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律和义务是康德道德哲学中的两个核心概念。通过自律概念,康德一方面批判了受控于自身欲望的非理性行为,强调了理性在道德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拒斥了那种出于外在权威和规范的他律,强调道德本质上是一种自律行为,道德法则是理性的自我立法,道德的根据既不在于自然情感的倾向也不在于外在权威的约束。而义务概念凸显了人作为有限的存在者自身的二重性,真正有德性的人不仅是有理性的、自我立法的人,更是能够在理性与欲望的冲突中坚持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尽到自己义务的人。  相似文献   

2.
在追求学生自由、高呼摆脱束缚的教育时代,教师权威受到了来自多方面的质疑,然而教师权威作为学校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关系,其存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会发挥出无穷的教育力量,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在新的理念和思想的支撑下,如何正确地看待教师权威以及教师怎样认识并合理运用自己的权威,树立正确的权威观成为当下解决教师权威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明确教师权威内涵的前提下,教师应如何看待自身权威、树立正确的权威观并使之运用于教育之中,这既是教师自我发展的出路,也是教育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姚璐 《考试周刊》2007,(2):32-33
存在主义哲学是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主要代表,强调教育的本质是实现个体的“自我完成”,关注人的尊严和价值,通过个人的自由选择、自主行动并承担一定的道德责任来实现自由,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些对纠偏我国当前教育权威问题,倡导自由教育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道德权威既是道德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也是权威道德的人格化.从道德权威自身的特征可以看出,道德权威对人们个体道德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在我国现阶段,虽然我们摆脱了道德权威主义的束缚,但又面临着道德权威弱化的困惑.重塑道德权威、对道德权威在道德教育中进行重新定位、重新发挥道德权威的作用就成为道德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5.
1.正确的教育 无知的人并不是没有学问的人,他只是不了解他自己而已;而有学问的人当他对书本、知识和权威著作存在依赖,需要借助这些外在事物帮助他理解的时候,他就变得愚蠢。理解,只能是通过自我觉悟产生,这种自我觉悟则是对人的全部心理活动过程的意识。所以从真正的意义上来说,教育就是对自身的理解,因为它是我们所有人全部生活的集合。  相似文献   

6.
一、确立德育工作的核心理念1.主体理念德育在培养人的过程中 ,不仅要为社会发展服务 ,同时也要为人的自身发展服务。它是人探索、认识、肯定和发展自己的一种积极手段 ,德育的主体应是学生 ,学校德育应以学生发展为本 ,着眼于解决、满足、引导、提高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现代学校德育应承认和接受学生的差异 ,鼓励学生进行道德认知冲突的自我判断、自我抉择 ,使学生通过不断的自我思考、自我分析、自我体验、自我选择 ,形成和发展道德的认知力 ,最终形成自己的观念。现代学校德育的功能就在于创造条件 ,为学生进行正确的道德体验、道德选择…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的"好生活"与道德理性的生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理性内在于“好生活”并有利于促进“好生活”。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和谐社会的“好生活”是基于完整的人的完整生活,是一种追问着、构建着、追求着的自主生活,它内含道德理性并藉由道德理性不断得以实现。道德理性是在生活实践中生长的。道德教育作为一种专门化的生活实践,通过发展道德判断能力、建构道德图式、发展道德自我、促成道德反思等,可以促进道德理性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道德素质是教师素质的核心要素。德识才学德为首,提高教师的素质首先必须重视教师道德素质的提高。良好的教师道德素质的形成,离不开道德环境的影响,更需要教师自己以不断进取的精神和坚持不懈地实践,对自己道德修养的偏差进行及时的调节和控制,因为道德修养的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唯有内因才是道德变化的根本依据。所以加强教师道德的自我调控,增强教师道德修养的自觉性是一种必然选择。研究教师道德的自我调控,也就成了教师素质研究的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拟围绕教师道德自控的特征。价值与方法,作一初步探讨。 一 教师的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教师道德的自我调控,则是教师自身根据社会对教师的道德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控方法,调节和控制自己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的活动过程。具有鲜明的主体性、渐进性和社会化的特征。 1.教师道德的自我调控是教师道德主体调控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张洪敏 《考试周刊》2011,(83):213-213
一、大学生要科学确立自主管理的目标,引领自己发展 大学生自主管理是大学生为了实现发展目标,适应社会的发展,对个人综合素质发展提出要求,调动自身主观能动性,有效地利用和整合自我资源,运用科学管理方法,开展自主认识,自主分析,自主计划,自主组织和实施,自我监督和控制,进行高效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教育、自我评价并引领自我发展的一系列自主管理的模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大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引导学生开展自主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
加强德育工作,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最重要的工作。我们看德育的实效性,必须看到德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是学生形成自己的道德准则、会自己进行判断、能够进行自律的过程。因此,德育不能简单地要求立竿见影,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要我们一味地说教,学生的表现就能达到我们的要求。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充分体现教育的主体性原则。自我设计、自我实践、自我评价,是学生开展自我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良方。  相似文献   

11.
新一轮课程改革伴随着21世纪的脚步,已走进了我们的校园,走进了师生们的心里。在知识经济端倪初现的今天,这次改革特别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那种单一的接受性学习终将被综合性的自主学习所替代。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式阅读教学模式便顺应了时代的需要,为实现课堂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创造了条件。 一、 自主式阅读教学的内涵 自主式阅读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运用自己的学习方式,自我选择、自我研读、自我质疑、自我作答,教师点评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我构建知识、自己教育自己…  相似文献   

12.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一直是教育中的首要关系。然而,长期以来社会基本上是一个空泛的概念,或者,社会只是一个外在于人的巨大的权威,人不能对抗社会。现代社会学所理解的社会,是人与社会相对抗意义上的社会,这种对抗是积极的智慧,而不是反社会。人成为社会的行动者,社会从过去巨大的外在意义,变化为内在于个人的场域意义,也成为一个游戏世界。教育就在于能够实现外在世界意义向个人内在世界意义的转换,也就是说,社会从他人的,转换为自己的。社会的荣辱是每个人的道德责任,此乃这个时代之教育意义之一。  相似文献   

13.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一直是教育中的首要关系。然而,长期以来社会基本上是一个空泛的概念,或者,社会只是一个外在于人的巨大的权威,人不能对抗社会。现代社会学所理解的社会,是人与社会相对抗意义上的社会,这种对抗是积极的智慧,而不是反社会。人成为社会的行动者,社会从过去巨大的外在意义,变化为内在于个人的场域意义,也成为一个游戏世界。教育就在于能够实现外在世界意义向个人内在世界意义的转换,也就是说。社会从他人的,转换为自己的。社会的荣辱是每个人的道德责任,此乃这个时代之教育意义之一。  相似文献   

14.
孔子注重道德人格榜样教育,带给思想教育工作的启示在于教育者应以自身道德言行示范来影响学生的道德人格发展。采取通过主体性自我领悟与成长来启发受教育者对道德品质丰富内涵的理解并促进其道德认识的积极转变;借助生命进程中师生互动与言传身教过程性示范以发挥教育的主体间性能动作用,培养积极道德情感;强调"内圣外王"式知行合一、内外同修的规范引导和实践推进的道德培育,充分实现人生价值;注重道德理想追求的思想弘扬与精神传承发展等多元协同教育方式促进道德人格全面发展,由此将有助于做好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5.
论国家伦理意识与学校道德教育权威的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丧失权威的道德教育无以使人信服,难以使道德和主体之间建立一种肯定性关系,更无法实现使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名副其实地信奉并躬行其被教过的道德。道德教育权威的重构需要国家伦理意识的支撑。只有国家对自身的伦理本性加以觉悟和现实体现,才能保证社会伦理安全,才能赢得人们对道德权威的信任。只有正义不仅体现在个人的灵魂里,也表现于国家的意志中,个体、社会、国家才能在价值共识的基础上建构道德意义的同一性,道德教育之整体精神才能得以确立和证明,教育亦将获得令人信服的力量。  相似文献   

16.
正小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养成教育。用润物无声的教育策略与途径来引导学生去选择、建构有道德的生活,实现道德自律、自主、自觉应该是中小学教师的育人方式和追求。但是实际上,"灌输""命令""权威""体罚"等手段并不鲜见。笔者有幸多次感受到李吉林老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培养的和润高效与神奇魅力:《我们去春游》培养了  相似文献   

17.
盛开友 《天津教育》2021,(7):186-188
自主学习是一种理想的学习状态,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发现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基本上都能制订详细合理的学习计划,加强对时间的管理、规划,久之就会形成一种良好的自我学习、生活习惯,不断推进自己在学业、生活等方面的提升和发展,最终成为班级,乃至学校中的佼佼者。如何指导学生制订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学习计划,是促使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18.
道德同一性是当代道德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一个人献身于促进社会福利和他人的自我感.在今天,道德通常被我们老百姓认为是一种个人规则和信仰的事情,人的道德行为往往受到维持个人的自我形象支配而不是服从道德标准.道德同一性是一种主观上道德自我感,包括"我的内心道德信念、什么道德是我认为最权威的".通俗地说来,就是个体在寻求"我是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9.
“伟人之所以看起来伟大,只是因为我们在跪着,站起来吧!”马克思的名言,曾经深深激励着中学时代的我。而今,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工作,我更强烈地感受到对学生进行自信心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一、什么是自信心我们把自己对自己的评价称为自我评价,一种积极、肯定而又切合实际的自我评价叫自信,相信自己的愿望一定能够实现的心理就是自信心。与此相对应,自卑则是对自身过低的估计,常表现为畏缩不前,少言寡语;而自负则是对自身过高的估计,往往表现为目空一切,刚愎自用。在日常生活中,愈是成功的学生,愈自信,而愈自信愈会成功。反之,愈是自卑的…  相似文献   

20.
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中,"微观叙事"对于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以及最终实现知、情、意、行共长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本文以统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安全记心上》一课为例,剖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微观叙事"的教育策略,"微观叙事"的德育主题应链接课程与学生生活,并以"微线索"串联大情境,以"微活动"增强体验性,以"微话题"提升思辨性,实现学生情感的自主体验、认知的自主构建、行动的自我引导,最终实现自我成长和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