会影响”与“品格操守”的二律背反中,瞿秋白结合苏俄普罗文学经验,提出了政治化与大众化并举的新思路,旨在建设无产阶级文学。中国武侠小说在“反武侠”动力机制的作用下,积极调整,不断前进,批评是永葆其活力的悖论式法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